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家课程标准落实的区域实践

2022-05-30 10:48夏英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中职区域

夏英

【关键词】中职;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标准;区域;教学指导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52-0007-04

一、为什么江苏省要研制中职10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指导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通知》,以及“教育部关于发布《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等5门课程课标的公告”和《关于发布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英语等2门课程标准的公告》等文件精神,有效指导职业学校教师全面理解课程标准,切实找准教学实施重点,努力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改革,江苏省教育厅委托省教科院职教所开展此项目,并列入2021年、2022年的重点工作。

一是继往开来,探索区域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国家课程标准着眼全国,关注的是原则性、普遍性问题。立足江苏实际,在全省职业学校中高质量、有针对性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这既是国家对地方实施标准的具体要求,也是地方切实承担起标准转化实践工作的主体责任。区域推进优势在于从自身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区域实施的个性化方案。江苏省自2009年教育部修订公共基础课教学大纲起,就陆续研制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数学、英语教学要求,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面对新一轮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围绕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学科教学指导方案,旨在进一步引导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政策,有的放矢改进教学行为,探索区域实施国家标准的有效路径。

二是中间补位,深化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成效。近年来,国家课程标准在不断修订完善和顺应深化教育标准化工作要求的进程中,努力从理想“蓝图”成为可实现的“施工图”。教育部组织研制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和10门学科课程标准,这是一个整体布局;关于教学实施的指导文件,国家层面没有涉及的,地方则需要“中间补位”。该项目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路径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整体梳理将学科课程标准转化为课堂实践的清晰思路,让他们培养标准意识和标准观念,养成基于标准的教学思维与习惯,切实提升运用标准的能力和水平,保障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

三是方案引路,指导一线教师全面落实课程标准。为了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实施,该项目的目标一方面是理解文本,引导教师高度重视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路,正确理解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学业质量的关系等,努力做到在把握上位理念及宏观体系基础上准确理解课程标准文本内容。另一方面是落实行动,指导教师反思教学行为,对标找差;找准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具体的实施要求及策略;制定教学实施评价标准,促进教师全面落实课程标准。

二、在研制教学指导方案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是什么?

我们要求各研制组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指导方案的开发,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研制组成员普遍反映没有指定或配套教材而进行内容设计非常困难。这真实地反映出教师习惯于依赖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的思维方式。从依据教材转向依据课程标准,关键是厘清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方案、教材三者的关系,从而明确教学指导方案的准确定位。

首先从层级上,课程标准高于教学指导方案,教学指导方案高于教材。教学指导方案不是基于教材的教案,而是基于课程标准高于教材的教学实施总设计。

其次从内容上,教学指导方案是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领域的转化方案,是不囿于教材内容的教学设计方法论。与课程标准相比,教学指导方案不是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之下的“教学提示”,也不是“课程实施建议”,而是以专题(或主题)为单位(可以理解为课程内容的“分子”),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在某一具體课程内容上的实施路径。所以,教师需要针对本专题(或主题)梳理出清晰的知识结构图,进而开展学习目标研制、教学重难点确立、方法选择和评价设计,即完成教学指导方案第三部分“教学实施建议”包含的5个方面任务。

三、教学指导方案如何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

我们从访谈中发现,各学科教师十分认同国家课程标准新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对如何落实于每一堂课找不到路径或方法。这就成为教学指导方案研制中摆在第一位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10门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学业质量”都是按照学科核心素养的分析框架进行具体化的。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学业质量之间的大逻辑,即整体把握核心素养如何布局于一门学科的课程目标、内容及评价中。为指导教师有效解决该问题,教学指导方案中设计了“课程目标逻辑”,帮助教师厘清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学业质量的内在联系,把握学科核心素养及课程目标各条目之间的内在逻辑。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研制课堂教学具体的学习目标。结合调研数据及经验判断,职业学校教师对学习目标设计存在“路径依赖”现象,即习惯于运用三维目标的分析框架,从教材(或教学内容)出发,分别描写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内容。鉴于此,要引导教师从“基于教材的教学”转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我们以学习目标研制路径为抓手,努力帮助教师重塑思维习惯。学习目标研制路径是共性的,产出结果是个性的。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制定学习目标有“一横一纵”两条路径:横向定目标要素,教师要通盘考虑课程标准中“内容要求”“教学提示”,以及与之相关的“学业质量”“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列表厘清各条目之间的关系,整体设计学习目标结构板块;纵向定达成程度,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提出的两级学业水平质量要求,描述各板块学习目标的具体内容,相机嵌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下面,以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基础模块7“信息安全基础”为例来作说明。

一是横向分析目标要素。梳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质量”“课程目标”“学科核心素养”关于“信息安全基础”的所有内容要点,通过内容的相关性或高频词,确定本模块学习目标的主要板块,如下页表1所示。

二是纵向分析学习程度。从表1可以得出,该模块包括信息安全常识和信息系统防护两大板块,从个人信息安全防护到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学生要了解常识、形成意识、掌握方法。信息安全板块研制思路为:从信息安全典型案例入手,了解信息安全常识,形成隐私保护意识。具体内容包括:

信息系统防护板块研制思路为:从信息系统恶意攻击案例入手,了解信息安全制度和标准,初步掌握防范的常用技术方法。具体内容包括:

四、教学指导方案还有哪些特色,能帮助教师解决什么问题?

