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塘的天空

2022-05-30 10:48简清枝
闽南风 2022年7期
关键词:本堂赵氏塘村

简清枝

五月,一阵豪雨之后的银塘村蕉林如海,万物蔚然,站在崇本堂前东望,碧澄的天空高远而敞亮。

华安县丰山镇银塘村,蜿蜒的北溪汤汤,在不远处泛着亮光,日夜流淌。南宋后期,鼓角争鸣,兵荒马乱,有称“太祖派”的宋太祖嫡系后裔,避兵入漳至此开基,其子孙即世代聚居于北溪之滨。历史上的赵氏纵横北南宋300年,缔造了华夏大地极为灿烂辉煌的时代,尽管雨骤风疏,沧海奔流,抚今追昔,我们依然会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吟“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中国人历来讲究根本,崇尚源远流长。赵姓是中国的大姓氏之一,血缘祖先是上古时期的五帝之一的少昊氏。根据传说,少昊氏后人颛顼的孙女女修因吞了玄鸟卵而生了大业。大业的后裔飞廉为商末大臣,其一子曰季胜,其后代造父,因为善于驯马和驾车,深深得到周穆王的宠爱,后来因为他在平定徐偃王乱中及时驾车带穆王回京,穆王就赐造父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作为封邑,造父的后代子孙以封邑赵城作为赵姓,造父也被奉为赵姓始祖。造父的后人事奉晋国,成为晋国的门阀巨卿,在三家分晋中成为诸侯国,是谓赵国,从此赵氏大兴。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直至公元1127年北宋亡国,赵姓族人主要集中居住在京师。直至“靖康之乱”,金兵攻入北宋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赵姓宗室纷纷外逃,分居全国各地。银塘人,就是背井离乡的赵宋的族裔,他们身上的血脉,可谓依然有着皇族的因子。

安定下来的赵氏族人,在南方的荒滩野岭上开园拓土,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农耕生活,繁衍生息。时世更迭,命运难料,一代皇族后裔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化作布衣的身影,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中拥抱了日子的平凡和时光的安祥,直到数百年后赵德懋的出现。勤奋好学的银塘人赵德懋在明隆庆四年(1570)考中进士,从此不再在家里辛苦劳作,走上了仕途经济之路。他随后被分配到广东新兴县当县令。这个银塘子弟在任职期间,廉洁奉公,心系民生,特别是率民众植树抵御风沙,被百姓誉为“赵臣甘棠”。同时,他敢于惩治赃官,纠正冤假错案,人们歌颂他为“赵青天”,门生遍布各地,后晋阶为长史大夫。

晚年的赵德懋致仕回乡后,并没有以自己的权势欺负乡邻,而是以身作则,以廉洁、仁义、有孝、有爱心来善待乡亲,影响他人。其后,颇有见识的赵德懋着手发动乡亲兴建赵氏家庙。德高望重的赵德懋带头捐地捐钱,乡人亦将兴建祖庙视为宗族大事,纷纷响应,争先恐后出钱出力。明万历壬寅年(1602)吉日吉时,银塘赵氏祖庙破土开建,一时鞭炮齐鸣,烟火腾升。四年之后,祖庙落成,取名为崇本堂,就是崇尚根本之意。

华夏民族的聪敏智慧最表现在建筑之上。崇本堂坐西南向东北,面积750平方米,整座建筑为石砖木结构,是面阔三间二进悬山顶燕尾脊式的建筑,建筑大方雍容,拱梁交错,简繁有度。木檩精雕细刻,结构巧妙,活灵活现。祖庙分前后二进式上下厅,上厅为堂,堂后隔屏为祀龛,堂前为拜亭,堂上镶有金色的“崇本堂”三字巨匾,熠熠生辉若先人的目光烛照后世,绵长而深沉;堂厅两旁木柱镌刻一付金字楹联“宋南宝庆入闽漳远绍三百年祖泽,溪北银塘由汴浙重光二十四代宗坊”,寥寥数语尽显族人风流百代、光耀千秋的今昔。厅前正中梁上挂有明皇赐以“王门宠赐”荣匾,厅旁两侧梁上各挂着历代为臣的“进士”“贡元”“父魁”“亚魁”等十五副匾额,下厅大门上赫赫显目挂着“父子兄弟进士”巨匾,相对梁上一进大门抬头一见就是“玉蝶传芳”红匾。一座宗庙,就是一个家族的变迁史;一座总庙,就是一部凝固的家国史。

