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高考”也发愁

2022-05-30 10:48邱俊霖
美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湘灵贾岛进士

邱俊霖

A考场写诗始于唐代

科举制始于隋朝,在唐代发展日趋完备。隋朝和唐初的时候科举考试当中最难的进士科只考策文,自唐高宗时期开始,进士科当中又增加了诗赋的内容。到了唐玄宗时期,杂文中考诗赋就成了定制。

在唐代,进士科是科举考试当中的常科之一,像进士这样的常设科目还有明经、明法等五十多种。 各个科目的考试内容都不相同,录取标准也不一样,进士科却是其中热度最高的。

进士科受追捧,但是难度指数却和其他科目不在一个层次上。进士科的考试内容最难,每次也只录取一二十人,录取率甚至不到另一个重要科目明经科的十分之一,所以当时还有一句谚语叫作:“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就是三十岁考上明经科都算一把年纪了,但五十岁能考中进士,那也是进士里头的“少壮派”了!

既然竞争如此激烈,考生们又为何放着阳光大道不走,非要挤破头去过独木桥呢?因为考中了进士科就好比拿到了名牌大学文凭,而明经或者其他科目,录取标准低,招生规模大,文凭的含金量就差远了。在唐代,拥有进士文凭通常意味着前途一片坦荡,而大部分拿着明经文凭的人们只能在不起眼的小岗位上奋斗终身。

有唐一代,能跻身宰相岗位的人大部分有进士文凭,少部分是明经出道,唯一的例外就是在安史之乱中力挽狂澜的武状元郭子仪了。但在和平时期,学子们也只能乖乖参加考试。

既然进士科在唐代如此吃香,而这门科目的考试又需要考诗歌,那么,一首好诗自然就成为了唐代学子们打开富贵之门的“敲门砖”!唐代考生们在考场上写出来的诗叫作“省试诗”,盖因唐代的科举考试是由尚书省主持的,所以得了“省试”之名。也有人将这种诗叫作“试帖诗”,因为当时的试卷通常是抄录一段经文,然后另用纸条遮住几句,让考生填空,这种卷子叫作试贴,写在试卷上的诗自然被叫作“试帖诗”。此外,由于当时考试所写的诗题前常常冠以“赋得”二字,也有人将其称之为“赋得体”诗歌。

然而,理想总是美好的,现实却是很残酷的。每个人都想在考场上一鸣惊人,但受制于主题和环境,所以在决定前程的科举考场上产生佳作的情况并不多。不过,凡事也有例外,有的大神们也可以在考场上写出“神作”。

B古代大神们的考场“神作”

盛唐诗人祖咏曾经参加省试,那次考试的文题是“终南望余雪”。按照规定,省试诗必须要写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祖咏只写了“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四句便交卷了。

考官当场震惊,问他怎么回事。谁知道祖咏直接回了一句:“意尽”,这在当时简直是将前途当儿戏。不过后来主考官读了祖咏的诗作,细细品味之下,发现这首诗从侧面入手,表现了雪后天气明亮、透明度增加的实情,又展现了下雪不冷化雪冷的实在感受,可以说写出了残雪的精髓。最终,祖咏凭借着这首格式不太规范但是却韵味悠长的诗被破格录取,荣登进士。

唐玄宗天宝十年(751),被后世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的钱起参加了当年的进士科考试。那届考试的诗题是“湘灵鼓瑟”,摘自《楚辞 ·远游》中的诗句“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钱起挥笔写就了《省试湘灵鼓瑟》,这首诗的结尾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描写曲终人散之后只有一川江水、几峰青山的场景,画面极其省净明丽,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堪称千古“绝唱”。此诗一出震惊诗坛,钱起最终一举高中,而且凭借着这首诗奠定了自己在大历年间诗坛的地位。

唐德宗贞元三年(787),16岁的白居易前往京城参加科考,在他应试的练习习作中有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正是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当时白居易带着这首诗去拜访京城名士顾况。

起初,顾况见白居易年轻,便拿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意思是在京城不好混饭吃。但顾况读了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后却大为赞赏,说:“道得个语,居亦易矣。”能写出这样的诗,想在京城站稳脚跟也不是难事呀!可惜的是,虽然这首名作名扬千古,但白居易在那届科举考试中却名落孙山,和他一起落榜的还有时年19岁的韩愈。

C无数诗人竞折腰

考场诗难写,估计大诗人王维也有这样的感觉。王维十九岁时参加考试,写的诗是《赋得清如玉壶冰》,这首诗从对玉壶之冰的描摹升华到对品格的赞扬,也算得上考场诗中的上乘作品。不过,明末清初的学者毛奇龄在《唐人试贴》中却评价这首诗“(首联)破不佳。(二联)承亦大拙......”总而言之,就是非常一般。这个评价可能过于夸张,但相比于王维那些让人耳熟能详的作品,这首诗的确有些相形见绌了。

应试而产生佳作毕竟是小概率的事件,唐朝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但流传下来的省试诗却只有几百首,好作品更少。考场诗难作,而且还不能乱作,著名的诗人贾岛就曾经吃了“乱作”的亏。

