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乐观礼:千年前相辅相成的乐舞与礼教

2022-05-30 10:48陈家乐
美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子弟乐舞黄帝

陈家乐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殷商建立中华文明的全盛时期之一 ——周朝。周公东征后,确立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宗法制,创立典章制度,并大规模将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给王氏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有世袭的统治权,对天子有服从命令、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责任。古籍称之为“封建”。

古代皇帝为了加固其统治,决定以一种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人们自然而然地接受并且认可他们的统治。所以,在周代建立之初,他们就结合黄帝、尧、舜、禹和商汤这几位前代统治者们的乐舞,再加上由周人新创作的《大武》形成了中国古代舞蹈史上影响深远的“六代舞”,亦称“六乐”“六舞”“六代之乐”。

那么,周是怎樣运用“六代舞”巩固王朝的统治呢?

第一步,对乐舞进行区分。“六代舞”被分作“文舞”与“武舞”两种。属于文舞的是《云门》(黄帝时期的乐舞)、《咸池》(尧时期的乐舞)、《大韶》(舜时期的乐舞)、《大夏》(禹时期的乐舞),属于武舞的是《大濩》(商汤时期的乐舞)和《大武》(周人时期的乐舞)。黄帝、尧、舜、禹均以仁德治世,并且通过和平的“禅让制”得天下,所以被归入文舞;而商王朝是通过武力的方式打败了夏王朝,周王朝又是通过武力打败了商王朝,所以他们的乐舞被归入武舞。

第二步,设置乐舞的功能。这些舞蹈全部都承担着祭祀和表演的重任,它们都受到周王的管理。

很明显,周王的意思就是说,自己作为天下的统治者,拥有着如黄帝、尧、舜、禹一般的仁德,又同时拥有强于商王的武力,所以有资格去使用他们的乐舞。这样,在无形之中,“六代舞”成为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周王树立了自己高大伟岸的形象。

第三步,对乐舞的使用方式进行等级区分。在当时,统治阶级按照周礼严格地制定了乐舞表演人数——“佾(yì)”。“佾”是行列单位,一佾为八人。根据史料记载,周天子在使用乐舞时,可以用八佾即六十四人,往下一级的诸侯可以用六佾即三十六人,再往下是大夫可以用四佾即二十四人,最后是士可以用二佾即十八人。在这里,不仅区分了乐舞等级,实际上也是把人给分成三六九等了。身份越尊贵,用舞的人数就可以越多。周天子可以使用最多人数的乐舞,无疑是最尊贵的。当这种标准成为常态以后,大家就会不自觉地认同天子的尊贵。

然而,高瞻远瞩的周王认为,这种体系要千百年地流传下去,那么就应该培养后代。所以,周王在“六代舞”的基础之上还设置了小型的祭祀之舞“六小舞”用以教育贵族子弟。这来源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周代的统治者在很久之前就看到了乐舞对人的身心修养的好处。虽然他们的教育中含有的政治目的十分明显,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让贵族子弟们在不同的年龄段接受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教育,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这种全面的精英教育也仅有贵族子弟才能享受,其实也是一种知识垄断和阶级分化的手段。这些也同样被分作文舞和武舞两类,但是和“六代舞”这种完整的大型乐舞不同的是,“六小舞”其实是简短的舞蹈片段,更加类似于现在我们学习的舞蹈组合。在学习这些舞蹈的过程中,国子们的仪态、行为都要受到规范,并且这些乐舞本身就是与各种礼仪、祭祀相关,是他们日后成人能够参与国家大型祭祀的基础。所以,这些乐舞不是享乐,而是严肃的教育。在这种乐舞教育之中,国子们也能够进一步明礼知仪。

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看到了乐舞在教育方面的作用。在今天,音乐和舞蹈也依然是大家在课堂中学习的科目。当然,我们今天的乐舞教育自然不是为了分化阶级,而是单纯地希望大家能够接触到艺术的世界,在学有余力时,能够在艺术的广阔天地释放压力。

猜你喜欢
子弟乐舞黄帝
江东子弟多才俊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龟兹乐舞
先秦时期乐舞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教育老兵”李守义:为打工子弟打开一扇窗
涿鹿黄帝泉(外三首)
邹城汉画像中的乐舞百戏
黄帝养生园 一个直销企业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