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农村教育源远流长,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教育家剖析教育在农村地區的重要性,并探讨农村教育的理论与价值。陶行知把农村教育看作是立国之本,只有抓好农村教育,中国才会进一步强大。晏阳初认为农村要发展,教育需先行,农村教育是中国富强的基本要素。
在新时代人才需求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发展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等的加速推进,如何探索教育发展新模式,共同促进农村教育高质高效发展?如何利用乡村自身特有的教育资源,创生出符合农村教育特色的乡村教育?本期聚焦乡村振兴,关注农村教育发展,梳理农村教育发展的难点与困境,倾听专家和教育实践者的发现、探索、思考与建议。
◎ 农村学校STEM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改革对策
在新时代人才需求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发展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等的加速推进,STEM教育在国内基础教育领域也掀起了学习探索的新高潮,特别是在经济教育发达的省市,不少中小学积极进行STEM教育的课程开发及教育教学实践且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形成较为先进且有效的实践范式,令人欣喜。
农村学校STEM教育的现状问题
在经济教育较为发达的省区及城市中小学,STEM教育风生水起,而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农村的中小学校,STEM教育状况堪忧。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教育观念落后。受地域、视野、传统思想观念等因素的限制,农村小学的校长、教师,对教育、办学的认知理解大多停留在传统落后的层面。对于STEM教育、创客教育课程开发等不认可,甚至怕影响学生成绩。
教育设施陈旧。农村学校受区域经济制约,不少学校的办学经费常出现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缺少基本的实施硬件设施设备,农村学校也是无能为力。
高素质的师资匮乏。实施STEM教育等新型教育课程、项目等教育活动,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作为支撑,而目前农村学校尤其是乡镇以下的初中小学,能够适应满足并保证实施这些教育创新性实践教学的教师更是无处可寻。现有的教师也仅仅能够满足基本学科的教学,要让他们去从事开展诸如新型教育创新课程及教学,教育观念、专业水平均无法达到。这是目前导致STEM教育在农村学校难以开展的主要因素。
教研创新意识淡薄。教研教改及教育创新在农村学校近年来虽已渐渐引起多方重视,一些常规性教研活动也有开展,但其规范性、科学性、实效性难尽如人意。不少农村学校对真正发挥教研教改在提升办学质量中的功能认识不到位,有效措施太少。这与区县教研机构的指导管理及所提供的支持力不足及学校领导教师对待教研教改的观念、理念、意识不强,不无关系。
合作机制不健全。开展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创新实践,不仅需要学校重视,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师资条件,而且更需要寻求大学及专业机构的提供智力帮助指导,这是已被经济教育发达地区学校的成熟做法及经验所证明的。受农村学校客观、主观因素的多种限制,一般农村学校基本上没有与本地及省市内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办学合作关系的机会,这也是造成STEM教育在农村学校没有外部指导支持力量、很难开展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农村学校STEM教育的改革策略
STEM教育已成为当前农村学校在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新短板”。如果任其持续蔓延并发酵,那将不仅会不断拉大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教育质量的差距,更为严重的后果,将是直接影响农村教育未来的品质及人才培养的效果,必须予以重视。那么,怎样尽快补齐农村学校在STEM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项目工作中的“新短板”呢?
前提:提高对STEM教育的认识。在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的叠加期,以STEM教育为主要内容特征的新时代一流工程教育建设成为各个国家教育布局的重点。STEM教育因其融合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特点受到多方面的关注。在国内,不仅教育顶层设计已将其列入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及重点任务,而且在教育发达地区已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效。同时,实施STEM教育不仅是新时期发展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现实呼唤,更是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相一致,是释放课程育人功能在学校的创新路径和载体。作为农村学校,必须尽快提高对实施STEM教育的科学认识,更新传统陈旧的教育及办学观念,从振兴发展农村教育,培养未来人才的战略高度去对待STEM教育。树立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意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并把补齐农村学校STEM教育的“新短板”作为追赶超越城市教育的突破口,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淬炼教育品质。
基础:加大投入更新设施设备。农村学校实施STEM教育的突出困难在于缺少资金、必备的设施设备缺乏,而保证STEM教育实施的设施设备是其基础。建议国家、省市政府在不断加大对农村学校办学经费支持力度的同时,适当调整投入拨款的思路及重点,在确保基本办学办公经费及硬件改造费用的前提下,设立专项经费,帮助支持农村学校建设建立STEM教育、创客教育的专用教室及购置设施设备。可依据分级分层分类推进的思路,区县内先完成高中学校的专项设施设备装备,其次是初中,最后是小学,避免一哄而上,使经费投入过于分散、质量效益难以保证的现象出现。也可以由省市教育管理部门组织协调城市学校支援帮助农村学校,破解资金及设施设备购置的难题。
关键: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师资是目前制约农村学校开展STEM教育的关键性因素和瓶颈。要改变农村学校缺少实施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教育改革创新工作合格师资的现状,可采取以下举措。一是在教师招聘分配中,优先考虑区县内高中、初中、小学,尽可能把一些理工科专业毕业的教师分配到这些学校,优化农村学校现有教师专业结构。二是强化对现有教师的定向、专业培训工作。区县及以上教师培训机构,应不断改革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内容、方式、模式,增设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教师专项培训,以解燃眉之急。三是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训。通过培训,大面积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适性信息素养,进而采取观摩和合作、亲自实践等形式,提升其情境素养和教师信息素养要素的融合,以此破解师资紧缺难题,为实施STEM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保障:构建有效的教研教改机制。实施开展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不同于一般性常规教学和传统教育项目活动,它本身就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创新性、研究性、综合性的教育改革实践探索过程活动,需要以新的学校教研机制去与之适应、匹配,并提供科研保障。