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庆艺术的六个“向度”

2022-05-30 10:48贾方舟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物象解构美术馆

贾方舟

画家王怀庆

王怀庆,1944年出生于北京,曾用名王怀。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画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1984年,作品《搏》获北京市美展甲等奖,由北京美术家协会收藏;1989年,作品《故园》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牌奖,由上海美术馆收藏;1991年,作品《大明风度》获第一届中国油画双年展金奖;2003年,作品《三重奏》获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学术奖。先后在纽约Hefner画廊、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澳门市政厅画廊、台北大未来画廊、香港交易中心、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台北历史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西雅图艺术博物馆、台北市立美术馆、日本兵库县立美术馆等举办个展10多次。

王怀庆是从中国本土成长与成熟起来的一位中国艺术家。他的艺术经历了从具象、意象、抽象再到“物象”的全过程。王怀庆不只在艺术的本体意义上展开他的工作,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在艺术的本土化进程中所做出的贡献。他睿智地从传统文化资源中找到了自己艺术的出發点,从而使他的艺术与传统文化既保持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又具有一种批判的姿态。王怀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就在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和木结构家具中获得启示与灵感,并从中找到确立自身艺术的基本方式。在此后的三十多年中,他一直在对这些具有传统文化基因的形式因素进行结构主义的“解读”和解构主义的“试验”,他的作品从空间到平面,又再度延伸到空间,更加证明了他在自觉地经历了现代性历练之后的当代性选择。因此,在中国当代艺术家中,王怀庆无疑是一位思路清晰、指向明确、成就很高的艺术家。他通过自己的艺术努力,以大开大合、深入简出的个人化方式,把中国传统文脉成功地“切换”到当代语境中来,使上千年的中国文脉顺畅地延伸到当代。其功绩赫赫,有目共睹。

在王怀庆四十多年的艺术探索过程中,呈现为一种“多向度”延展,即在同一时期的不同作品中暗示出不同指向,探索的不同向度如几个环环相扣的“链”,有条不紊地将他的艺术思考完整地呈现于他创作的全过程,如果一定要做出分期,那么只能从艺术家空间意识演变的角度粗略概括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具象时期”、90年代的“平面化时期”和新世纪以来的“重返空间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他一步一个脚印,坚实而有力,沉着而自信,直至把“木结构”变成他的创作“母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这样,他的作品一幅幅、一件件,在不同向度的探索中衍生而出:

向度一:建构。“建构”是王怀庆走向平面的第一步。在“建构”过程中,他面对的仍然是一个对象世界,不同的只是从“构成”视角将这个“对象世界”的空间意象淡化,只呈现一种“结构关系”和“结构”本身的美感,是基于艺术本体的一种“建构”。

向度二:重构。如果说以“建构”为向度的作品还没有离开对象世界的结构关系,即它还可以还原为现实中的某种意象,那么在以“重构”为向度的作品中,已经没有“还原”的可能。艺术家已经不再只单纯将一个对象平面化,而是将来自于现实的“原形”在平面中加以整合、重组和再造。

向度三:解构。“解构”作为一个新的向度,无疑是滋生于“重构”。在进入“解构”这一新的向度之后,画家完全放弃了完整的“物形”,把物象拆解,将其零件化、碎片化,从而使之成为一种碎片和零件的抽象组合,甚至碎片化到“无结构”的状态。

向度四:介入与越出。这一新的向度,是王怀庆做出的一次大的跨越。“介入”指的是在画布上直接使用木制品或木板,“越出”指的是被解构的“碎片”从画内走向画外,越出画布的局限,使墙面和画面相呼应,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无限延展的局面。这预示着画家以一种极为开放的姿态不断向画外空间探求的愿望。

向度五:重返空间。“重返空间”是王怀庆从画内向画外延展的必然结局。当他迈出这一步的时候,已经预示着他从平面出走和重返空间已是注定的了。

向度六:回到“物象”。在近期作品中,王怀庆放弃“画”而直接采用“物”(劈柴)构成作品,以呈现“物象”本身的硬度和凌厉的特质。

由上述六个不同向度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既有时间上的递进关系,又是在多重时空中交叉展开的艺术探索,是如此清晰地呈现着王怀庆不断开拓出的艺术新境。

猜你喜欢
物象解构美术馆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还原
物象再造系列
解构“剧本杀”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去美术馆游荡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