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几何重转化,思维运算倚通法

2022-05-30 15:33邓军民
广东教育·高中 2022年8期
关键词:双曲线定值斜率

邓军民

高中数学的解析几何主要包括直线和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内容,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充分表现了解析几何在数与形彼此转化的数学思想,展示了解析几何在数学运算方面的特点和技能,表现出辩证思维的丰富内涵.近几年来,高考解析几何试题一直稳定在三(或二)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一个解答题上,分值约为30分,占总分值的20%左右.试题一般是以圆锥曲线中有关的知识为主线,结合解析几何中其它部分的内容以及平面几何、平面向量、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三角函数等有关知识而命制的综合问题.下面笔者就高考常考的解析几何重难点题型做一总结.

题型一:隐圆问题

隐圆问题近几年在各地模考和高考的填空题和解答题中都出现过,难度为中、高档题.在题设中没有明确给出圆的相关信息,而是隐含在题目中的,要通过分析、转化,发现圆(或圆的方程),从而最终利用圆的知识来求解,我们称这类问题为“隐圆”问题.

【例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12,0),B(0,6),点P在圆O:x2+y2=50上,若·≤20,则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

A.[0,]       B.[-5,1]

C.[-,]      D.[-2,0]

(2)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点P在线段AC上,若满足·-2λ+1=0的点P恰有两个,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1)设P(x,y),由·≤20可得(x+6)2+(y-3)2≤65,则点P为圆O在圆(x+6)2+(y-3)2=65内部及其上的点,联立x2+y2=50,x2+y2+12x-6x=20,解得x=1,y=7或x=-5,y=-5.

结合图形(图略)可知-5≤x≤1. 答案:B.

(2)如图,以AB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AB所在的直线为x轴,OC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1,0),B(1,0),设P(x,y),则足·-2λ+1=0,即为(-1-x)(1-x)+y2-2λ+1=0,化简得x2+y2=2λ(λ>0),

故所有满足·-2λ+1=0的点P在以O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 过点O作OM⊥AC,垂足为点M.

由题意知,线段AC与圆x2+y2=2λ有两个交点,所以<≤|OA|,即<≤1,解得<λ≤.

点评:发现隐圆的方法:(1)利用圆的定义或圆的几何性质确定隐圆.(2)在平面上给定相异两点A,B,设点P在同一平面上且满足|PA|=λ|PB|,当λ>0且λ≠1时,点P的轨迹是个圆,这个圆我们称作阿波罗尼斯圆.(3)两定点A,B,动点P满足·=λ,确定隐圆.(4)两定点A,B,动点P满足|PA|2+|PB|2是定值,确定隐圆.

【练习1】(1)已知圆O:x2+y2=5,A,B为圆O上的两个动点,且|AB|=2,M为弦AB的中点,C(2,a),D(2,a+2). 当A,B在圆O上运动时,始终有∠CMD为锐角,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圆C:(x-2)2+y2=2,直线l:y=k(x+2)与x轴交于点A,过l上一点P作圆C的切线,切点为T,若|PA|=|PT|,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意得|OM|==2,所以点M在以O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上.

设CD的中点为N,则N(2,a+1),且|CD|=2.

因为当A,B在圆O上运动时,始终有∠CMD为锐角,所以以O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与以N(2,a+1)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外离.

所以>3,整理得(a+1)2>1,解得a<-2或a>0,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2)∪(0,+∞). 答案(-∞,-2)∪(0,+∞).

(2)由题意知A(-2,0),C(2,0),设P(x,y),则由|PA|=|PT|,

得|PA|2=2|PT|2=2(|PC|2-2),故(x+2)2+y2=2[(x-2)2+y2-2],

化简得(x-6)2+y2=36,

所以满足|PA|=|PT|的点P在以(6,0)为圆心,6为半径的圆上.

由題意知,直线y=k(x+2)与圆(x-6)2+y2=36有公共点,所以d=≤6,

解得-≤k≤. 答案[-,].

题型二:离心率范围的求法

圆锥曲线离心率的范围是高考的热点题型,对圆锥曲线中已知特征关系的转化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相关平面几何关系的挖掘应用也可使问题求解更简洁.

【例2】(1)已知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PF1|=4|PF2|,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e的最大值为( )

A.B.C. 2 D.

