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媛媛
校本研修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其目的是在研究中求创新,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应用于实践,从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呈螺旋式上升。大连市甘井子区知远小学以“导研式”校本研修为培养教师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确定研究课题,以问题促进创新
大连本土教育家冷冉先生认为:“教育科研应当以课题为中心。”而课题来自于问题。因此,学校组织教师深入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实现“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汇总问题—提炼专题—确定课题”。首先,聚焦学科主要问题。收集教师自主学习后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分类汇总。其次,依据专题形成课题。根据教师的需求形成研究小专题,最终确定学校课题的研究方向。学校依据前期的摸底调查,了解各学科教师的教学难题。最终,以“情·知教学”理论为指导,确定研究课题为“基于‘情·知教学理论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在课题研究的带动下,课题组开展共同体子课题、个人小课题研究,从教师内在需求出发,切实解决教师教学难题;以教师创新思维为依据,引导教师开展创新性研究,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为教师后续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二、开展有效研究,以实践促进创新
学校在确定课题后,邀请专家进行理论培训与实践指导,建立“校级研究—集备组研究—常规研究”三级研究体系,按照“导研式”教研流程,遵循“导备式”集备要求,以“课堂教学五项观测表”为载体,发挥“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效能,开展“一研”“二研”“三研”“一模式”研究。引導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重新确立自己的角色、地位和教学方式(导学式),逐步向创新型教师转变,促进课堂提质增效。
(一)“一研”:校级教研
开展校级教研是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学校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四个研究共同体,以课题“基于‘情·知教学理论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为牵动,通过“提出问题—自主学习—课堂实践—课后反思—总结提炼—不断实践”六个环节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以数学学科组为例。一是确定研讨主题。学科组的教师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抓手,从学生实际出发,确立教学研究活动主题为“基于‘情·知教学理论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研究”,并设计数学教学研讨表(如下页表1)。二是确立教学子模式。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授课教师以“导学式”教学模式为依据,探索出适合数学学科的教学子模式,运用到课堂实践中。三是小组研讨方式从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入手,引导教师交流与反思。
(二)“二研”:集体备课组教研
为促进集体备课组成员间的合作与提高,承接校级教研,学校开展了集备拉练活动,将校级研究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反复调整,逐步优化。集体备课以年级组、学科组为研究共同体,实施年级组长(学科组长)负责制,保证备课的质量。各小组通过“个人初备—集体研讨—课堂实践—课后反思—跟进提高”的方式开展集备活动。年级组或学科组依据“导学式”教学模式探索出适合本学科、本年段的教学子模式。第一位教师根据子模式备课,组内教师围绕校级研究成果落实,集体研讨,不断调整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调整后进行课堂实践。课后,教师以组为单位磨课,组内其他教师跟进调整,循环往复,形成闭环。通过对教学设计的“一稿多改”,对跟进课的“一课三磨”,反复推敲,打造精品课例。在起始课、跟进课中,校领导、组员通过“三同”,即同观、同听、同议,跟踪磨课,定向看课。组内教师以“课堂教学五项观测表”为评价依据,重点围绕教师语言有效性、教学过程科学性、学生表现机会均等性和思维积极灵活性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与分析。教师在互补共生中创新教学模式,在合作互动中改变教学方法。
(三)“三研”:常规教研
把教研内化为教师的精神需求,是培养教师创新能力的前提。除校级教研、备课组教研外,学校还组织教师开展常规教研,围绕教学进度,组内教师对遇到的教学问题随时开展教研、集备活动,及时解决教学困惑。
1.开展专题研究
