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行结合走向学问精进

2022-05-30 00:43周海玉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2年7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实施学科融合

·人物档案·

周海玉,南京市江宁未来科技城小学教师,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她曾获2011年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14年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20年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和2021年江苏省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她撰写的多篇教学论文在《江苏教育》《小學教学研究》《小学教学参考》等刊物发表。近年来,她主持的多项市级个人课题顺利结题,独立主持的江苏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服务学习项目的开发研究”已成功立项。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融合;课程实施;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54-0071-05

培训与自省:促发课程意识的觉醒

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真正结缘是在2009年,那年我有幸参加了南京市首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骨干教师培训班。为期一年的学习,似乎让我找到了理想的教育教学方式。

自2001年入职以来,我一直在乡村学校工作。学校先后安排我任教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同时承担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工作。初登讲台,我抓住每次锻炼的机会,参加了由学校开始层层选拔的语文课堂教学竞赛,先后三次获区一等奖,一次获市二等奖。作为班主任,我经常策划、设计和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学生一起玩、一起学,师生都乐在其中。在我们班,每月都有主题节日,每周开展一次实践性的集体活动。每逢重要的节日,我们班都会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儿童节,学生们的“cosplay走秀”花样百出;重阳节,我们一起负重登高;读书节,我组织学生去图书馆做讲解员;学雷锋日,我们开展临街调查并分析附近街道脏、乱、差的原因,还写建议书给街道相关部门……可能我们“闹”的动静比较大,这些活动引起了学校领导的关注。当市里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时,领导便把我与活动课程联系起来。于是,我幸运地得到了那次培训机会。

到了培训现场,我才了解到本次培训一个区仅有两个名额。能成为其中一员,我深感荣幸而倍加珍惜这次机会。在参加培训的一年里,我一边汲取理论知识,一边同步开展实践研究,当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遇到困惑,我就再到培训班中求解。就这样,我边学习实践,边对比反思,逐渐认识到之前自己在班级开展的有些活动并不是综合实践活动。

那一年,我既教语文,也教综合实践;既参加学校的语文教学课程改革实验,又参加综合实践的各项展示评比活动。慢慢地,我的身份也从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变为综合实践教研组长。

2010年,任教于南京市百家湖小学的我参加了全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骨干班培训。15天的集中学习,开阔了我的视野。我从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受到启迪,深感开设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和必然趋势。培训结束回到学校,我立即向刘志春校长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收获,并大胆地递交了一份8页纸的《关于百家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一点思考》。刘志春校长看完后说:“好,按照你的想法先做起来!”领导的支持让我欢喜不已,但“做起来”谈何容易啊!

我的综合,我的班:课程实施的学科统整

在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该课程作为国家必修课程之一,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当时没有课程纲要、课程标准,也没有教材,当“综合实践”出现在课程表上,任课教师们问我这个综合实践教研组长:“这是什么课?要教什么?没有教材怎么教?”我努力解释,但似乎讲不清楚,于是就想“做”给大家看。

几番周折,我终于找来了台湾的一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读本,仔细研读它的内容与架构,并重新学习各类培训中的笔记、专家们的课件资料。我分析了学校现阶段正在实施的“快乐星期三”校本课程的现状,向学校教务处提出将零散的社团活动整合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提升课程品质的想法,并以自己所负责的“电影赏析”社团为例,搭建了“儿童电影赏析”课程框架,尝试实施活动。针对学校的又一特色项目“家长讲坛”,我建议:梳理家长资源,开发出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学校领导同意后,我就利用周末到学校施教区内相关企业、江宁开发区、江宁高新区、江宁大学城等地挖掘可用的资源。但学生大规模外出需要办理各种手续,且出于学生安全考虑,外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最终未果。

那时我意识到,从学校层面广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还需要时机。既然如此,那就从自己班级开始,先小规模施行吧。

那时的我身兼数职:任教语文、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还担任班主任。怎样兼顾每项工作并取得成效?我阅读了大量教育理论书籍,钟启泉、崔允漷等专家给了我不少启发: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寻找这些工作的平衡点和突破点,在各学科之间寻找融合点和切入点,尝试用综合实践的理念管理班级、开展各科教学。

彼时我任教的南京市百家湖小学正值教学改革风起云涌的当口,刘志春校长鼓励教师围绕“多支点教学”进行探究,大力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此前,我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一直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他们自主探究。我将综合实践活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迁移到语文教学中,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和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素养,使得他们的活动能力逐渐提高,语文课堂的合作氛围格外和谐,合作学习日见成效,以至于我们班的语文课经常面向各级领导、来宁学习团队展示。