据银塘村长辈介绍,宗祠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它的形状像一只乌龟,两端窄中间宽。“中间天井部分比前厅和主堂宽50厘米,像乌龟一样肚子比两端大。”而主堂前端两侧也没有和其他地方的宗祠一样开耳门,就是因为祖先觉得在龟的肚子开口子不吉利。祠堂最具独特的地方是天井,天井由条石铺砌而成,天井四边是排水沟,中间成方形凸起浮台,用花岗岩石板铺就象征龟壳,浮台的四边都有进水洞,下雨时,水从四方排进水院中,意为四方进财。走在浮台的石板上,其中一条石板可活动,人站在上面左右摆动,能发出“硿硿”的响声。“这个是在建设的时候故意没有用黏土封牢的。”村里长辈说,因为宗祠没有耳门,祖先怕后代子孙耳聋,所以留一条能活动并发出声响的石板。堂内今尚藏有自宋沿袭至清的《赵氏族谱》七部,谱中既有文字记述,又有宋十八帝画像等图,还有许多名家墨迹,弥足珍贵。

银塘村依山傍水,土地肥沃,在浩浩北溪慷慨的抚育与温暖的庇护下,经过数百年繁衍,赵氏宗族人丁兴旺,生生不息。如今,银塘赵氏已经衍传近40世。赵氏宗族开枝散叶,人口遍布闽南、广东等地,仅银塘村就有3000多人口。此外,据赵氏族谱记载,赵氏族人还有一支迁到浙江的苍南,一支迁到莆田,在清朝时也有一支迁到台湾台北, 1999年旅台宗亲赵其伦、2000年旅台赵文兴都曾前来谒祖认宗。如今,銀塘赵氏宗祠已成为重要的涉台文物,被视为赵氏家族的扎根地,成为漳台宗亲谒祖会亲的联络点,具有十分密切的涉台渊源关系。据介绍,多年来,赵氏族人婚嫁、求学、外出、添孙都要到宗祠祭拜,告慰祖先,于斯为傲;每年的冬至,不管分散多远,赵氏子孙都会回宗祠祭祖。“这一天是村里最热闹的一天,由村里的赵氏子孙轮流做东,杀大猪、宰大羊,祭祀祖宗,历时将近半天。”人间烟火,于斯为盛。

银塘赵氏宗族名人辈出,从宋末到清朝,家族中共出了7位进士,故而在崇本堂祖祠门前的埕地上竖有7座旗杆石,它们在银塘的天空下,犹如一面面旗帜,招摇的是族人无上的光荣与梦想。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还是赵德懋。如今依然悬挂在宗祠内的木匾——“王门宠锡”,就是赵德懋退休回乡后,漳州府正堂吕纯如所颁发的,以表彰他的功绩。祖先赵德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清正廉明的优良品质,影响了一代代赵氏后人。崇本堂内存有的早年出土的赵德懋墓志铭,文辞细腻,详其功德,亦是对他的最好的纪念和致敬。而1933年出生的赵石柱,是新中国成立后,银塘村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成为一位研究原子能的专家。他一生从事核科研究工作,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力量,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1988年,国家国防部为他颁发了一枚金色勋章。这枚小小的勋章,满含新时期赵氏子孙更为宏大的质朴信念和浓厚的赤子情怀。

2013年1月,银塘村赵氏宗祠崇本塘被列入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再次成为华安的骄傲。

猜你喜欢
本堂赵氏塘村
《赵氏孤儿》的改编与创新——从元杂剧到电影
A new specie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genus Opisthotropis (Serpentes: Colubridae: Natricinae) from western Hunan, China
在灯塘村(外一首)
走进崇本堂
赵氏孤儿
务本堂
务本堂
赵氏的祖先造父
风景这边独好
——安顺旧州浪塘村掠影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深入界塘村三冲屯开展扶贫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