(2)过椭圆C:+=1(a>b>0)的左顶点A且斜率为k的直线交椭圆C于另一点B ,且点B在x轴上的射影恰好为右焦点F,若<|k|<,则椭圆C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1)方法一:由双曲线的定义知|PF1|-|PF2|=2a……①   又|PF1|=4|PF2|……②

故联立①②,解得|PF1|=a,|PF2|=a. 在△PF1F2中,由余弦定理,

得cos∠F1PF2==-e2,要求e的最大值,即求cos∠F1PF2的最小值,

当cos∠F1PF2=-1时,解得e=,即e的最大值为,故选B.

方法:由双曲线的定义知,|PF1|-|PF2|=2a.

又∵ |PF1|=4|PF2|,∴|PF1|=a,|PF2|=a.

∵|F1F2|=2c,∴a+a≥2c,∴≤,即双曲线的离心率e的最大值为.答案:B.

(2)设F(c,0),将x=c代入椭圆的方程,可得+=1,解得y=±,∴B(c,±).

又∵A(-a,0),∴直线AB的斜率为k==±=±=±(1-e).

∵<|k|<,0

∴椭圆C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

点评:求离心率范围的常用方法:(1)利用椭圆、双曲线中a,b,c某个量的取值范围确定e;构造a,b,c的齐次不等式确定e.(2)利用图形中的位置关系(如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曲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的范围等)建立不等式(不等式组),确定e.

【练习2】(1)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1与双曲线C2具有相同的焦点F1(-c,0),F2(c,0),P为C1与C2在第一象限的交点,|PF1|=|F1F2|且|PF2|=5.若椭圆C1的离心率e1∈(,),则双曲线C2的离心率e2的取值范围是( )

A.(,)B.(,2)C.(2,3)D.(,3)

(2)(2020·济宁模拟)设双曲线C:-=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F1F2|=2c,过F2作x轴的垂线,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A,点Q的坐标为(c,)且满足|F2Q|>|F2A|,若在双曲线C的右支上存在点P使得|PF1|+|PQ|<|F1F2|成立,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设椭圆的方程为+=1(a>b>0),由|PF1|=且|PF2|=5知,2a-5=2c?圯e1==.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1(m>0,n>0),同理,可得e2=.

由e1=∈(,)知,2c∈(,10),故e2=∈(2,3).答案:C.

(2)将x=c代入双曲线的方程,得y=±b=±,所以A(c,).

由|F2Q|>|F2A|,得>,所以()2<,所以e==<=.

因为|PF1|+|PQ|=2a+|PF2|+|PQ|≥2a+|F2Q|,又在双曲线C的右支上存在点P,使得|PF1|+|PQ|<|F1F2|成立,所以2a+|F2Q|<|F1F2|,即2a+<×2c,解得e>,

又e>1,所以

题型三:范围、最值问题

圆锥曲线的最值、范围问题,是高考常考的题型,常见的解题方法有:利用曲线的定义、几何性质以及平面几何中的定理、性质等进行求解;把要求最值的几何量或代数表达式表示为某个(些)参数的函数(解析式),然后利用函数方法、均值不等式等方法进行求解.

【例3】(2021·安徽调研)过点M(0,2)的直线l与椭圆E:+=1交于A,B两点,求△AOB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显然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l:y=kx+2,A(x1,y1),B(x2,y2),

由y=kx+2,+=1,得(3+4k2)x2+16kx+4=0,则Δ=(16k)2-4×4(3+4k2)>0,

即k2>,x1+x2=,x1x2=,

∴|x1-x2|===4,

则S△OAB=S△OMB-S△OMA=×2×|x1-x2|=4,

设t=4k2-1>0,∴S(t)=4=4≤4=,

当且仅当t=,即t=4,即4k2-1=4,即k=±时取等号,∴△AOB面积的最大值为.

点评:求解范围、最值问题的常见方法:(1)利用判别式来构造不等关系.(2)利用已知参数的范围,在两个参数之间建立函数关系.(3)利用隐含或已知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4)利用基本不等式.

【练习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F(1,0),过直线l:x=4左侧的动点P作PH⊥l于点H,∠HPF的角平分线交x轴于点M,且|PH|=2|MF|,记动点P的轨迹为曲线C.

(1)求曲线C的方程;

(2)过点F作直线l′交曲线C于A,B两点,设=λ,若λ∈[,2],求|AB|的取值范围.

解析:(1)设P(x,y),由题意可知|MF|=|PF|,所以==,即=,化简整理得+=1,即曲线C的方程为+=1.