一是体现学科特色。和国家课程标准一样,10门课程教学指导方案研制思路是一致的,如何在同一个内容框架下体现学科特色,是在文本研制前反复思考的问题。如思想政治教学指导方案抓住了“议题式教学”,这是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的方法,对一线教师来说是新内容,需要正确理解后才能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学指导方案中结合案例概述了议题式教学的三个要点(情境化、系列化、活动化),帮助教师在自身经验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新实践。语文教学指导方案重点帮助教师跳出“文体组元”的旧框架,认识“专题组元”的意义和实质;引导教师理解“专题”的内结构和外结构,既要关注专题内部不同文体的独特性,又要关注专题外部与其他专题的关系等。

二是反映职教特点。和普通高中学科相比,中职公共基础课学科名称基本相同,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需要跳出学科本身、立足学生需求与特点进行深入思考,教学指导方案正是从实践层面回应了课程标准要求的“通识教育与职教特色相结合”。如英语教学指导方案在剖析学科核心素养要素时,特别强调的“职场语言沟通”反映了职教特色。但教师不能仅仅停留于职场这个应用场景本身,而是要关注学生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对中外企业文化的理解、职场礼仪的体验,以及树立文化自信等。体育教学指导方案研制组在开展教学调研时特别增加了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员工职业体能的需求等,进而在方案中引导教师针对学生未来职业要求设计相应的职业体能锻炼方法、常见职业性疾病的防治、职业安全等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职业体能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主动开展职业体能训练,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是彰显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任务,发挥各门课程育人功能、彰显课程思政是教学实施的宗旨。然而,教师在设计课程思政中存在一定误区:一方面,教师认为除思政课外,其他学科内容较难找到“思政”内容;另一方面,为了实现课程思政,把非思政学科上成了“思政课”。部分教师把课程思政简单理解为“学科知识+思政知识”,试图通过补充思政知识实现正确价值观培养,使课程育人停留于“知”的层面。鉴于此,各教学指导方案树立了正确的课程思政观:课程思政是每一门学科自身属性,学科核心素养中涉及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均是课程思政的主要载体。如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的“信息社会责任”等,教学指导方案引导教师“通过显性的课程内容和隐性的过程方法两个维度,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落到实处”。历史教学指导方案引导教师“研制学习目标要充分挖掘历史知识中的人文精神,把握好价值引领。如在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正确的民族观;在了解我国古往今来的璀璨文化中,帮助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在了解中华民族在近代的衰落和坎坷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代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来之不易”,真正实现知识教学、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的统一。

五、职业学校教师如何有效使用教学指导方案?

为有效促进教师用好教学指导方案,省、市、校各级教研力量要积极发挥引导、指导的作用,正确处理好国家课程标准、区域教學指导方案和国家规划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区域教学指导方案与教师个性化教学实施之间的关系。

首先,进一步明确区域教学指导方案的功能定位。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指导方案是立足我省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实际,对国家课程标准进行区域性解读,是自上而下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规定动作”。教学指导方案重点解决了各门课程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关系的把握、课程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的实施路径、大单元(如主题、专题、模块等)教学设计策略等关键问题,能够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理解国家课程标准的高度和精准度。

其次,进一步发挥区域教学指导方案的指导作用。我们研制的10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指导方案不是对一线教学的刚性要求,而是引导职业学校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反省教学习惯、探索教学创新,是自下而上保障教师教学创新实践的“自选动作”。各门课程的教学指导方案在分析重点概念内涵时,重在给出分析视角或维度,引导教师学会辨识、提高认识;在解决实践问题时,多以案例或举例的形式,总结提炼我省职业学校教师成功教学经验及做法,引导教师学习借鉴、推陈出新。教学指导方案重在“指导”,帮助教师找思路、出点子。

最后,进一步加强区域教学指导方案的实践评价。为保障教学指导方案的实施效果,还需要关注对职业学校教师实际使用成效的评价。对教师来说,应通过学习教学指导方案,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需要改变什么、如何改变;同时,按照教学指导方案思路设计并实施教学,关注有哪些实质性变化或成效,达成多少预期目标。对学校来说,要积极发挥学科教研组的力量,通过集中学习研讨、听评课等形式,集体研制可观察、可测量的指向教师教学行为改变的实践评价指标,不同学科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每一位公共基础课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适合自己的教学改革。对省市职教教研机构来说,要定期组织专家力量调研实施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做出评价;同时,要借助省市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课堂革命”案例征集等契机,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助推教学指导方案在全省职业学校有效实施。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科院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研究所)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中职区域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