那时学校使用的是苏教版语文教材。我所在的四年级语文组教师将第一单元的课文《走,我们去植树》与第六单元的课文《云雀的心愿》《沙漠中的绿洲》整合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我发现还可以与《品德与社会》中“纸的一生”相关内容整合,开展“班级用纸现状的调查研究”“爱树护木”等综合实践活动。于是,我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指导学生设计“班级废纸情况”的调查问卷,语文课上指导学生写调查小报告、倡议书,班会课上引导学生交流活动进程,并展示活动成果。这样整合起来,学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研究一个主题,且在不同学科的课堂上从不同角度展开探究,有利于深度学习的开展。此后,我利用假期统整了苏教版三至六年级语文教材中可以跨界的素材,同题归类,挖掘出很多与学科关联的主题,然后将它们设计成综合实践活动并逐一实施。

做班主任的我,经常和学生谈心,聊他们最近遇到的问题,从班级的“新闻焦点”中提炼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包括学生的生活自理情况、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亲子关系情况、少先队活动情况等;我也会和家长沟通,建立班级资源库,定期请家长走进班级或带学生走进大自然。渐渐地,学生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我就把班级还给学生,让他们开展自主管理。就这样,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身心的自由和畅快,而我的班级管理工作也变得轻松起来。

当我的市级个人课题“小学中年级自主班会课的研究”在2009年12月顺利结题,研究成果先后两次在南京市小学新任班主任培训活动中与学员分享交流时,当2011年9月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场论坛上,我做专题发言《我的综合,我的班》,针对兼职教师实施综合实践的痛点例谈自己的做法并赢得同行的赞许时,我有了向全校推广自己做法的勇气。因为综合实践教研组长不能仅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更有义务和责任推动整个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

得到学校领导同意后,我首先对全校教师进行了校本培训,分享了自己所做的以及看到的有良好效果的综合实践案例,期望能给同事们一些参考或启发。接着,我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来参加教研的教师叫苦不迭:“刚刚教研完语文,又来教研综合,唉……”当时任教综合实践的教师任课结构基本一样,都兼着语文学科,还带班主任,连轴转确实辛苦。于是我和语文教研组长商量后决定错周教研,这让综合实践教研有了时间保证。紧接着,我集中了几位青年教师集体备课,再将集体的电子备课共享给全体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邀请当时全区唯一的综合实践带头人来学校给教师上示范课,我自己则带头上教研课,课前,我诚恳地邀请学校内各科的骨干教师前来听课并提意见。这一系列的组合动作仿佛为来听课、参加教研的教师们打开了一扇窗,窗外是日渐明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靓丽风景。

参赛与研习:课程理解的验证与迭代

在申报区学科带头人时,我的语文学科申报材料和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申报材料厚度与质量相当,经过深思熟虑,最终我选择了申报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我默默地在心底坚定了一个信念:既然选择和确立了将来的专业发展方向,那就勇往直前吧。

2012年,经过区内选拔,我参加了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得了一等奖。接下来,我又代表南京市参加了江苏省的小学综合实践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比赛内容包括粉笔字、理论考试、现场演讲、现场设计教学并说课、才艺表演等。没有团队,我只能孤军奋战;合理安排时间就是节约时间;扬长避短就是“战略”。备赛的艰辛只有我自己知道:平时教学工作繁忙且杂乱,下班回归家庭,不仅需要操持家务还要照顾孩子,当孩子熟睡后我才能挑灯夜战,遇到难题,常常一头扎进去直到攻破才肯罢休。人生能有几回搏?比赛既是竞争又是学习,是历练更是成长。最终,我拿到了省二等奖的证书。我看到了距离,也看到了继续前进的方向,即探究发展基于体验和服务的民主型综合课堂。

2014年《江苏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试行)》一出台,我立刻认真学习,反复揣摩、体会,将其中的“八大关键能力”作为综合实践课堂的目标定位,通过多种样态努力达成。常有名师来南京市百家湖小学送教,无论什么学科的名师教学活动,我都挤出时间去听,揣摩其中的妙法,将其转化、迁移到自己的课堂中。同时,每周我必到网上听一两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他人的优秀课例,不断比较、鉴别和提升,激发教学设计灵感。那年,我参加了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获得了一等奖。也在那年,我身体出现了问题——体内长有一肿块。在等待被命运宣判的那一刻,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和脆弱。当医生告诉我身体里的肿块是良性肿瘤时,我知道好运再一次眷顾了我。那一刻,我觉得人生太短暂了,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要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路上继续大步前进。

