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切入,深挖掘

2022-05-30 10:48李丽
新校园 2022年7期
关键词:仁人岳阳楼洞庭湖

李丽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散文名篇,抒发了胸怀天下的伟大志向。全文共计三百六十八字,立意高远深邃,文辞简约隽永,表达凝练高超,行文布局精巧,兼备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文章以景入情,娓娓道情,情更真意更切。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文本蕴含的审美特征和情感意蕴。但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若面面俱到,则容易导致学生疲于吸收内化所学知识。

“点”是课文的聚焦点,也是阅读教学的关注点,如何让学生对这些“点”形成聚焦,是教师需要关心的问题。立足文本内容,牢牢抓住最核心的教学部分,利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思路,紧扣文本大处的“面”,细致展开小处的“点”,可实现以“点”窥“面”的理想教学效果。在《岳阳楼记》教学中,教师应将“景”“情”作为教学精讲内容的两个“面”,而岳阳楼、洞庭湖和古仁人作为关键深刻的疑难“点”,从而找到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以期实现“教”与“学”双赢的教学效果。

一、岳阳楼之大观

教师在多媒体展示并大致阐述滕子京的诗句:

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

——《临江仙·湖水连天天连水》

滕子京描写了八百里洞庭湖的气魄,“水连天天连水”概括出洞庭湖的盛景:有五湖之广袤,八百里之雄壮,湖光与天色相接连,融为一体,洞庭湖的湖水澄清、湖面透亮,天空倒映在湖面——呈现出一览无遗的壮观景象。通过滕子京的诗句大致领略洞庭湖的雄浑景象,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中范仲淹又是如何描写洞庭湖之景观。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王荣生教授曾说:“教学内容切入文本的精华、精髓所在,并聚焦在关键词句等核心点上。”教师带领学生通过鉴赏关键字词的方式,逐步深入文本的精髓处,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比如说,教师提问关键字的替换来启发学生思考:是否可以将“衔”换成“连”、“吞”换成“接”,为什么?“衔远山”指洞庭湖中包含许多远方的山脉,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指吞吐长江流经洞庭湖,凝练地概括出湖與江的关系,大致临摹出环山抱水的整体轮廓。文章不仅有“群山”和“江水”两个雄伟意象,还巧妙抓住“衔”“吞”两个颇具生命感的动词来加以修饰,精练隽永,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尽了洞庭湖之大观胜概。接着写洞庭湖景色变化的无穷无尽,选景重点突出,仅攫取一“朝”一“夕”来作对比,凝练地描写洞庭湖景色一天里的阴晴极具变化,有湖之晨和湖之夕两个典型景象,清晨的湖面上洒满阳光,明媚绚烂;傍晚的湖面上暮色沉沉,晦暝阴冷,一明一暗,交互映衬,仅用寥寥四字来刻画两幅色彩各异的湖光山色的画面。

教师带领学生领会作者“炼”字艺术之高超,语言功力之深厚。同时,教师也要巧用多媒体,利用多媒体展示岳阳楼、洞庭湖相关景色的音频,创设出一种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适时加以诵读,活跃课堂氛围,带领学生深层次地领略岳阳楼在整体上呈现出“横无际涯,浩浩汤汤”的气势磅礴、广袤无垠的壮阔景象,给学生留下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产生一定的审美愉悦,让其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中得以生成。

二、洞庭湖之景

1.淫雨霏霏图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此处从时间和空间着手,连用四言对偶短句,层层渲染,刻画出洞庭湖秋季阴冷昏暗的典型特征。首先写连绵细雨纷纷而下,天气整月难放晴的整体概况;接着写怒吼的阴风,冲向天空的浑浊波浪,写出洞庭湖风疾雨大、水险浪高之状貌;再写在阴雨天气下,天地间一片昏暗,看不见日月星辰的光辉和山岳的行迹等自然意象;还有因狂风暴雨而倒下的桅杆、折断的船桨、过往的商人和旅客无法正常通行等人物活动;最后写到了傍晚时分,天气更加阴暗,唯听见老虎的吼叫声和猿猴的悲啼声等动物活动,更添凄凉悲惨之感。教师带领学生抓住“开”“号”“排”等关键字,深入鉴赏文本,再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淫雨、阴风、浊浪、日星、山岳等图片,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领略语言背后洞庭湖的昏暗阴冷特征。

2.春和景明图

春风和煦,阳光绚丽。作者对洞庭湖春季景物的着墨并不多,却包罗万象,有蓝天、碧水、飞禽、游鱼、兰花等,将明媚的洞庭湖春景尽收眼底,别有一番风趣。文中第四段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式,将这幅春和景明图拆开来写。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先后展示湖面之景、水上之景、水下之景、岸边之景和月夜之景五幅意境优美的画面,稍作阐释,启发学生结合图片展开想象,感受文字背后的审美意境,领略绮丽多彩的洞庭春光。

(1)湖面之景

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整体写湖面波平浪静的景象,放眼远望,蓝天与湖面的光色交相辉映,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2)水上之景