学校每周三下午开展常规教研活动,各年级组、学科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 “导研式”教研流程,按照“成果反馈—专题学习—个体发言—达成共识—拓展延伸”五个环节开展专题研究。一是成果反馈。教师基于首次教研达成的共识,关注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分析得失,探究解决策略。二是专题学习。依据教研的主要话题及相关学习材料,主讲人阐述观点及运用方法。三是个体发言。组员依据主讲人提供的学习材料及观点展开讨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四是达成共识。主讲人依据学习内容及成员见解,针对教研问题的解决办法达成共识性结论。五是拓展延伸。依据共识性结论,阐述本周课例成果运用情况,为集备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以理论为指导,不断在课堂中实践,逐步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2.进行集备活动
教研组通过常规集体备课活动促进教师备课与上课一体化,除了每周三进行常规教研外,还开展了集备研究。教研组建立由“备教材、备课例、备作业”三大环节组成的“导备式”集备流程。“备教材”是通过明确内容来厘清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备课例”是将每一单元的课例分为起始课、难点课和其他课,通过目标的达成、重难点突破等开展集备;“备作业”是依据学校分层作业模板,分别从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实践等不同层面进行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需求。教师在同伴互助下,不断探究新理念、新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再运用、再调整,促进研究能力螺旋式上升。
(四)“一模式”:“导学式”教学模式
“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由“问题导入—自主学习—探索交流—依学而导—应用内化”五个环节构成。“问题导入”环节通过研究提问的维度教会学生提问;“自主学习”环节通过对学生自主预习流程的探索教会学生预习;“探索交流”环节通过对流程的细化教会学生思考、合作;“依学而导”环节通过对方法提炼的探究教会学生概括;“应用内化”环节通过习题的钻研教会学生运用。各学科依据“导学式”教学模式探索出更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学科教学子模式。教师依据“导学式”教学模式探索出教学流程,包括: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给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对学生学习积极评价等,引导学生会学;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帮助学生不断取得成功,引导学生爱学;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进行矫正,当学生理解片面时进行补充,当学生认知出现碎片化时进行整合,促进学生学会。教师将研究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实现了课堂教学由“传授式”到“导学式”的转变。
三、实施分层指导,以引领促创新
教师是校本研修的实践者、承载者和受益者。要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有效地开展研究活动,达成研修目标,就必须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进行全程性的追踪。实践证明,骨干教师引领和帮扶培训青年教师对于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一)骨干教师专业引领
教研组采取“一带、二领、三研”的培训模式,发挥骨干教师“研做率先”的辐射作用。“一带”,指每位骨干教师带一名青年教师,采用“师徒结对”的形式从科研课题、课堂教学等方面全面指导,共同研究。课堂教学注重课前指导、课上跟踪和课后诊评。“二领”,指通过学科教学、专题讲座或学科精品课例展示等途径对全体教师进行专业引领。“三研”,指开展课题研究,引导教师进行个人课题研究,在集备拉练课、教研活动中发挥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分层帮扶青年教师
学校通过各类活动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使其相互交流、学习、研讨,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思想、方法發生改变,提升其创新能力。
1.系统培训,分层实施
学校以课题为牵动,指导教师自主学习,实施“校级—中层—组长”三级指导,责任到人。对1~2年教龄教师开展一对一、点对点培训,每位教师配备一名责任领导,每月一次闭环引领活动,分别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反思及课堂延伸五个方面进行跟踪指导;对3~5年教龄的教师进行独立解读教材、创造性开展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培训,使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强化教研,助推成长
新入职教师的教研组实行每日教研制,指导青年教师常规教学;对10年教龄的青年教师开展“周四教学研究日”活动,学校领导、学科主任定期走进课堂,通过听评课落实对常规教研的延伸,提升青年教师研究与实践的能力。
3.搭建平台,实践提能
学校对1~3年教龄的教师开展“四课一练”活动。“四课”即移植课、达标课、展示课、一对一指导课,“一练”即粉笔字基本功练习。对4~5年教龄的教师每学期完成一次展示课,采用“课前自主备课—备课磨课—试讲磨课—展示反思—总结提高”的研究“五步法”完成目标,帮助青年教师做到“一年基本规范、两年站稳讲台、三年教有特色”。
总之,校本研修工作是教学工作的起点、学校发展的支点。学校将继续开展以问题为导向、以课题为牵动、以课堂实践为载体的“导研式”校本研修,将科研、教研、培训、实践深度融合,以“研”促“教”,“研”“用”并重,促进教师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赵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