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
时间好快呀!就像一匹奔跑的小马,转眼就到了端午节。你盼着它的到来吗?是盼着香甜软糯的粽子、激烈好看的赛龙舟,还是和家人一大早去踏青?
这个节日很特殊,包含了特殊的“吃喝玩乐”: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赛龙舟。在这个节日里,一些特殊的植物上场了,有人称它们为“辟邪宝物”。它们究竟是谁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节日,此时天气开始炎热,蛇虫出没,暑毒渐渐升起,素有“恶五月”之说。因此,人们习惯在端午把菖蒲、艾草绑成一束,或插或悬在门上,用来驱灾疫、避瘟疫。
菖蒲是长在水里的植物,叶子呈剑型,因此被称为“水剑”“蒲剑”,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说:“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看看,菖蒲还能装神弄鬼呢!真不知道能不能吓走妖魔鬼怪。
姿态秀美的菖蒲
外观漂亮的艾叶香囊
其实,菖蒲长得还挺美的,风姿秀丽,在水中犹若凌波仙子。最重要的,菖蒲浑身自带特殊的香气,能把蚊子驱走。它还是药材呢!能开窍化痰、杀菌消炎,等等。
民间还有饮菖蒲酒的习俗。《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它的功用:“ 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瘘,久服耳聪目明”。这就难怪人们把菖蒲用作驱邪的宝物了。
古时候,每逢端午节,大人总是给小孩子佩戴上香囊,浓烈的香气不仅清神醒脑,还能消毒杀菌。
艾草长相可没有菖蒲那么出众了,模样就像路边的野草。它对生长环境也不挑,除了极干旱和高寒地区,荒地、路旁、河边、山坡,都可以生长,称得上四海为家。大自然里的雨雪风霜磨练了艾草刚烈的性格,它不仅气味猛烈,而且浑身都是药,能散寒、止血、消炎。艾叶晒干捣碎后,可以得到“艾绒”,用来制造艾条,供艾灸使用。装着艾草的香囊可以帮助小孩子在夏季驱走蚊虫,深受人们的喜爱。
四海为家的艾草
看看,人丁兴旺的葫芦家族
端午节来到的时候,北方还有门上挂葫芦的习俗:门上悬挂树枝,再挂上葫芦,用来驱邪护佑平安。这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呢!据说,八仙之中的吕洞宾化作卖油郎,来到小山村卖油,让人们自己根据打油的多少自付油款。于是,好多贪心的人都是油多取而少付钱。打油中有一个少年,母亲让他来打油,他也偷学别人的样子少付钱。回到家后,他美滋滋地告诉母亲占便宜的事儿,没想到受到母亲的严厉批评,并带他回到卖油郎那里赔礼道歉。吕洞宾被母子俩感动了,告诉他们:五月初一将有大祸降到人间,门口挂葫芦则可太平无事。心地善良的母亲急忙把这一消息转告邻友,凡是听到消息的人家都挂起了葫芦。果然未过数日,一场特大山洪卷走了没有挂葫芦的人家,而挂葫芦的人家则安然无恙。从此,端午节挂葫芦的习俗就流传开来。
葫芦是一种爬藤植物,在高高的架子上结出果实,大大小小的葫芦,非常好看。葫芦的形状也有很多种:棒状、瓢状、海豚状、壶状,等等。
新鮮没成熟的葫芦还能当菜吃呢!嫩绿色的皮,果肉是白色的,味道很清新爽口。成熟的葫芦用途可多了:人们把葫芦晒干,掏空里面的籽,除了摆设,还用作水瓢、米瓢,或者装其他东西。
在葫芦身上写字题画,就成了艺术品
动画片里神通广大的葫芦娃,是葫芦变成的,有的力大无穷,有的能喷火、喷水
你们知道吗?葫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就发现了7000年前的葫芦及种子,这是目前世界上关于葫芦的最早发现。葫芦在中国古代有多种叫法:“瓠”“匏”“壶”“甘瓠”“壶卢”“蒲卢”均指葫芦。“壶”“卢”本来是两种盛酒盛饭的器皿,因葫芦的形状和用途都与它们相似,人们便将“壶”“卢”合成为一词,慢慢演变成“葫芦”一词,延续至今。
八仙里的铁拐李身背一只形影不离的大药葫芦,据说里面装着取之不尽的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