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电视旅游节目的融合创新路径

2022-05-30 01:49:04徐燕
新闻潮 2022年7期
关键词:融合创新旅游产业融媒体时代

【摘 要】近年来,电视旅游节目因展示平台单一、节目形式趋同、节目内容娱乐化、资金投入不足而逐渐式微,这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状态不相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给电视旅游节目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包括传播平台、节目类型、内容来源、产业发展的融合。电视旅游节目的内容可以多元化,开展跨平台传播,增强与受众的互动,利用好跨产业资源,实现融合创新。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电视旅游节目;融合创新;旅游产业

“电视旅游节目是指利用电视媒体,通过各种各样的节目形式宣传、介绍旅游资源及旅游相关内容的电视节目。”[1]电视旅游节目为受众提供娱乐休闲服务、旅游信息,同时还传播旅游景点的历史、民俗、文化等,成为宣传旅游目的地、传播旅游文化的重要媒介载体。融媒体时代,推动电视旅游节目融合创新,能增强与受众互动,扩大受众的覆盖面,满足受众多方面的资讯需求,也有助于推动旅游产业更好地发展。

一、融媒体时代电视旅游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展示平台单一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交互融合,同时又处于竞争态势,传统电视媒体面临挑战。在转型融合的过程中,电视旅游节目制作人思维转换困难,仍然侧重于关注传统大屏的需求,节目内容在与新兴媒体配搭过程中,对新兴媒体最重要的互动特征选择性失焦,习惯于将长视频简单截短,或者仅在新兴媒体发布花絮和精彩片段。大量兴起的新兴媒体节目、新媒体动画、移动互联网直播等多样化的展现形式,让受众有更好的收视体验,使受众能够得到更丰富的体验和感知。电视旅游节目与之相比,互动性不足、缺乏吸引力的劣势就日益突出。融媒体时代,单一平台的展示和单向度的传播方式,面临着新兴媒体内容与形式的冲击,极大地限制了电视旅游节目的发展空间。

(二)节目形式趋同

近年来,各省级卫视纷纷推出明星旅游真人秀模式电视旅游节目,通过快速兑现明星流量,拉升节目收视率;电视旅游节目流程简单,技术含量低,拍摄周期短,通过这类电视旅游节目,增强粉丝主动关注和参与节目的兴趣,明星效应为明星旅游真人秀节目的收视率带来了保障。但由于类似节目的形式基本相同,渐渐让受众毫无新鲜感可言,导致节目收视率表现平平甚至下滑;对于流量明星的争抢,也抬高了明星的出场费,导致制作成本畸形分配,严重影响节目质量提升,缺乏创新的电视旅游节目面临发展瓶颈。

(三)节目内容娱乐化

受到综艺娱乐节目的挤压,一些电视旅游节目为了维持收视率,迎合受众的娱乐和消遣心理,一味制造娱乐效果,导致电视旅游节目娱乐化的取向。电视旅游节目本应展示优美的风光、分享旅游故事、为人们旅游出行提供资讯,而不应以牺牲节目内涵为代价,侧重展示游戏竞争,故意制造搞笑氛围,放弃节目初衷,降低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内容占比。客观上看,电视旅游节目的娱乐化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在短期内会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但是,电视旅游节目需要具有一定的服务性。但娱乐化的节目服务信息较少,缺乏时效性,难以满足目标受众的实际需求,也无法吸引新媒体用户的长久关注。长期浸泡在文化缺失的简单娱乐信息中会让受众陷入麻痹状态,降低节目的社会功能,导致媒体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四)资金投入不足

电视节目制作需要庞大的专业团队作业,精品节目的制作和宣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重点节目更是如此。在行政体制下,筹集巨量的资金投入很难操作,省级电视台筹办旅游节目的资金投入不足已经严重制约电视旅游节目的发展甚至生存,除本单位资金外,资本市场已经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在融媒体时代,一方面,需要电视培养造血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重视资本运作工作,以具有互联网特征的操作模式开展融资,为机构运转提供资金保障,为内容传播打造稳定有效的平台。

