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丛越
不知不觉,与温州这座城市结缘已十余年了。每一天早晨的喧闹都像是打着生活的节拍,充满活力。
有七点五十分的上课铃在前方等着我,我要准时背着书包汇入快节奏的车水马龙以及紧张的校园生活里。而在这之前,有一件事是我一定要做的——去吃一碗温州独有的糯米饭。
尽管我来的只是一家路边随处可见的早餐店,每天早上吃的是一碗一成不变的糯米饭,但它每次都能让我啧啧称赞。碗中的白色糯米团成一个半圆形,上面零零散散地缀着些油条碎,还覆着一层细碎的肉末。香气四溢开去,似是要将那一面白墙酥个彻底透亮。
时值凛冬,朔风不住地袭往店内,而我还面临上课铃只有二十五分钟就要响起的窘境。但当我端坐在熟悉的条凳上,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进第一口糯米饭,竟还能惊异地发现它的口感较之往常的不同——
仿佛是在嘴里化开了,软硬刚好,咸淡刚好,温度也刚好。我感觉自己咽下去的不是一口饭,而是一份热乎乎的慰籍。整个人仿佛浸没在了那飘散的糯香中。
吃完饭,离上课铃响还有十分钟,一路大步走,也能及时赶到学校。似乎也就是没有发生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大事的平平无奇的一天,但那带着糯香的冬日记忆,已经烙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那份糯香已经不只是一种感觉,而是温州在与我对话。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早餐店的店主和她每天笑着与我寒暄的模样,都内蕴于这份香气中了。
在有记忆的温州的这些年里,糯米飯的香味陪着我一路走来,那没在酥香里的难以言传、挥之不去的深情感知,是我对温州民俗最温馨的印象。
王维有诗云:“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案前一树如雪的蜡梅是诗人与故乡柔韧而稳固的纽带,而那带着糯香的记忆,则是我与温州民俗不可湮灭的情结,也是这方天地给予我的最温柔的抚触与最慷慨的馈赠。
【老师评】
以早餐糯米饭的香味为切入点,写出了温州民俗生活的特色。充满糯香的不仅仅是温州的早餐,更是温州的人与事,以及背后的温情。选材贴近生活,叙述自然流畅,又不失细腻。结尾以王维的诗与自己心中的情思相照应,增强了抒情色彩,留下了诗意的余味。
(指导教师:陈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