针对农村区县学校教研教改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盘活发挥区县级教研资源及机构的功能。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新时代教研工作的政策文件,健全机构,编足人员,转变职能,创新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新型教研工作模式,配备专业化的STEM教育、创客教育专职教研员。加强对区域内学校开展创新型教研及项目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其次,激活规范学校教研教改工作。农村学校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研观念,在做实做好常规教学研究工作,增强教研工作实效性的同时,主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聚焦并引导教师关注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改革项目实验,组织骨干力量加强对教育创新项目课题的研究,积极探索适应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在农村学校实施的模式、方法、路径、策略。最后,尽快建立农村学校教研工作评价体系及机制。在评价指标及权重设置中,加大对学校进行教育创新性项目实践工作的评价占比,发挥评价对学校教研教改工作的导向、诊断、引导、促进等功能。
协同:借助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资源。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改革创新项目的实践表明,学校开展此项此类创新实践研究离不开大学、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的指导引领帮助。因此,农村学校在充分挖掘当地及本校教育科研资源潜力的同时,应主动与省市内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寻求支持。定期邀请相关教授专家来学校指导开展实验研究,破解实践中遇到的新难题,确保学校开展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创新实践项目活动的方向性、科学性、实效性。
(文/杨永厚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教研室)
◎ 从绿地学校的成就思考农村学校教育的出路
段园镇是安徽省淮北市的一块飞地,老旧矿区和农村乡镇交错分布,其落后的教育状况基本能代表皖北农村的现状,存在基础教育设施落后,教师队伍严重老化,教师教科研水平低、幸福指数低等问题。尽管“教育均衡”政策实施了多年,但这些问题在农村仍然是普遍的现象。然而在这样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淮海绿地21城实验学校作为一所新生的学校,在智慧学校建设、区域教科研、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家校共育、校本课程开发、第二课堂开展等方面成绩卓然,成为区域教育的领跑者,可以为当前农村教育变革和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经验。
地方政府不折不扣地实施教育均衡战略 教育的落后归根结底是经济的落后,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根本的办法是资金的支持,而且必须是教育优先。杜集区政府为了改变教育落后的面貌,实行资金“倾斜”政策,集中2亿多资金,打造一所设备超省级标准的现代化智慧学校。
教育改革是巨大的驱动力 2019年以来,教育局按照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和要求,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特别是2021年7月实施的“校长职级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推进专家治校、教育家办学,推动教育教学步入健康发展快车道,为促进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先进教育理念及其科学实施策略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办好教育的灵魂。学校文化体系集中体现绿地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全体教师深刻理解,达到高瞻远瞩的目的,灌输到实际教學中。
创新的办学思想 教育局在区域教育经费投入困难的情况下,打破传统的思路,想方设法借助企业资本优势,多方携手共同打造的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淮海绿地21城实验学校。学校从施工到投入使用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得益于区教育局的战略布局、企业的鼎力相助,以及名校的大力支持。
打造一支有教育情怀、教育理念新、管理能力强的团队 学校领导团队对农村教育充满情怀,管理水平高、敬业精神强,一专多能、独当一面,在学校启航、运行中展现了强大的能力。
提高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 要想方设法改变教师因工作环境、教育落后状况等造成的消极心理和低落情绪。如举办各类社交活动、团体活动、礼仪培训等,让教师与社会密切接触中、在社会的赞赏中,认识自己的地位、作用和责任感。
构建良好的家校共育生态环境,提高家长重教意识 家长的重教意识,是农村教育强大的外部支持力量。学校专门成立“家校共育”的研究、实施部门,彻底改变农村家庭的“轻教”思想。
开拓学生知识视野,让理想清晰、贴近 农村环境的相对闭塞,严重影响农村孩子的眼界,进而影响到孩子的理想、信念。要通过特色课程让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和理想,激发起他们的奋斗意志。
(文/周开军 刘鹏飞)
(安徽省淮北市淮海绿地21城实验学校)
◎ 以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振兴乡村青年人才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科学解决农业农村问题的重大战略和伟大实践,也是新时代我国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青年人才作为人才队伍中最有朝气、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社会群体,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承担着生力军角色和推动者职能。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和维护社会稳定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在培养乡村振兴青年人才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和独特价值。培养规模更大、素质更高、结构更优的乡村振兴青年人才,职业教育将更加主动、更有作为。
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和目标任务,强化类型特色,优化发展定位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作。因此,职业教育要深刻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和目标任务,用更高的站位、更强的担当、更新的理念、更宽的视角、更实的举措和更优的供给来培养更多高素质乡村振兴青年人才。
一是强化类型特色。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在培养乡村振兴青年人才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深度融通和协调发展,实现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养的精准性、全时性、动态性、衔接性和覆盖性,尤其是职普深度融通背景下乡村振兴青年人才的考核评价要突显“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导向、统筹管理要强化“省级统筹下的区域流动和校际联动”思路等。
