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 汤铭
教育戏剧不仅是戏剧艺术的学习,也是以戏剧为媒介,促进学生认知的一种全息学习方式。除了创作、表达、沟通能力的培养,更因为主题的内容、意义的参与,达成知性与感性的融入,以获得更深更广的认知,进而润物无声地建立正确、正向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开展主题下的跨学科统整教学,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知识与愿望融为一体,开展更完整的学习。这是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将教育戏剧纳入“1+1+X”美育课程体系的初衷。
一、分年段实施路径
1.低年段始业课程
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低年段每班每周一次教育戏剧课时,以绘本、童话、舞台表演等为课程内容和成果展示,以基本训练、即兴扮演、作品展示等戏剧活动为主轴,让孩子在体验中了解、感受戏剧,推进课堂的环节和目标的逐层落实,促进学生的创意与人格成长。
一年级的综合性课程中,有一个链接阅读的绘本课时——《哪吒闹海》。绘本学习前,戏剧教师结合学情,整合创设了一节“演前课”,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故事前场戏的规定情境。主观、开放、沉浸的教育戏剧特色在这个活动中得到全面展现——我们以近千名学生的课堂实践为考量依据,原创规定情境。学生可以在故事空白处根据自身经历和自我观点,进行开放式创编,主动推进教学流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即兴创作再进行现场二度创作,滚动式丰富情境,做到“每班都有戏、班班戏不同”。课堂所有环节均为沉浸式设计,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获得未来生活的安全预演。
通过沉浸式学习,帮助孩子用自己的想法建构剧情与角色,运用对话促发情感的表达及发展,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戏剧课程由肢体、动作、律动、外形入手,以情感、角色、环境、悬疑建立主题,最终带领学生深入思考及创造独特的虚拟情境,并以一年一度的戏剧节作为学期结课仪式。
2.中年段精准课程
四年级的戏剧课程内容主要是音乐剧赏析,剧目内容选自当学期的人音版教材以及学校主题课程的拓展素材。学生需要通过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人物角色和社会角色,感受、体验艺术教育。学生被丰富的剧情感染,同时跨学科素养也在逐步渗透。
3.高年段选课走班
我校五、六年级的语文、艺术、体育等学科都实行项目式走班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项目课程。其中音乐剧、舞剧和配音课程便是依托教育戏剧课程理念所开展的项目。根据课程目标和知识体系,结合学段特点和能力水平,课程内容从舞台上的体态练习,到台词的学习、模仿、创作,再到动作的模仿、训练以及剧目排演,都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作为专业支撑。同时,每一个项目也都有明确的技能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帮助学生获取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跨学科统整实践
语文课堂绘本故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让学生自居为故事里的角色,用表演的方式亲身体验情境、经历成长,在戏剧实践中达成学习目标,增加学习兴趣。即便是普通的一篇篇课文,我们都会指导学生通过创作、改编成为一幕幕生动有趣的课本剧。在整个学习、认知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会表达出最真实的情感、态度和人格品性,教师便能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心理,让课堂变得更加有吸引力。
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启动拼音、识字教学任务时,教育戏剧课程创作了一个“闯关打败魔王”的故事,讓学生以结交“生字朋友”,掌握拼音幻化成的“咒语”的方式,最终打败“大魔王”。小小的孩子会觉得学习就是故事的一部分,枯燥的课堂顿时好玩起来了。
我们还与英语学科合作,开展英文戏剧课程。如学习台词、复述故事,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学会英文讲故事的技巧,从而提高英语语言表达能力。配音课上,我们将学过的动画、电影片段进行消音处理,让学生尝试为其配音,从而体会语音语调的重要性,对语音语调进行专项提升训练。
【注:本文系东莞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小学低段课程生活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0GH132)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