(2)由题意,得直线l′的斜率k≠0,设直线l′的方程为x=my+1,

由x=my+1,+=1,得(3m2+4)y2+6my-9=0. 设A(x1,y1),B(x2,y2),

所以Δ=(6m)2+36(3m2+4)=144(m2+1)>0恒成立,

且y1+y2=-,y1y2=-……①

又因为=λ,所以-y1=λy2……②

联立①②,消去y1,y2,得=.

因为=λ+-2∈[0,],所以0≤≤,解得0≤m2≤.

又|AB|=|y1-y2|===4-,

因为4≤3m2+4≤,所以|AB|=4-∈[3,].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3,].

题型四:定点、定直线问题

圆锥曲线的定点问题,可先从特殊情况入手,以确定可能的定点(或定直线)入然后再验证该点(或该直线)对一般情况是否符合,属于“先猜再證”. 当遇到含参数的方程时,要清楚该方程为一类曲线(或直线),从而观察这一类曲线是否过定点. 尤其在含参数的直线方程中,要能够抓住关键条件,找到定点.

【例4】(2021·湖南四校联考)已知抛物线C:y2=4x与过点(2,0)的直线l交于M,N两点,若=,PQ⊥y轴,垂足为Q,求证:以PQ为直径的圆过定点.

证明:由题意可知,直线l的斜率不为0,设其方程为x=my+2(m∈R),

将x=my+2代入y2=4x,消去x可得y2-4my-8=0,

显然Δ=16m2+32>0,设M(x1,y1),N(x2,y2),则y1+y2=4m,y1y2=-8,

因为=,所以P是线段MN的中点.

设P(xP,yP),则xP===2m2+2,yP==2m.

所以P(2m2+2,2m),又PQ⊥y轴,垂足为Q,所以Q(0,2m).

设以PQ为直径的圆经过点A(x0,y0),则=(2m2+2-x0,2m-y0),=(-x0,2m-y0),

所以·=0,即-x0(2m2+2-x0)+(2m-y0)2=0,

化简可得(4-2x0)m2-4y0m+x20+y20-2x0=0……①

令4-2x0=0,4y0=0,x20+y20-2x0=0,可得x0=2,y0=0,

所以当x0=2,y0=0时,对任意的m∈R,①式恒成立,

所以以PQ为直径的圆过定点,该定点的坐标为(2,0).

点评:动线过定点问题的两大类型及解法

(1)动直线l过定点问题,解法:设动直线方程(斜率存在)为y=kx+t,由题设条件将t用k表示为t=mk,得y=k(x+m),故动直线过定点(-m,0).

(2)动曲线C过定点问题,解法:引入参变量建立曲线C的方程,再根据其对参变量恒成立,令其系数等于零,得出定点.

【练习4】已知P(0,2)是椭圆C:+=1(a>b>0)的一个顶点,C的离心率e=.

(1)求椭圆的方程;

(2)过点P的两条直线l1,l2分别与C相交于不同于点P的A,B两点,若l1与l2的斜率之和为-4,则直线AB是否经过定点?若是,求出定点坐标;若不过定点,请说明理由.

解析:(1)由题意可得b=2,=,a2=b2+c2,解得a=,b=2,c=,∴椭圆的方程为+=1.

(2)当直线AB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t(t≠2),A(x1,y1),B(x2,y2),

联立y=kx+t,+=1,消去y并整理,可得(3k2+2)x2+6ktx+3t2-12=0,

∴Δ=36(kt)2-4×(3k2+2)(3t2-12)>0,即24(6k2-t2+4)>0,

则x1+x2=-,x1x2=,由l1与l2的斜率之和为-4,

可得+=-4,又y1=kx1+t,y2=kx2+t,

∴+=+=2k+=2k+=-4.

∵t≠2,化简可得t=-k-2,∴y=kx-k-2=k(x-1)-2,∴直線AB经过定点(1,-2).

当直线AB的斜率不存在时,设直线AB的方程为x=m,A(m,y1),B(m,y2),

∴+==-4,又点A,B均在椭圆上,

∴A,B关于x轴对称,∴y1+y2=0,∴m=1,故直线AB的方程为x=1,也过点(1,-2),

综上直线AB经过定点,定点为(1,-2).

