谭必清
摘要:作为二王书法的嫡系传承者,智永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尚韵以及隋唐时期的尚法吸收二者所长于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他作为我国书法史上最为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为晋唐书法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智永身处陈隋朝代更迭之际,连年的战乱导致民不聊生,士族文人无暇顾及书法艺术,书道衰落,当时人学习书法错字频出,为矫正书写中所出现的错字,智永大量传抄《千字文》,以正书风,力求给当时的书写确立一种规范;智永直承二王的笔法,以真、草书两种不同的书体写出《千字文》范本,如此使得王氏书风被大规模传习,也成就了智永的《千字文》在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首先对智永的生平和时代背景进行简单综述,其次对《真草千字文》的用笔、结字、章法和风格特征进行阐述,最后对《真草千字文》之于后世产生的影响与在中国书法历史上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智永 书法 書法风格
一、引言
智永,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俗姓王,名法极,王羲之七世孙,生卒年不详,曾于会稽嘉祥寺出家。在陈,寄籍吴兴永欣寺;入隋,住锡长安西明寺。隋唐时期著名书法家李嗣真的《书品后》评其“精熟过人”。相传智永曾有《真草千字文》八百本散诸于江东佛寺,各施一本。继承王氏家法,保留魏晋风骨,又奠定了大唐书风尚法的品格。作为王羲之的第七世孙,智永恪守家法,并灵活接受王氏书风,以王羲之的内擫用笔,结合王献之外拓字型,形成遒秀厚实又灵动多变的独特风格。唐初,唐太宗独尊王羲之。到高宗时代,随着“尚法”书风的形成,颜真卿成为继之而起的又一个书法家。在这一点上,初唐书风与王氏书风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智永在这过渡时期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研究并临习《真草千字文》一方面有利于从中窥探二王笔法体系,另一方面有助于学书者对魏晋书法遗风的追溯。
纵观智永《真草千字文》,其结体疏朗、气势流畅、韵律生动、潇洒逸气。苏东坡曾云:“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
二、智永《真草千字文》简介
智永继承王氏家法,在反复临写并研究王羲之的《千字文》范本的基础上创作《真草千字文》,这既保留了魏晋风骨,又奠定了大唐初期的书法风格。作为王羲之的第七世孙,智永恪守家法,直承王羲之的用笔、王献之的字型,以及点画撇捺的秀美遒逸。
(一)《千字文》的背景和意义
《千字文》流传至今,出现了很多版本,众说纷纭,其中较为可靠的有两种。其一是萧子范本,《旧唐书·经籍志》曰:“《千字文》一卷,萧子范撰,又一卷周兴嗣撰。”其二是周兴嗣本,周兴嗣撰《千字文》在《梁书·周兴嗣传》中提到:“自是《铜表铭》《栅塘碣》《北伐檄》《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并使兴嗣为文。每奏,高祖辄称善,加赐金帛。”周兴嗣《千字文》本在后世广为流传,智永所书的《真草千字文》便是此本,同时后代书家所书《千字文》大多为此本。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千字文》墨迹本实际上是后人的摹本。《千字文》博关经典,其中包括了历史、修养、政事、劝诫等,在内容上进行了精心的选择,无论是词之间的运用,还是句子之间的安排都具有相当的逻辑性,因此此作品从头至尾风格较为统一,且遣词造句的功底深厚,形式工整,没有多余的字。此作品的文学价值极高,于是便成为历代书家所书写的好资料。
(二)《真草千字文》版本概述
唐李绰《尚书故实》中曾记载:“右军孙智永禅师自临八百本,散与人间,江南诸寺各留一本。”智永为传播二王的书法艺术所书的真草《千字文》,因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几乎都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真草千字文》得以保留下来的亦是寥寥无几。现如今,经过岁月的淘洗,流传下来的《真草千字文》的版本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关中本”(图1),该刻本一共206行,此本为薛嗣昌于北宋大观三年刊刻于关中,并在帖后跋:“智永禅师王逸少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间学书者宗匠,写真草千字文八百本散于世,江东诸寺各施一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临书,所退笔头置之于大竹簏,簏受一石余,而五簏皆满,求书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铁门限。后取笔头瘗之,号退笔冢。长安崔氏所藏真迹最为殊绝,命工刊石,置之漕司南厅,庶传永久。大观己丑二月十一日,乐安薛嗣昌记。”(图2)从这段长跋中我们可以看出,到北宋时期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墨迹版还有不少留存于世,薛嗣昌经过对比选择了崔氏所藏“最为殊绝”的真迹进行刊刻。
三、智永《真草千字文》风格特征
(一)用笔
黄庭坚曾说到:“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这充分说明了用笔的重要性。《真草千字文》(图3)全帖中,智永的用笔变化多端,大多笔画的起笔以笔锋外露为主,这点与冯承素摹本《兰亭序》(图4)极为相似。