二是优化发展定位。在乡村振兴战略尤其是青年人才培养的“大逻辑”中,职业教育应进一步明确方向、厘清思路、拓展空间和释放动能,优化布局结构,中高本一体化设计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育人水平,增强优质供给,建设一大批优秀职业院校和优质专业,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扎实技能基础和过硬实操本领的青年人才。
明晰人才类型分布和层次架构,引导扎根基层,激励干事创业
培养乡村振兴青年人才是一项系统、复杂、长期的社会实践性活动。深刻把握和科学理解乡村振兴青年人才的类型和层维,是职业教育做好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
一是精准领会乡村振兴青年人才的类型分布。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及要求,职业教育应大力培养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等方面的青年人才,促进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扩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
二是动态把握乡村振兴青年人才的层次架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需要高精尖制造业和高端科技大师,也需要一大批从事生产、加工和营销的普通技术人员;既要着重培养农村本土人才,也要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把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引才与引智相结合。
三是树立“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能动作用。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社会工程,需集全社会之力共同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等各类青年人才,无论身处何种行业、何种职业、何种岗位,都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都将在实现梦想的实践历练中绽放最美的青春。
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培育适性人才,提高育人质量
一是支持办好面向“三农”的职业教育。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谋划,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和有效投入,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支持办好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促进校地深度合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启动实施乡村振兴青年人才专项试点,加快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及更多农民、返乡农民工等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二是聚焦乡村振兴国家重大战略,优化青年人才培养类型和供给结构。职业教育应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基础,紧密对接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和技术新趋势,优先发展一批涉农的新兴专业,加快建设一批涉农的优质专业,及时撤并淘汰一些滞后专业,整合教育资源,提高使用效益,全面打造现代农业指向的产业链、就业链和创新链。
三是丰富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养形态。职业院校作为实施主体,应积极与涉农的重点行业、优质企业、知名高校、科技孵化园区等联合建设实训基地、科技创新平台和产品研发升级等,打破现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制度阻隔和空间制约,推动校地、校企、校校等共建共管人才培养机构,有效延伸职业教育人才培養空间。四是拓展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养形式。地方政府和职业院校应进一步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和涉农相关主体诉求,主动邀请涉农相关利益主体深度参与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培养方式和考核评价,持续探索和完善“订单式”等人才培养机制。
优化人才培训环境,突显育人引才聚才用才效应
一是强化统筹管理。各级政府应把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养作为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统筹相关职能部门从金融、财政、土地等方面给予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有效激励,对承担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养和培训任务的职业院校赋予更大的人事决策权和经费支配权,对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分级分类进行科学评价和职称评聘,建立乡村振兴青年人才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激励政策。
二是开展联合培养。地方政府、职业院校、高等学校和涉农行业企业应联合开展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定向培养计划,加大对涉农群体开展职业体验和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和支持强度,确保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养不偏向、不断线、不脱档,促进人才有力接续、合理流动。
三是夯实发展基础。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应进一步建好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发展条件和提高农村生活便利性舒适性等,能够让乡村振兴青年人才请得来、留得下和干得好,协力打造并积极推动“青年人才+”模式。
四是教育科研机构等智库部门应围绕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养问题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注重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储备性政策研究,提升服务决策、实践指导和舆论引领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成果生成和转化,积极研制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养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统筹编制乡村振兴青年人才相关区域性和年度性报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五是优化环境,凝聚合力。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养需要多主体协同、多层维融合、多要素发力、多环节推进、多领域联动。以政府为统筹主体、职业院校为担负主体,进一步优化政策制度环境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凝聚各方力量和资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凝聚更大共识和汇聚更强合力。
(文/王敬杰)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