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琳晶
小学数学非常重要,但由于它比较枯燥,除了数字就是符号,所以在学生还没有走进数学世界,深入认识数学魅力的情况下,他们很难对数学产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导致数学课堂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如果学生对数学有了内在的学习动力,他们在学习中就不仅仅以喜好来推动学习,还会用目标保持学习的冲劲,逐渐深入数学知识,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优异的成绩,从而推动数学教学。
一、通过教学艺术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
如果学生对学习数学没兴趣,应付式地学习,那数学对他们来说就显得非常枯燥。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再不够新颖、没有特色,学生不但更加讨厌数学课,还会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影响自己也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不仅要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堂,对数学产生兴趣,还要热情投入学习过程,这样才能保障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堂,就要从自身入手,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性。首先,要懂得如何更好地安排内容,使重点突出的同时,知识的密集度也要有梯度、分布合理,才能科学地掌握节奏,把关键的知识点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让学生感觉不到强烈的接受压力;其次,教师平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在教学中运用幽默的语言讲解知识,使用学生愿意听的语言风格,既能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又易于学生理解内容,也会让学生因为喜欢教师的教学风格而喜欢上数学课堂,从而为更好地学习创造条件;最后,教师对学生数学作业的安排要有技巧性,不要尝试通过数量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学习效率。练习题要新颖、巧妙,要让学生感觉有意思,吸引学生去做、去钻研,才能真正让学生爱上数学,更好地学习数学。
二、重视教学过程的启发,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数学是一门启发学生思维、开启学生智慧的学科,如果教師能认清这一点,并在具体的教学中注意运用数学的这一特点与优势,对于学生思维的激发、智慧的开启是非常重要的。但笔者在教学调查中发现,有些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讲解,就是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讲练结合练习看似很合理,学生也应该有收获,但恰恰相反,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缺少对学生的启发,学生对知识理解不透。练习本来也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手段,可教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也只是直接指出,讲解“浅尝辄止”,既不会针对普遍问题细讲,也没有针对个性化的问题分析、点拨,让学生对知识点一知半解。比如,在“分数乘法”的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没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要领、方法,总是计算错误。我就针对几个错误例子,根据他们的问题,强化点拨,把“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这一知识点详细讲解一遍,既帮助学生掌握了方法、要领,强化了学生的理解,又避免了学生出现同类错误,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三、通过对学生作业的反馈,建立奖励机制
作业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手段,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了解教师教学情况的途径,更是教师与学生互动,拉近师生关系的桥梁。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客观、认真地对待学生的作业,并认识到作业的价值,通过学生作业积极给学生意见反馈,并根据情况进行奖励或惩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重视,也引起学生对作业的重视,激起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比如,像前面讲到的“分数的乘法”,学生在作业中出现错误,教师不仅要指出来,还要找到他们出错的原因,通过作业给他们点拨,让其改正。教师看到学生的改正,如果正确了,说明学生不但对课堂内容进行了再学习,而且通过教师点拨强化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就要给予学生小小的奖励,在作业后面画一朵小红花、写两个赞等,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更能激发他们的内驱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之,内驱力虽然不易建立,但只要建立起来,教师再在教学中采用一些手段,加强引导、巩固,也很难消失。这就像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样,一旦激活,加以引导,一定能让它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周凯.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9(19).
[2]齐跃霞.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J].好家长,2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