贾岛年轻的时候当过和尚,后来韩愈觉得他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便鼓励他去考取功名,受到鼓舞的贾岛还俗参加科举考试,不过考了好几次都没考中。元和年间(806 — 820),贾岛又一次坐在了考场上,那次作诗的题目是以“蝉”为话题作诗。

结果,贾岛发挥了自己“发牢骚”的传统,写了一首《病蝉》,诗歌交上去之后引起了轩然大波。考官们看到这首诗的题目就觉得莫名其妙:在考场上不歌功颂德就算了,还写这晦气玩意儿。这个“病蝉”代指的是谁,大唐王朝及其圣上?估摸着贾岛也没这胆量,那么就只能是贾岛的自喻了。

但賈岛的自喻也出了问题,这首诗的结尾写道:“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意思就是黄雀、乌鸦都一样想害蝉。其实这首诗通读下来总体上还可以,但他最后这一句可就相当于往茅坑里丢了一颗大炸弹。贾岛说自己是病蝉,当时他的不如意无非就是屡试不第、怀才不遇,那这是谁给害的?

他贾岛愿意当病蝉,大臣们可不愿意当黄雀和乌鸦,于是立即跑到当时的皇帝唐宪宗面前告状,这分明是“吟病蝉之句,以刺公卿”呀,唐宪宗听完大臣们的汇报之后也表示爱卿们说的对,所以贾岛不仅没能考上,还被戴上了一顶“考场十恶之一”的帽子。贾岛心中也苦,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按照考场要求所作的一首牢骚诗,竟把自己的科举路给封了。

为了更好掌握评分尺度、彰显考试公平。唐代对考场作诗的限制很多,敷衍成篇的不在少数,而且越往后,规矩还越来越多,比如,晚唐时期,考场上写诗都不能出现重复的字眼了。

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开展了一次博学鸿辞科考试,这是当时为了选拔专业人才而举行的不定期非常规考试,官方名称叫作“制科”。而所谓“博学鸿辞科”,顾名思义,就是用来选拔一些文采出众的人士。这次考试有考生的诗里就出现了重字的情况。

于是,唐宣宗便问底下大臣,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大臣们表示当年钱起的《湘靈鼓瑟》全篇也出现了两个“不”字,所以这种小细节也不必太较真。但唐宣宗左看右看,感觉这首诗和钱起那首差远了,于是,这位不知名考生的作品便淹没在历史尘埃中了。

实际上,在考场的多重标准限制下,应试出佳作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尤其是钱起《湘灵鼓瑟》这样格式标准且意境非凡的完美作品更是千年一遇,所以,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才会把这首诗称赞为唐代省试诗“亿不得一”的佳作,“亿”在古代指十万,这里当然不是确指,但充分说明了这首诗的难得!

D试帖诗的起落

到了宋代,词逐渐兴起,考场诗的关注度逐渐下降,尤其是高举实用主义旗帜的北宋名相王安石更是认为写诗对治国安邦实在没什么用,也选拔不出几个真正的人才,于是他变法时直接把诗歌内容从考试中删除了,诗歌也就从考场上消失了。

不过,清代的乾隆皇帝不赞同王安石的观点。乾隆皇帝很爱作诗,据学者统计,乾隆一生作诗四万余首,堪称中国古代诗人产量天花板,且不论其质量如何,但他的确算得上是“诗歌发烧友”。就这样,乾隆皇帝一拍板,从乾隆二十二年(1757)开始,消失了近七百年的考场“试帖诗”成功“还魂”,重新回到了历史舞台。

然而,清代的试帖诗较之于唐代,条条框框更多,考试题目比八股文涉及的面还广,难度可想而知。很多考生虽然写得一手好八股,却常常在试帖诗上栽跟头。

咸丰年间,广东学政吴保泰便以“冯妇攘臂下车”作为乡试的诗歌题目,让考生们作诗。“冯妇”可不是美女,而是人名,还是《孟子·尽心下》中提到的一名能够和老虎搏斗的勇士,这样的人物,其武力值完全不在武松之下。

结果考生卷子交上来,吴保泰顿时气得跺脚,在试帖中竟然有“玉手纤纤出,金莲步步行”这样的诗句。但比吴保泰更生气的大概是那些考后对答案的莘莘学子们。原来,许多考生并不认识冯妇是谁,更不知道这个典故的出处,但又不能交空卷,于是病急乱投医,将冯妇当作了一位女性来书写。最终,这些考生自然也就只能被“冯妇”拒之门外了。

其实,考场上佳作少也怪不得那些古代考生们,毕竟考场上作诗限制严苛,需要规避忌讳的东西也多,能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一首中规中矩的诗来就已经算是其中佼佼者了。

1905年,科举制度被正式废除,试帖诗也终于彻底告别了历史舞台,人们再也不用为了在考场上写一首“好诗”而抓耳挠腮了!

猜你喜欢
湘灵贾岛进士
“推敲”一词的由来
贾岛寻医记
四进士(上)
《进士or近视》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On chante,on s’aime
清代石城县黎正进士考论
莆田东阳:两朝“进士村”的前世今生
贾岛推敲
Aimer et parta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