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莎琳
基于教育均衡理论推进学校特色发展能够促进区域薄弱学校的改造,使区域内的各级各类学校懂得从学校办学实际出发,探索和制定一条符合学校本身境况的特色发展道路。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对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学生发展三个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对于区域教育实现均衡,緩解区域“择校热”与“千军万马”名校就读期望二者间的矛盾具有正向作用。
一、坚持“因地制宜”的理念
在论述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过程中,本文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区域学校特色办学而言,具体的问题主要是指区域学校如何基于教书育人,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区域特色文化、地理环境等资源的协调配置。一个区域内的学校受师资力量、办学经费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办学的过程中所应用的方法与理论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而从“区域”这一整体的角度考量,若想促进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走在特色发展的道路上,首先应统一区域内各级各类院校坚持“因地制宜”的办学理念。对此提出以下几点措施。第一,区域应引导学校挖掘本校的发展历史,对不同时期的历史进行对比,记录有价值的信息,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辩证地继承优良传统。第二,区域应引导学校结合本地的文化特色。特殊的文化特色是推动学校创新和个性化发展的必要因素,学校方面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并且加大文化特色的宣传。如本地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本地人的生活习惯以及民风民俗、优秀传统等。第三,区域应引导学校重视地域特色与学校办学的有机融合,并有意识地将本地的风景、特产、民俗活动、红色文化作为一项教育教学资源引入学科教学实践之中。第四,区域应引导学校结合办学的需求,将师生、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突破口,结合需求配置相应的特色文化资源、地理环境资源,从而使外部教育资源助力学校特色发展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个过程中要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提高整体发展的现代化速度,推动学校个性化和特色发展。
二、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区域应“有差异”地加大对区域学校办学与学校发展的资金投入,保证在硬件设施方面实现区域各级各类学校的合理配置。例如,在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过程中,区域内的两所学校均需要配置电脑室,但目前仅有一批电脑,仅能满足其中一所学校的电脑室配置需求,那么,在硬件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则需考量两所学校的实际情况,优先为拥有高素质计算机任课教师的学校配置。为保证区域教育均衡,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另一所学校中的计算机任课教师进行选调或培训,而后再为这所学校配备电脑。
其次,区域应“有特色”地配置师资,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实施者,对于学校乃至整个区域的教育教学质量存在直接影响,所以区域在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过程中应摸清本区域各级各类学校共有多少名教师,每个学科教师的专业水平等,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全局视角出发优化区域内各学校教师结构。如加大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在吸收新进教师的过程中适当地对薄弱学科进行倾斜。区域教育部门作为一个“局外人”,相较于学校本身,更易于摸清各个学校的办学优势,基于这一条件,区域更应客观地协调师资配置,为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最后,区域还应重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与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交互,为学校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搭建桥梁。
三、促进学校发挥主体作用
本文所指的“主体作用”主要在于学校教研与校本两个方面,区域在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鼓励区域内各级各类院校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为学校改革与特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使学校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深度解读国家对国内教育教学发展所提出的各项政策,从而促使学校及校内任课教师明确学校办学与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另一方面鼓励区域内各级各类院校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使区域内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区域育人资源融入教学中,从而实现区域地理、环境、文化、历史等资源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实现教育资源层面上的均衡发展。研究当前学生学习的需求,针对性地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
能够全面提高开发工作的效率。了解当前教育部门对教学的实际要求以及所出台的政策,充分发挥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相关领导负责人要明确学校发展的方向,确定方向之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和发展。
四、提高学校专业教学水平
要建设特色学校,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学校在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当前新课标对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求,以及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实际学习需求,利用区域优势不断对现有的教学内涵进行丰富和优化。这个过程中除了要重视校风建设之外,还应该重视课程的优化和设计。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不断深化学校发展内涵,加大课程优化设计,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特征,积极采用当前较先进的游戏教学法,利用游戏开展学科教学,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目前,新课标在发展过程中大力提倡教师对现有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积极引进当前先进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将游戏教学法等融入学科教学中。为促进学校的进步与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意识到对教学理念进行转化的重要性。即研究当前新课标提出的全新的教学方向和教学要求,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学科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按照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另外,要想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首先应该从根本抓起,加大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在对教师队伍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引进优秀人才,适当提高人才招聘的标准。除此之外,还应该对现有的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要求教师能够熟练掌握新课标提出的各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真正将全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全面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加大教师的日常培训,为教师提供到外校学习、参观的机会,让教师在培训中提升自我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从而带动学校的创新与发展。
五、着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利用区域研究学校教育创新和发展的相关问题时,必须重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服务体系。学校本身隶属于公益类项目,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提高公益的性质,突出公益惠普,不断对现有的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仔细观察当前区域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公共服务体系运行情况,结合当前社会相关行业的发展,对现有的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也应该布局规划,根据当地的人口分布特点和自然增长规律,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及当前社会人们的实际诉求。学校在建设特色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打造一些其他学校所没有的内容。针对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进行专项布局规划,并且开展科学布点工作。考虑到当前空巢老人数量越来越多,很多老人到一定年龄之后会到当地的敬老院生活,为了给空巢老人带去更多的关爱,学校方面可以安排教师带领学生定期到当地的敬老院探望老人。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让学生了解此项公益活动的作用和价值,让学生和老年人在接触的过程中,真正给老年人带去欢乐,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另外,还应该根据区域的人口分布特点,观察当地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和受教育率。仔细调查区域学生是否存在由于家庭困难无法接受教育的情况,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向上级领导反馈。学校方面应该对这类学生给予一定的教育补助,缓解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另外,还应该仔细观察某一区域内学校的建设情况,为方便当地学生的教育,应该加大学校数量建设,对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置科学的建设点。
六、结语
本文从坚持“因地制宜”观念、创设“外部环境”、促进主体作用发挥、提高学校专业教学水平、完善公共服务五个角度简要概述了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对策。除此之外,本研究认为区域在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过程中还应遵循知识全面普及为基础的原则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的原则。区域内学校特色发展的根本目的不单指向“办学”,同时还指向了“育人”。在国内教育教学领域持续深化改革的大趋势下,地方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工作任重而道遠,区域内的相关教育部门应强化教育服务意识,引领学校改革的行动节奏,逐步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旭.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彰显区域教育活力[J].新课程导学,2021(23):5-6.
[2]郑志生.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行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3]赵建昌.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2014(47):51-53.
[4]吴永君.学校共同体建设: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4(1):28-31.
注: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21XYYB03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