二、融媒体时代电视旅游节目的融合机遇

(一)传播平台的融合

融媒体时代,媒介平台除了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平台外,还增加了社交媒体、门户网站、智能终端等媒介平台,电视旅游节目也因而拓宽了传播的范围。多平台融合传播要求电视旅游节目的制作要关注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例如,在B站,受众能够实时通过“弹幕”等渠道与电视制作方进行交流沟通;在视频网站上,受众发布文字、图片、表情包等表达观点或情绪,提高了节目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节目与受众结成更为紧密的“团体”。多平台的融合传播,彻底改变了电视旅游节目单向度传播的状态,受众以第一视角参与到节目的活动中,节目的旅游模式示范也延展到受众的实际生活中。

(二)节目类型的融合

电视旅游节目有多种分类维度,按节目版权,可以分为引进版权类、模仿版权类、自主研发创新类;按节目内容,可以分为旅游风光片、旅游资讯片、旅游娱乐片;按節目形式,可以分为外景拍摄类、演播室+外景拍摄类、真人秀类。传统电视节目的类型有着严格的边界,不同节目的类型具有不同的优势,各自针对不同的收视群体。当下的电视旅游节目,分类边界在逐渐模糊,呈现出融合的特征。例如,在《爸爸去哪儿》中,纪录片、电视访谈、综艺节目的手法融为一体,让旅游景区的风土人情完美得到展示,嘉宾的旅游体验精准的进行分享;而《中餐厅》《亲爱的客栈》等更新潮的电视旅游节目,则在展示景区的同时,更侧重于展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情感,引发受众共鸣共情。

(三)内容来源的融合

融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制造信息、传播信息和使用信息,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简称UGC)的信息生产模式成为普遍现象,各种媒介信息都以几何级数在人际网络中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都可能建构起爆发传播的状态。随着媒体融合发展,我国各地成立县级融媒体中心,成为一个个散布在各地信息内容生产的“车间”。然而庞大的用户以及县级融媒体中心生产的内容,缺乏严格的信息组织规则,信息内容常以片面、零散、缺乏连贯性、信息主题随意性等碎片化方式进入公众视野,亟待专业的媒体平台统筹整合,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大量具有地域贴近性的低成本内容,对于电视旅游节目来说,是巨大的资源,此外,参与者的转发传播也将进一步拓展电视旅游节目的传播范围。

(四)产业发展的融合

电视旅游节目是传媒产业和旅游产业结合的产物。2017年,中国电视旅游联盟成立,该联盟集“电视媒体+旅游业+资本运作+线下实体”[2]于一体,全国60%以上的省级电视机构都参与了电视旅游联盟,为全国各地的景区提供专业的营销策划服务,助力旅游消费升级,以巨大的体量获得了与产业资本方对话的机会。

融媒体时代,电视旅游节目的盈利模式也更为多元,除了广告收入之外,还与电子商务平台结合销售周边产品,根据旅游节目内容制作电子游戏获取收益,搭建景区门票、酒店的预订网络平台等盈利模式,使收益链明显拉长。资本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以期获得更多关注;传媒机构也会利用自身在资讯传播上的优势地位,参与旅游产业的开发,傳媒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共生,利于达成双赢。

三、电视旅游节目融合创新的基本路径

(一)开展跨平台传播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侧重于强调媒体形态的“新”,融媒体更侧重于强调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过程。[3]在融媒体时代,要开展跨媒体传播,打通各个媒体平台。就发布旅游信息而言,平面媒体专业性程度更高,可供保存和反复使用,如《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国家旅游》等杂志,旅游专题文案图片质量上佳,高水平地展示了自然风光、人文风俗,受到资深旅游者的追捧;网络媒体内容不受版面时段限制,信息丰富多元、品种多样、方式灵活,能够通过移动互联网随时查阅调用,如爱奇艺的《翻滚吧地球》,优讯土豆视频的《侣行》,腾讯视频的《旅行家》,这些旅游视频覆盖景区广泛,视角独特,也非常受欢迎。

电视媒体的使用没有门槛,覆盖范围广泛,拥有相对稳定的收视群体,这也是电视旅游节目存在的基础。无限互联的特征,使网络媒体可以提供酒店预订、门票购买、导游咨询等旅游项目服务,互动性更强的同时还可获得收益。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旅游节目的传播需要综合使用多种媒体平台,让内容在各个媒体之间有机互动,尽可能地实现在电视、平面媒体、视频网站、移动端等多渠道、多平台、全媒体传播,打造旅游推介的“联合舰队”。

