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高计划”建设背景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自此,我国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方向,由“优质高职院校”为建设目标的省域行动逐步转为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为建设目标的国家行动。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重心由对接产业与岗位的“专业”建设转变为对接产业链与岗位群的“专业群”建设。“打造高水平专业群”由实践探索正式进入国家顶层设计范畴,也成为未来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抓手和首要任务 。
二、跨境电商专业实施产教融合的意义
(一)产教融合的含义
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过程中,与企业协同办学、合作育人,把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将学校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对接、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技术和文化对接、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对接,形成学校与企业联合互動的育人模式,打造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共同体。
(二)跨境电商专业实施产教融合的意义
1.促进校、企、师、生同受益
跨境电商专业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跨境电商企业通过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以及顶岗实习的场地支持等多方面大力支持专业实践教学;学校则依据企业的岗位人才需求来培养适用的跨境电商人才;专业课教师获得更多挂职实践的条件和机会,并且在顶岗实践中,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转化成科研成果,并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的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为毕业后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带动地方企业的转型和发展
“双高计划”背景下深度开展产教融合,为地方跨境电商企业储备了大量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在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同时,合作企业借助产教融合项目产出更多更有价值的生产技术成果,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升了经济效益。
3.强化企业对教育的社会责任感
过去,人才培养工作完全由学校承担,导致学校虽然输出人才众多,然而企业却无人可用的局面。跨境电商作为新兴的应用型专业,其生产技术变化更新快,因此,该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势必需要企业结合自身优势,与学校资源共享,联合育人。产教融合提升了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参与度与贡献度,增强了企业对教育的社会责任感。
三、跨境电商专业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思路
(一)形成跨界融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其核心是学校和企业将各自的有用资源进行共享共用,以达到资源互补、发展共赢的目的。
从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角度而言,通过产教融合,学校可以借助合作企业的资源,快速有效地提高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提升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能力、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二)实现校企共赢
深度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定是以实现双方共赢为目标的。协助企业长远发展和为企业带来附加价值,是学校实施产教融合的基本出发点。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跨境电商专业深化产教融合,深度开展校企合作,不能仅局限于企业授课的形式,而是要发生“化学反应”。例如:细分校企双方各种资源、对双方的优势资源进行重组、将重组资源融合创新,等等。
四、跨境电商专业深化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作为国家双高项目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单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双高建设核心内容。为构筑互联网环境下,跨境电商人才创新创业技能培养,学校联合省内优秀企业,合作成立跨境电商产业学院,联合推动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共建一流的校内跨境电商生产经营实训基地,创新开展“实景、实务、实效”生产经营实战教学,探索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的新途径。
(一)校企联盟,成立产业学院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以促进就业和适应山西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与山西省四星级区域示范企业、阿里巴巴高级合作会员、山西网商会创始企业等联合成立“跨境电商产业学院”。校企强强联手,构建命运共同体,深度实施“资金共投、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形成跨境电商职业教育与跨境电商产业深度融合、联动发展的新局面,这是我校“双高计划”背景下跨境电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
通过双方优质资源对接,校企共同制定产教结合的实时性强的教学生产计划,培养兼具职业能力、职业态度、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共同服务全省乃至全国跨境电商人力资源提升,为山西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该项目引领了全省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校企联手,推动双导师制
在产业学院育人机制下,校企双方积极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现代学徒制大背景下的“双导师制”教学模式。
双方选派校内教师与合作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结对组成双导师,再选拔跨境电商、商务英语等专业的学生组成项目小组,通过开展师资互派、校企交替学习、参与实际项目、参加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对口顶岗实习和推荐就业等合作形式,着力提高毕业生质量和校企双方的社会服务能力,为企业培养“即来即用”的专业人才,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实力。
“双导师制”全程实施工学交替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有效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内容相结合,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着力解决企业专业人才匮乏和学生就业质量不高两大难点问题。不仅能够积极推动本校双高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程,还能为山西省信息化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
(三)校企联合,共建实训基地
根据企业岗位任务要求和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和校企合作企业投资共建了标准化、智慧化、国际化的校内跨境电商生产经营实训基地,打造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跨境电商职业教育实训场所。
该实训基地设有展品区、拍摄区、直播区、美工区、研讨区、教学示范区等多个功能区,摒弃以往的虚拟仿真实训室形式,还原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办公场景和氛围。此外,该实训基地按照1:1的比例搭建出合作企业在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日用品博览会上进行玻璃器皿展销的场景,将真实的国际贸易展会现场融入实战教学课堂。组织学生置身于进出口贸易情景中开展教学活动,获得真实的职业体验。
校内跨境电商生产经营实训基地以培养实战型人才为目标,努力打造校中企,在实境中教学,在教学中生产,为学校培养学生和企业培养员工找到了较好的契合点。这种深度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的升级版,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跟上产业、科技发展的步伐,对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四)校企联动,开展实战教学
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创新开展“实景、实务、实效”生产经营实战教学。该教学模式打破了过去商贸类课程“示范讲解+虚拟沙盘操作”的传统教学方式,将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引入课堂,带领学生在真实的跨境电商在线交易平台完成真实的进出口业务。
该跨境电商生产经营实战教学,以实景和实务为教学载体,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职场氛围中,提前了解行业、培养兴趣、掌握技能、体验就业、适应角色,真正达到将专业技能入课、入眼、入手、入心的效果。
在跨境电商运营实战教学过程中,以校企双导师制共同实施教学,以小组竞赛形式完成项目教学。以2019级国际商务班为例,该实战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将全班50名学生分为五组,每组都安排一名校内教师和一名企业导师共同带队,在跨境电商生产经营实训基地进行教学活动。从产品描述到函电写作、从生产工艺到海外直播、从包装物流到跨境结算,导师们以“庖丁解牛”的方式指导各组学生在阿里巴巴平台开展玻璃器皿的跨境电商出口业务,最终以实际效益,即产品的出口营业额作为实战教学评价考核标准。
通过真实的跨境电商在线运营实战,将业务技术和行业培训引入实战教学课堂,将小组业绩PK,按照KPI(关键业绩指标)排名给予各小组不同奖励,以此方式激发导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夯实学生的跨境业务能力,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改革跨境电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方式。
五、总结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依托院校优势,整合企业优质资源,以建立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为起点,共建生产经营实训基地,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引进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多措并举提升专业实力,打造专业特色,深度实施产教融合,推动了“双高计划”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了跨境电商教育生态链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素芬.基于产教融合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探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0(8).
[2]刘恋,赵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20(36).
[3]郑洁.论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構建[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4).
责任编辑 魏家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