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战略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构建研究

2022-05-30 03:24银军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7期

【摘要】本文论述健康中国战略的内涵与核心要义,探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构建价值意蕴,提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构建路径:围绕“文化自信”设计课程思政内容、以地域化项目构建课程操作内容、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课程教学方法、坚持科学化构建课程教学反馈机制、通过统筹监督完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管理。

【关键词】健康中国战略 高校体育教育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1-0154-03

为更好地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我国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该战略强调推动全民健康不仅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成败。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利用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全民健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纳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特色化发展,也有利于健康中国战略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实施。本文分析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价值意蕴,提出健康中国战略下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构建,应对课程内容、课程方法、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由此加强传统文化感召力、提升民族体育影响力。

一、健康中国战略的内涵与核心要义

(一)健康中国战略的内涵

健康中国战略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战略,强调推动全民健康不仅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强调人民健康是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的重要评价指标,只有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才能为人民群众发展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健康中国的体育思想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树立全民健康意识、弘扬国家健康的大健康观;推动全民健身,掀起体育健身消费热潮;形成全民参与健身局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健康中国体现了我国发展战略“以人为本”的理念,覆盖的广度是全体人民,可以说健康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之一。

(二)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要义

健康问题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更是国家繁荣复兴的底气,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要义是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健康价值放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坚持,也是人民践行国家发展使命的体现。健康中国战略是对其理念和目标理论化、系统化的重要成果,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战略创新,以健康产业、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健康保障等为依托,以形成一个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相符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成本低效益高的全民健康发展战略为目标。健康中国的核心要义是紧扣党的发展要求,不忘以体育锻炼铸造人民幸福的初心,牢记强身健体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

二、高校民族傳统体育课程构建价值意蕴

(一)开启文化互动新体验

体育与文化的结合是一种体验与感悟的结合,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构建体现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新活力和新内涵。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出现与各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生存以及繁衍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民族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情感表达等多方面的体现,因此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是体育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民族传统体育凝聚了地区的文化内涵,民族地区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本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将文化教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以此增强体育课程的魅力,提高民族体育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使学生在文化学习与传统体育学习的交融与互动中获得新的体验,这是高校体育事业不断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有效方式。

(二)赋予体育课程思政新内涵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政治、文化和教育也受到多方面、多领域的冲击。在此背景下,高校应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支持我国政治发展的新理念。从政治层面上看,高校构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趋向、治国理念、治国目标。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要求高校通过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构建内涵丰富的体育课程,落实国民健康政策,实现全体人民健康发展的目标。因此,构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应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的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运动项目,为学生创造更多体育学习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强身健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由此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此外,高校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增设富有趣味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学生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中学习各个项目的游戏规则和赛事规定,能够促进其形成良好的社会规范和文化观念。总体而言,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体育课程就被赋予了思政育人的新内涵。

(三)践行民族体育健康中国新举措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转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民族传统体育是现代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增加学校体育的实施方式,丰富学校体育的内容内涵,实现健康中国的社会期望。因此,高校要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健康中国”的意见,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构建作为践行“健康中国”理念的一种新举措,通过丰富多样的体育运动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自信心和归属感,特别是在全民健身活动赛事中,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对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拓展学生运动实践方向、提升学生机能适应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构建路径

(一)围绕“文化自信”设计课程思政内容

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综合交错、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逻辑关系,当今教育的根本要求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新模式。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类型,具备深厚的历史内涵。因此,高校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弘扬,要以“文化自信”为基础,并将“文化自信”作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元素之一,紧紧围绕“文化自信”设计教学内容,做好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顶层设计,落实党对教育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使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

使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凸显“文化自信”,应在介绍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历史渊源的时候,避免生搬硬套地给学生强加文化自信观念,而是以数据、事实为支撑,通过数据、事实表达对历史的敬畏,使学生“在敬畏历史的过程中,学会敬畏人民”,懂得尊重维护人民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悠久的文化和人民的智慧产生自豪感。紧扣“文化自信”挖掘相关的思政元素,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例如,三人板鞋运动项目是广西河池地区壮族民间的传统竞技类体育项目,源于明代。据传,明代时倭寇侵扰我国沿海,广西土官瓦氏夫人领旨率“狼兵”赴江浙抗倭。瓦氏夫人为了让士兵步伐整齐、步调一致,令每三名士兵同穿一副木板鞋齐步走。将三人板鞋运动项目引入高校体育课堂,教师可以详细介绍三人板鞋运动项目的历史起源,让学生领会项目中蕴含的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团结奋进、拼搏进取的时代精神,由此培养学生相应的精神品质。