题型五:定值问题

圆锥曲线的定值问题也是高考的一个难点,其解题方法和定点、定直线问题有点类似,我们可以先根据特殊位置或特殊数值求出定值,再证明这个值与变量无关;或者可以通过直接推理、计算,并在计算推理的过程中消去变量,从而得到定值.

【例5】(2018·北京)已知抛物线C:y2=2px(p>0)经过点P(1,2),过点Q(0,1)的直线l与抛物线C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B,且直线PA交y轴于M,直线PB交y轴于N.

(1)求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2)设O为原点=,=,求证:+=为定值.

解析:(1)将点P代入C的方程得4=2p,即p=2,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显然l斜率存在且不为0,设为k,则l:y=kx+1,

由y=kx+1,y2=4x,消去y得k2x2+(2k-4)x+1=0,(*)

由已知,方程(*)有两个不同的根,且1不是方程的根(因为PA,PB都与y轴有交点),

所以Δ=-16k+16>0且k2+(2k-4)+1≠0,即k<0或0

所以k<0或0

(2)证明:设A(x1,y1),B(x2,y2),直线PA方程为y-2=(x-1),

令x=0得y=-+2,即点M为(0,-+2),所以=(0,-+1).

又=(0,-1),,所以(0,-+1)=λ(0,-1),

所以λ=-1=,=,又点A(x1,y1)在直线l:y=kx+1上,

所以===-,同理=-

由(1)中方程(*)及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x1x2=,

所以+=-+-=-(+)=-·=-·==2,即+为定值2.

点评:求解定值问题的两大途径:(1)由特例得出一个值(此值一般就是定值)→证明定值:将问题转化为证明待证式与参数(某些变量)无关.(2)先将式子用动点坐标或动线中的参数表示,再利用其满足的约束条件使其绝对值相等的正负项抵消或分子、分母约分得定值.

【练习5】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且过点A(2,1).

(1)求C的方程;

(2)点M,N在C上,且AM⊥AN,AD⊥MN,D为垂足.证明:存在定点Q,使得|DQ|为定值.

(1)解析:由题设得+=1,=,解得a2=6,b2=3.所以C的方程为+=1.

(2)证明:设M(x1,y1),N(x2,y2).若直线MN与x轴不垂直,设直线MN的方程为y=kx+m,代入+=1,得(1+2k2)x2+4kmx+2m2-6=0.

于是x1+x2=-,x1x2=……①

由AM⊥AN,得·=0,故(x1-2)(x2-2)+(y1-1)(y2-1)=0,

整理得(k2+1)x1x2+(km-k-2)(x1+x2)+(m-1)2+4=0.

将①代入上式,可得(k2+1)-(km-k-2)·+(m-1)2+4=0,

整理得(2k+3m+1)(2k+m-1)=0.因為A(2,1)不在直线MN上,所以2k+m-1≠0,所以2k+3m+1=0,k≠1. 所以直线MN的方程为y=k(x-)-(k≠1).

所以直线MN过点P(,-).

若直线MN与x轴垂直,可得N(x1,-y1).

由·=0,得(x1-2)(x1-2)+(y1-1)(-y1-1)=0. 又+=1,所以3x-8x1+4=0.

解得x1=2(舍去),x1=. 此时直线MN过点P(,-).令Q为AP的中点,即Q(,).

若D与P不重合,则由题设知AP是Rt△ADP的斜边,故|DQ|=|AP|=.

若D与P重合,则|DQ|=|AP|.

综上,存在点Q(,),使得|DQ|为定值.

每年的高考试题都有解析几何的解答题,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常见的热点题型有:弦长问题;范围、最值问题;定点、定直线问题;定值问题;探索性问题等,这类题的思维量和运算量都比较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解题技巧,我们重点要处理好几何条件代数化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个过程,通常首先要表示出各个相关点的坐标,然后再表示出更高级的几何关系.有些时候可以多找出一些几何性质,先对几何条件进行转化,以便更简洁地进行代数化.我们只有掌握了上述这些基本题型的解题通法,在高考考场上就能临危不乱,应对自如.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0 年度课题“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数学‘优效课堂的案例研究”(202012502)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双曲线定值斜率
圆锥曲线的一类定值应用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
物理图像斜率的变化探讨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把握准考纲,吃透双曲线
求斜率型分式的取值范围
基于子孔径斜率离散采样的波前重构
MMC-MTDC输电系统新型直流电压斜率控制策略
双曲线的若干优美性质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