(二)节目内容多元化

电视旅游节目的节目形式,在借鉴国外热门电视旅游节目模式的基础上,要回归本土需求,因地制宜,探索“国潮”路线,以更具贴近性的民族思维,采取更务实有效的节目形式。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环境下,稳住国内市场,推动旅游业发展是当下我国电视旅游节目的重要任务。

电视旅游节目在节目规划之初,既要考虑受众需求,也要考虑游客的需求,毕竟受众是潜在的游客,游客也是潜在的受众。从电视旅游节目整体上看,需要关注到每一个群体,包括旅游消费主力军的中青年群体、亲子群体、老年群体等。如“研学游”已经成为中国旅游的重要形式;“养老游”方兴未艾,在全国布局的养老机构,可提供“随心选”的服务,入住的老人可以随时选择去任意城市的分支机构居住游玩。电视旅游节目的选题要有针对性和预见性,掌握旅游景区的发展方向,立足于旅游景区的需求,在电视媒介与旅游产业管理部门之间建立起沟通协作机制。

(三)满足受众互动需求

增强电视旅游节目与受众互动,有利于营造更平等和谐的沟通环境,一方面满足了受众的沟通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搜集到受众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因此,电视旅游节目要增加与受众之间的平等即时互动,增进节目与受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包括与主持人互动、与嘉宾互动,也包括凭借即时通信工具的受众参与、弹幕互动、社交平台互动等。受众与节目的互动能够带动节目流量的增长,提升节目的收视率。

此外,电视旅游节目可以利用大数据算法,主动向目标群体推送信息,形成有针对性的传播;也可尝试搭建视频分享平台,在网络端乃至大屏幕展示网友提供的精彩旅游视频,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制作的旅游视频提供传统的传播渠道,这样既可以扩大节目信息来源,丰富节目内容,也是满足受众互动需求的有益尝试。

(四)用好跨产业资源

国人的旅游范围已经覆盖全世界,但主要还是在国内旅游市场,我国幅员辽阔,各省级电视台制作涵盖全国旅游景点的节目难度相对较大。《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组建一批主业突出、品牌名优、综合能力强大的大型集团,促进跨地区发展和多媒体经营”。《意见》一方面为国内电视旅游节目打破地区限制,开展跨地区的传播与交流奠定了政策基础;另一方面也为电视旅游节目跨行业开展经营指明了方向,在经营领域,传媒可以和资本开展合作。中国电视旅游联盟的成立,为推动各大电视旅游平台的资源整合优化,合理利用地方旅游资源,降低综合制作成本,确保参与节目的基本收益搭建了平台,有利于推进国内电视旅游节目效能的整体提升。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单一的电视旅游节目很难独善其身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集体投入、抱团取暖、共同分利是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电视内容的价值逻辑是进行二次售卖,多产业链的拓展、多获利渠道的开发已经成为强势电视媒体增加盈利的主流导向。电视机构参与资本市场的运作,通过旅游产业来变现,既能够解决电视节目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也可以丰富电视机构收益来源,提升自身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潮

参考文献

[1]李强.电视旅游节目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当代电视,2013(10):91.

[2]温颖然.中国电视旅游联盟正式启动,30个省级频道联动整合[EB/OL].(2017-9-9).https://www.sohu.com/a/190800297_115443.

[3]石义彬,周磊.规避智媒技术陷阱的基本策略[J].人民论坛,2021(15):108.

(编辑:覃世默)

作者简介   徐燕,广西广播电视台综艺旅游频道编导

猜你喜欢
融合创新旅游产业融媒体时代
融媒体时代如何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出版广角(2016年22期)2017-01-17 17:35:58
融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挖掘音乐节的声音价值
中国广播(2016年11期)2016-12-26 10:03:35
小学“优课”教学模式的多元分析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2:37:01
东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比较
商(2016年30期)2016-11-09 09:25:54
旅游产业助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渭南市旅游一卡通业务的推广与普及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