点画起笔处大量运用了露锋或尖锋,起笔点画的姿态以及每个点画之间的应和极为丰富协调,但同时也使用些藏锋和逆锋来变化此帖的用笔。帖中最常见的起笔方式为尖起笔与方起笔,在横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比如“草”“才”(图5)、“此”“习”等字是尖起笔。“传”“名”“姑”“得”则明显是方起笔,纵观全帖可以发现尖入笔的写法较方入笔的更多。两种起笔方式如果可以交替运用在一个多横画的字中时,会使该字减少刻板之态,增加灵动之势,如“天”字两横、“长”字多横的处理,都采取了尖起和方起的灵活变化,这样的用笔特征与方法完全来自王羲之的《兰亭序》。
运笔时转折明显,方圆兼备,相互结合,既有刚劲的折笔,比如“莫”“容”等字;也有介于方圆之间的折笔,如“空”“伯”(图6)等字;更有圆劲的折笔,如“国”“墨”等字。介于方圆之间的用笔在该帖中出现最多,学书者在临习时应多多注意此处,避免将这种方圆写成方折。这三种运笔方式在一个字中出现两种以上,便会增加字内的变化,充分展现用笔之巧妙。收笔与起笔有藏锋和露锋两种。许多笔画大多由于与下一笔画相连,所以为露锋收笔。横画的收笔多为藏锋,形状圆润似玉珠,如“丙”等字的横画收笔干净不拖沓;然捺画多为露锋尖收,更显骨力,如“微”“稷”(图7)等字的捺画收笔潇洒率真。
(二)结字
帖中的结字以方偏长为主,平正稳定居多,欹侧险绝偏少,然因笔法的丰富性使得结字颇有趣味。左右结构的字扁平居多,有隶书的意味;上下结构的字纵长居多,大字与小字相间。大小相间,高低错落。智永根据整体和谐来进行字的大小排列,而不以笔画定大小,有的笔画少的字反而写得大,如“耳”就比“墙”“垣”(图8)大。
有的字左高右低,如“饭”等字,有的字左低右高,如“顾”字等,再有左右同高的,如“惶”等字。这些合理的搭配使得全帖的结字造型更加丰富,同时也对书体的美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疏密相间,空间均匀。如“薪”字中布局疏密相间且有强烈对比,使得整个字显得均匀和谐;如“鞠”字为左密右疏的布局,“赞”字则为左疏右密,“兴”字为上密下疏,“慈”(图9)字为中间密上下疏,这些都使得结构与结构之间对比明显且富于变化。
(三)章法
《真草千字文》中采用的真书与草书对照的书写形式为智永的创新。两种书体同时出现在一件作品中既要保持各种书体的相对独立性又要注意整体的融洽和调,这便对该帖整体的布局有极大的挑战,静态和动态的两种书体本身有着强烈的对比,创作这样的作品其难度可想而知。该帖选用有行无列的章法布局,每行均匀分布然每列分布不均,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较为均等,虽然字字独立却有连带之感,字势遥相呼应,气脉相连,整个作品布局舒朗开阔又静谧恬淡。每行的字数都为十个字,大小相杂,对比明显,毫无刻意造作之感而更显灵动自然。该帖的布局不似寻常楷书作品那样规整的布局,而是生动的、自由舒张的,给人以一种韵律感,这种章法布局与佛门中写经的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很高的相似性。
四、智永《真草千字文》的影响
(一)对宋元时期的影响
宋朝的刻帖之风盛行,《真草千字文》(图10)是宋代的摹刻本。米芾有《米元章临智永千文真草帖》,但米芾的帖不仅仅是一种描写,而是对文字的魅力和精神的更深层次的挖掘。在此过程中米芾又将自己的书法理论融入其中。米氏在临摹方法、笔法和用筆技巧等方面都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米友仁认为,米芾的智永《真草千字文》与原帖不同,并点评:“赞曰:永之法,研以婉;芾之体,峭以健。马牛其风,神合志通,彼妍我峭,惟神克肖……”从中不乏能看出米芾在临写时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描摹出字形,更重要的是通过临写来抒发自己的个性,加入自己对于该帖的见解,从而使得自己书写的作品有强烈的个人特色。元代因赵孟頫的影响复古之风盛行,书家大多上追魏晋书风,向晋人学习的风气也随之而来。黄惇先生在《中国书法史·元明卷》中曾写到:“赵孟頫初学书时,智永《千文》临习背写,尽五百纸,《兰亭序》亦然。”从这里就能够发现赵孟頫临摹练习次数最多的作品就是《真草千字文》,并且由于长期的临摹,已经对其楷书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赵孟頫在元代书法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赵派书家的数量也较多,这都推动了元代复古书风的兴起,在这一批书家的推动与号召之下追溯魏晋书风的风气渐热,“二王”书风也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智永《真草千字文》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后人上溯魏晋风骨、“二王”书学的不二法门。
五、结语
智永和他的《真草千字文》对后世之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其书法作品在整个书法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可小觑的。从流传的状况来看,临摹练习能够更好的帮助书法学习者精进技艺,此外还能够形成自己的书写体系。作为智永来说,其书法造诣之深,在历史上也是能够占有一席之位的,智永的《真书千字文》之所以流传千古,其中原因不单在于他是王羲之的后代,更主要的是由于他对家法的传承与创新。刘熙载曾在《艺概》中有云:“陈僧智永尤得右军之髓。”他在继承二王用笔和结体的同时,对横画的提按、线条的轻重、节奏的变化进行改变并且在帖中大量使用了《兰亭序》中少量出现的“蟹爪钩”,这些地方的改动使他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特征。此外,从“退笔冢”中也可以看出他学习时的勤勉和为传承家法的努力,加之书中所写内容对世人的适用性很高,这也是使其成为传世经典之作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