(二)以地域化项目构建课程操作内容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因地域的不同展现出极强的地域特色。高校在构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时,应将地域的优势项目考虑周全,根据课程计划、师资条件、器材资源和场地建设进行课程操作内容构建,根据地区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置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运动项目多元化、项目形式多样化,这样才能满足体育课程科学配备的要求。

教师的实施能力和应变能力是落实课程操作的主要因素,教师需要对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做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当地的体育文化特色、体育项目类型、体育场地器材等之后,再进行操作项目的选择,才能找到一套适合的内容体系作为课程支撑。例如,编写民族传统体育教材时,广西高校教师要深入了解广西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在编写的过程中加入乡土材料,发挥地域的优势和特色,既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底蕴,找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根源,又让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获得实操体验,进而提升技能技巧,掌握游戏规则、竞赛策略等。

(三)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凝练课程教学方法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归属于体育课程的分支,教学方法除了沿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讲解法、示范法、合作学习法等,还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形式,使体育课堂焕发新光彩,为体育文化的发展带来新契机。例如,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制作微课、网络“金课”,或者开展在线直播课程等,改变传统课堂刻板、单一的授课方式,多媒体形、声、色一体的展示方式也增加了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吸引着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利用现代三维建模技术立体地展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技术动作,使学生更精准地掌握技术动作,科学锻炼,避免运动损伤;利用视频展示、讲解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实际案例,多角度分析民族传统体育中团体运动的技战术,帮助学生提高全面观察问题和解析问题的能力;网络教学具备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可以有效解决学生课后缺乏指导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四)科学构建课程教学反馈机制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判断的过程,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构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反馈机制,务必坚持科学的构建方法,以获得学生学习情况、技能习得情况、思想道德发展情况作为质量改进的方向,以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作为拟定评价方法的科学态度,以客观数据作为课堂反馈的事实依据,以反馈的全面性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原则。课程教学反馈机制构建的科学化,体现在依据教学发展规律分层设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程度分层设计教学内容,再依照相应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匹配相应教学评价体系。科学的课程教学反馈机制,能够全面考查学生在民族传统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学思践悟情况,同时也能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因此,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构建离不开全面、科学、有序、多维的教学反馈系统。

(五)通过统筹监督完善课程管理过程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管理过程包含顶层设计、决策制订、组织实施、检查监督和总结评价等环节。其中顶层设计是管理工作的初始環节,主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和教学环境进行统筹规划。决策制订是对课程计划的制订、课程实施的制订,对教学工作起到指向性作用。组织实施是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任务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是一门融思想教育、技能传授、运动知识传授为一体全面培养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的课程,因此需要对课程组织实施的过程进行科学管理。检查监督是教师、学生、学院教学管理层面对该课程的课业实施、教学进度、师资配备、教学环节和学习效果进行问题收集和信息分析的过程。总结评价是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其针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建设和实施进行问题分析和经验总结,对新的课程建设和教学理念进行客观评价和调整,根据教育发展趋势对课程进行完善和补充,促使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创新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健康中国战略形成和实施,是健康中国战略的理论渊源和基础。民族传统体育是全民健身的重点项目,更是根植于祖国大地的文化宝藏。学校体育是实施全面健身的前提环境,更是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再创造和激活新能量的实施平台,通过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价值和育人价值,对学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是体育课程的创新之举,也是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推进的创新之举,更是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创新之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核心、以思政教育为初心,构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能够促进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民族体育文化的弘扬以及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程文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健康中国的体育思想:释义、源起与意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9).

[2]王占静.健康中国战略的意义及实现路径[J].青年与社会,2020(28).

[3]周滨,吕吉勇.冰雪特色背景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4).

[4]郭孟伟.坚定文化自信,夯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1).

[5]曾文军.“文化自信”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网络课程构建探微[J].当代体育科技,2017(10).

[6]彭天.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网络课程构建策略[J].运动精品,2020(5).

作者简介:银军(1973— ),广西柳州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及民族传统体育。

(责编 黄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