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实践中知行合一

2022-05-30 09:53李媛媛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7期
关键词:课间影子情绪

李媛媛

年近30岁,我想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小儿,便辞职备考,最终来到洪山实验小学。

入职一年,我辗转在借调打杂、教师与行政岗之间,看似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那时的我就像一株无根的浮萍,在大雾弥漫的湖上随波漂荡,既看不见前路,也找不到归途,迷茫又痛苦。我知道,这是因为我脱离了课堂——教师的生命线之所在。所以,2021年9月,我非常坚定地回归到语文教师这一岗位。

作为初次接触一年级语文课堂的“新”老师,我最需要思考的问题是语文教学到底是要教什么,怎么教,这两者是“道”与“术”的关系。语文究竟是什么?我想是语言文字。人们使用语言文字是为了表达自我。我开始明白,所谓语文,就是从情绪出发,记录心情,抒发情感。那么,我的课堂是有“情”的吗?学生的朗读中有“情”吗?读书习惯培养起来了吗?扪心自问,每个问题的答案恐怕都是否定的。

如,在上一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影子》前,我曾设想课间与学生一起玩手影游戏,让学生回家观察影子;但又担心学生提前了解了课文,那课堂上是否没了悬念和新意呢?最终,我没有实施这些课前准备工作。

试课时,我的痛点便是品读课文部分,学生读不出课文的趣味性。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是我的引导示范不足,没有把课文的情绪、情感表达出来。教师情感不充沛,学生哪里有情绪波动?因此,虽然我在课堂上穿插了互动游戏,利用图片创设了情境,尝试师生合作“一咏三叹”,但课堂整体效果还是很沉闷的。

在评课时,梁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我除了学“一咏三叹”的形式,更要注重读的内容。回顧《影子》这一课,正如梁老师所说,我在上课时没有“沉”下去,整个课堂是没有情绪,更没有情感的。品读课文时没有“情”,学生又怎么能养成真正的读书习惯?

这之后的一个课间,我站在教室后门晒着太阳,心情莫名很好,便扬起双手在门上投下了鸽子的影子。不一会儿,这块“画布”上有了小狗、小兔、大蛇等,越来越多的学生围过来了,大蛇追赶小兔,小狗也仓皇逃跑,众多小动物又群起反击大蛇……多有意思啊!学生乐不可支,我心里也越发触动——果然要融入学生,贴近学生,感受学生才行!有情才能生趣,在上《影子》一课之前我就应该这样做啊!

像是突然摸到了语文教学的门槛,之后我带领学生品读课文时,更加注重在情绪、情感上的引导与评价。在讲课文《比尾巴》时,我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疑问句:“到底谁的尾巴长呢?谁想问一问?”有个女孩在读的时候皱着眉头,小脑袋随着句子的节奏轻微起伏摆动,真是太可爱了!我就接着用评价语:“你看起来真苦恼,真会问问题!”在过渡到第二小节时,我继续从情感的角度激发学生,问:“谁能回答他?”指名读后,夸赞学生“你懂得真多!”这样,学生的情绪由疑惑、苦恼转变到肯定、自豪,课堂不再是一潭死水。

再后来,我在上课时,都会注重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不断用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文字传达出的情感。在初尝读文的成功后,我便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我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将在一篇课文中获得的读文体验迁移至所有的课文,甚至他们能接触到的所有读物。

责任编辑/周小益

猜你喜欢
课间影子情绪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和影子玩耍
不可思议的影子
谁不在谁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