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路径探微

2022-05-30 13:21谢旭永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孙中山家国情怀

谢旭永

摘要: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研究从家国情怀教育的现状入手,就明确导向、挖掘素材、创新方法、课外实践等方面探讨,对于家国情怀教育路径的形成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家国情怀;教育导向

历史课程是一门人文科学类课程,承担着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与提高国民人文素质的责任。家国情怀是学生在学习和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应形成的品质,体现了学生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家国情怀教育在教学中落地是初中历史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明确教育导向,确保有的放矢

当前部分教师追求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不太注重学科教学中的育人功能,使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失衡。因此,让家国情怀教育在教学中真正落地,教师就必须正本清源,树立全面正确的课程观,明确教育导向,充分认识到家国情怀在学科育人中的作用,让“历史教学”和“历史教育”不分家。

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做到足够的尊重和热爱,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例如,教师可通过“黄帝”“华夏族的形成”等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同根同源;通过“秦汉大一统”相关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中国古代制度的形成与国家的统一;通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等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中华各民族一直处于不断的交往和交流中,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认识到“繁盛的隋唐”因其海纳百川的胸襟才发展成世界强国;认识到明清的保守与闭关锁国导致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以至于被动挨打;认识到“唐诗晋字汉文章,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古代科技的发展,如《九章算术》、地动仪等。传统文化一脉相承,通过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

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革命历程、基本国情有关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感悟近现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例如,在抵抗外侮的斗争中涌现了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等众多民族英雄,教师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发学生崇敬英雄、敢于担当的历史使命感。在拯救中华民族的探索中,整个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历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领导的革命等事件,这些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人前仆后继的奋斗历程,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家国情怀。

二、找准教育素材,务求言之有物

历史教材内有丰富的家国情怀素材,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没做到深入挖掘教材中史实的人文性、思想性,使教育与教学脱节。因此,教师要依据家国情怀教育的目标,结合各年级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挖掘教材史实中的教育因素,找准教育的切入点,将家国情怀教育与知识点教学、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言之有物,使教材真正成为家国情怀教育的载体。

从教材编排上看,统编版每册历史教材的家国情怀教育素材各有侧重。如:统编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中集中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内容,涉及中国历史文化名人40多名,科技、文学著作30余部,对传统文化的阐释比较系统全面,所选的人和事也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够使学生了解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文素养。又如,统编版八年级历史教材中系统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以及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涉及老一辈革命家41位,使学生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了解更加系统和深入。这些素材是构成家国情怀教育的支撑点,教师要深入挖掘,合理使用,使家国情怀教育有理有据。

三、坚持守正创新,激发主动认知

历史学科家国情怀是基于对史实的认知,继而产生的情感及价值判断。从认知规律上看,家国情怀教育应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经历“感知—领悟—内化—升华”四个阶段。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未能立足学情,兼顾家国情怀教育的特点,以单纯的讲述为主,不能提升学生的切实感受,从而使学生无法产生情感共鸣。因此,教师教学时要把握教学规律,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使史实中所蕴含的教育因素显现出来,激发学生主动感悟并在师生互动交流中产生思辨能力,最终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理解,升华为学生的行动指南。

(一)构建直观性教学,增强学生的体验

鉴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知识储备以及家国情懷教育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图片、地图、视频、史籍等直观性资料,构建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历史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事件的时空距离,展现历史人物的情怀,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直观感知。

如教学“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课时,教师可出示“立木取信”“商鞅与杜挚的争论”等典故图片,并节选《史记·商君列传》《战国策·秦策》中的有关史料。这些素材塑造了商鞅改革先驱的形象,使学生体会到商鞅讲究策略、敢于斗争、行事果断、勇于改革的优秀品质。又如在教学“敌后战场的抗战”一课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分析“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抗日根据地抗击日军兵力比例表”“百团大战示意图”等图片,直观展现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牵制了大量日军,发挥出中流砥柱的作用。

(二)营造情感交流情境,增强学生的感悟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感悟,教师要着力寻求知识和情感的结合点,以富有激情的语言,创设良好的情境,以情境激发情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事件的魅力、历史人物的情怀,使历史学科的知识性与思想性融合起来,做到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教育目标。

如在教学“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课时,教师可设置“初识孙中山—走近孙中山—再识孙中山”三个教学情境,进行师生互动,将历史事件与人物情怀相结合,鲜活人物形象。首先,在课前播放“孙中山的演讲”视频,让学生初识孙中山,感受孙中山的革命激情;其次,指导学生快速复习近代以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这些不平等条约是如何导致民族危机加深的,一部分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然而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义和团运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以此启发学生思考中国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接下来用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过渡,出示孙中山的照片与生平介绍,把孙中山放在时空大背景下讲述,让学生走近孙中山;最后,通过分析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中的部分内容以及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展现孙中山的思想转变及救国救民的抱负。让学生再识孙中山,领悟伟人以国事为己任的情怀。

(三)创设思辨情境,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

家国情怀教育中的价值判断是历史教育中的高阶要求,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历史思维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做正确的分析与评价。为此,教师需要创设思辨情境,设置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思考之后相互交流观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使之真正理解历史,促进其思想情感的升华,最终达到塑造学生品格的目标。

以“东汉的兴衰”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紧扣课题“兴”“衰”两个要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展开比较分析。首先,将“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做正向比较,找出两汉初期兴盛的相似原因;其次,将“光武中兴”与东汉中后期的“衰落”做反向比较,得出东汉前兴后衰的原因,使学生在比较中明得失;最后,联系当下,揭示历史规律与启示: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统治者要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采取恰当的政策和措施,要善于用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再如教学“抗美援朝”一课时,教师可提出一个问题:面对朝鲜的请求,中国要不要出兵?之后将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与美国做比较,组织学生多角度分析,得出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是保家卫国,明确中国决定抗美援朝的正义性、正确性。透过现象看本质,将历史思维训练与家国情怀教育融为一体。

四、丰富课外实践,实现笃行致远

课堂教学是家国情怀教育的主阵地,加强对历史课外活动的指导,是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补充。教师可通过拓宽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近距离触摸历史,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真正让家国情怀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开展历史纪念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历史纪念活动,如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传承“五四精神”活动、“国家公祭日”活动等。另外,学校还可以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周年纪念时开展纪念活动,如开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2018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等系列活动。

(二)参观历史遗址纪念馆、博物馆

老师鼓励学生课外参观历史遗址纪念馆或博物馆,如“黄山区谭家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泾县云岭镇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革命文物凝結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是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教师还可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本地区的一些红色历史事迹、故事、歌谣等资源,让学生将收集到的红色文化资源在课堂上交流。学生通过考察遗址,收集与整理资料,将乡土资源与历史教材内容进行融合创新,增进其对于历史的直观感受,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教材史实的理解,树立热爱家乡的良好品德,有效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有从重视家国情怀教育,拓宽家国情怀教育的途径入手,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守正创新,笃行致远,才能将家国情怀教育真正落地,最终实现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牛彬.初中历史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策略[J].文理导航,2020(4).

[2]吴雅宏.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渗透[J].启迪,2021(5).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孙中山家国情怀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略谈“家国情怀”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