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寒
体检时人们大多都会做个肝胆B超,对于报告单上的“胆囊息肉”4个字,有些人却感到无所适从。怎么办?看懂体检报告也得4步走。
首先,胆囊息肉其实有“真假”之分。
假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局灶性腺肌症和炎性假性息肉。
真性息肉:腺瘤、腺癌……
查出來的胆囊息肉,70%都是假性息肉。真假息肉一般B超就能分出来,主要看回声强度,假性的胆固醇结晶回声强。如果B超分不出来,可用增强核磁共振等检查来帮忙。不是所有的胆囊息肉都容易癌变,真正易变癌的息肉是真性息肉。
息肉越大,癌变的风险越高。胆囊癌恶性程度很高,尽管切了胆囊也有一些不好的后果如拉肚子、消化不良……但和防癌比起来,切除还是更保险。
息肉的大小主要是通过B超来观察,但因为都是人工测量的,而且息肉也不是一个规则的球形,有一点点的误差是可以理解的,比如1.2毫米和1.5毫米有多大的区别呢?可能真的没有啥区别。
息肉≥1厘米,风险实在有点高,如果能开刀就把胆囊切了吧,毕竟胆囊癌太“恶毒”;息肉<1厘米,那就看看第3步——
小于1厘米的胆囊息肉本身一般不太可能让你不舒服。但胆囊息肉可能预示着存在B超没有发现的炎症或结石。所以,你有了胆囊息肉,你可能不舒服,而这个不舒服一般不是息肉引起来的,是由于没有发现的炎症或者胆结石引起的,而不是胆囊的问题。
确定你的不舒服和胆囊有关,可以手术的话就把胆囊切了;如果不舒服和胆囊无关,继续检查找出不舒服的原因;如果没有感到什么不舒服,看第四步——
什么人容易得胆囊癌?年龄大于50岁;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无蒂息肉(包括胆囊壁增厚>4毫米);印第安族裔。
如果你不到1厘米的息肉没有不舒服:有得胆囊癌的风险,≥6毫米,可把胆囊切了;有得胆囊癌的风险,<6毫米,定期复查B超;没有得胆囊癌的风险,定期复查B超。
那么,多久复查1次B超呢?
<6毫米,有得胆囊癌的风险: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
<6毫米,没有得胆囊癌的风险:1年、3年、5年;
≥6毫米,<1厘米,没有得胆囊癌的风险: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
如果暂时不用开刀的,就按时间表复查B超,至少复查5年,如果发现没有了就不用再查!
(摘自《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