提炼教学主张、成立学科工作室:让课程实施尽精微而致广大

2015年,克服重重困难,我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微团队,和团队的三位年轻人一起研课、办活动。随后团队成员在市、区各级比赛中接连获奖,在各级公开课展示中也收获好评。同一年,我的市级个人课题“基于本真理念的小学研究性学习中‘3E活动均衡建构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这年,我走上了学校的德育工作管理岗位,心中不禁升腾起新的愿景:我要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德育活动统筹规划,要使德育内容更加系统、丰富,同时也推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课程融合是必然趋势,做得好,可以给教师减负,给学生增加活动机会;只有让活动少一些功利,多为学生的发展需要着想,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于是,我坚持实践,奋力坚守综合实践活动阵地。锲而不舍和持之以恒也给了我些许专业的回报:2017年,我被评为第九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2019年,我被评为第九届“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2020年,我转岗来到南京市江宁区另一所乡村新建校——南京市江宁未来科技城小学。在王林校长的鼓励下,我成立了“周海玉综合实践工作室”,而工作室成员只有4人。这一年,江宁区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师基本功比赛拉开帷幕,我指导的两位教师均获得一等奖。其中,沈志会老师继续参加市赛,最终喜获一等奖,这给了团队成员莫大的鼓舞。

作為工作室领衔人,只有不断突破自我,才能让团队实现良性发展。2020年,我再次参加南京市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在磨课过程中,我重新研读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教学主张逐渐清晰:探寻服务创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构建适合学生能力与兴趣的服务情境,建立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尊重、信任、关心、合作的基础上,同他人逐渐形成建设性和满意的关系;小组活动中使用民主的价值观,开展民主化实践;有效地进行小组交流,实现小组目标;认识和欣赏不同于自己的文化,寻求多种看待问题的视角,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体验、服务的价值。循着这样的理念,我开发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蚂蚁优服校园行”课堂教学获得市级比赛一等奖第一名。随后,我又通过南京市的评比选拔,参加2021年江苏省优质课评比,经过反复推敲修改后的课例《温暖的蚂蚁》终获省比赛一等奖。赛后,我对这一轮赛事进行梳理,结合自己的教学主张,反复斟酌、思考后,确立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服务学习项目的开发研究”,该课题最终被立项为江苏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这让我再次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继续打造创新服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打开科研引领团队的新局面。

渐渐地,我的工作室成员增多,到2021年底已有11位核心成员,涉及江宁区9所学校的骨干教师。团队成员越多,领衔人的责任越大。我积极承办各种市、区级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教研活动,为团队教师搭建锻炼、展示的平台。

然而要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靠教师个人难于上青天,因此我又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研发优质课程,架构多彩跑道,强劲团队吸力。我鼓励工作室成员在各自学校组建自己的微团队,激励、组织团队教师深度投入综合实践活动服务学习项目的校本开发与实施,在共同研发、共同实践中发展自我,提升综合实践专业技能素养。同时工作室与江宁区教研室联合,围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服务学习项目的开发研究”这一课题开展系列研讨活动。每一场活动既是工作室研讨,也是区级教研;既促进工作室的综合实践研究,也促进各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

就这样,一个没有任何资质的“民间组织”——周海玉综合实践工作室,在成立的两年里得到了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江宁区教学研究室领导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工作室成员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论文评比中获奖36余次。彼时,我懂得成果的来之不易,懂得感恩之心要付诸行动,懂得课程丰富则生命丰富,课程卓越则生命卓越,也懂得了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推进的一种认知趋势可能是“不仅着眼于该课程本身的建设与发展,还要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些课程理念、实施策略、操作方法向其他学科渗透与补充,从而优化其他学科课程的实施水平,并在最大程度上使基础教育课程走向综合化”。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这大概是关于如何知行结合、学问精进的最生动的阐释。我愿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广阔海洋里继续遨游,用热爱和痴迷绘就新的绚丽画卷,实现新的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实施学科融合
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的研究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对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启示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微视频实施与探索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让语文插上综合实践的翅膀
“热工理论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剪纸教学”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