沙鸥翔集。沙鸥时而在水面上展翅翱翔,时而在小洲上驻足停歇,作者的观察视野广阔出奇,所描绘的沙鸥好不生动活泼,欢愉美好。

(3)水下之景

锦鳞游泳。五光十色的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跳跃。“鳞”指鱼,用“锦”字来修饰鱼,令人不禁想到碧波清浅之中日光下彻、彩鳞闪烁的美丽景象。

(4)岸边之景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岸边的青草和兰花都生长得极其茂盛,一片青葱翠绿,香气浓郁,芬芳四溢。作者用清新秀丽的笔调来描写岸边的花草,独具匠心。

(5)月夜之景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

璧。有时湖面上的烟雾完全消散,夜空晴朗,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微波荡漾,明亮的月光在水面上浮动,泛起阵阵水波,好似闪烁的金光;有时湖面波澜不惊,明月倒映入水中,静静的月影宛若一块沉浸在水中的碧玉。“浮光跃金”将湖面上浮动的水波比作跃动的金光,活灵活现地写出月下洞庭湖的一种动态美和色彩美;“沉”字凝练地写出月光照耀下的湖面极其澄澈,呈现出一种静态美。一“跃”一“沉”,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湖中明月的两种不同意境。教师引导学生走近文本,欣赏这一幅极富诗情画意的月夜美景。

叶圣陶先生曾言:“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据于此,教师指导学生以课文为依托,悟其章法技巧,学以致写,将洞庭湖春光的审美感触落于笔下,生成新颖优美的作文表达。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小练笔,让学生描绘出一幅极富特征的或春之景,或夏之景,或秋之景,或冬之景,300字左右。

三、古仁人之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曾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可见,思想情感承载着文本的生命力。范仲淹亦是如此,借作品中的洞庭风光传达高尚的思想情感,彰显远大抱负。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咀嚼语言文字,深入挖掘文本的情感意蕴。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范仲淹学习古代文人志士的思想情怀,他不同于迁客骚人的因物和景而或悲或喜之情。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探究古仁人有怎样的思想。聚焦“仁”字,教师借助多媒体,带领学生走近古仁人的代表——孟子。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并发展孔子的仁义思想,他提出“施行仁政而王天下”,强调统治者要具备仁爱之心,以仁治理天下,其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渊源,倡导将仁爱推己及人,所以,孟子足以称“古仁人”代表人物。

具体到范仲淹自身,他又是如何践行古仁人的思想向内探求“仁”的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鉴于此,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生生共同探究范仲淹求仁的相关内容。

作者以逻辑思辨的方式写自己的求仁内容,直指文本主旨。首先是物与“我”的关系中,可以用厚德载物来概括,德如若不厚,便无法承物之重,如钱财与荣誉,提倡学习古仁人,如孟子、庄子那般追求无我的思想境界;接着是天下(君民)与“我”的关系中,选择了先天下(君民)而后自己的价值排序;最后从民本思想出发,阐述了老百姓与自身进退的关系。以上三方面强调要无“我”、无物,只有天下君民的忧患意识,情感意蕴依次递进,不断升华。

教师启发学生探讨“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字。“异”有洞庭湖春秋之景异,还有迁客骚人之情异,更有迁客骚人、古仁人和范仲淹之人异。从人异出发,领悟文章所载之情。范仲淹批判迁客骚人为外物的或悲或喜之情,探寻如孟子等古仁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较之古仁人,范仲淹的忧民思想又更上一层楼。教师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补充范仲淹的资料:他年少便志在天下,后来新政失败后被贬谪多次,心中无丝毫抱怨,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和仕途,依旧忧国忧民,坚守理想抱负。如在处理物与己的关系时,追求君子般超然物外的品质,追求“无为”的崇高境界——无己,无功,无名,无外物羁绊。教师执教于此,引导学生联系自身,虽然还未及君子,但要从小事、从自我做起,陶冶思想情操,努力成为君子。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胸襟和“先忧后乐”的远大抱负,落实新课标中关于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岳阳楼记》的题目以“记”为名,在亭台楼阁记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破体为文,骈散结合,常年屹立文坛。范仲淹以岳阳楼为题,却不直接写岳阳楼,反而大量着墨刻画洞庭湖景色,然而写景只是为了更进一步抒发情感,继承并发展孟子等古仁人的民本思想和忧乐思想,号召文人士大夫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怀。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时间十分有限,留给教师教学的时间就更加受限。因此,教师要找到教学切入点,深入挖掘文本内容,以科学高效的教学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力求让课文的文本价值和教学价值实现最优化;注重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思维过程,提高审美能力,培育人文素养,使其真正掌握古典文学作品的精髓,进一步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學)

责任编辑:闵 婕

猜你喜欢
仁人岳阳楼洞庭湖
孙高华
洞庭湖
轻松松聊汉语 洞庭湖
“加一倍”写法——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好一个洞庭湖
凝固的艺术之岳阳楼
仁心、仁人至仁政
洞庭湖的麋鹿
言过其实
言过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