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思维导图 提升教学实效

2022-05-30 13:00:46陈文彬
新教师 2022年8期
关键词:导图思维能力思维

陈文彬

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性的表达方式,是打开思维之门的一把钥匙。近年来,思维导图逐渐获得师生的广泛认可,并应用于语文教学过程中。

一、探索思维导图运用策略

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面很广:可以在预习中运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在习作中运用,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可以在复习环节中运用,起到梳理知识的作用;可以在背诵课文中运用,提高记忆力和背诵的效率;等等。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很重要,被很多教师忽视。依据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小学三年级及以下的学习主要靠“感知记忆”;四年级主要是发展概念区分及知识结构建构能力;五、六年级主要发展概括及简单推广能力;初高中发展、强化抽象思维能力。由此可见,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教学的核心任务越来越走向一个关键词——思维能力。而思维导图恰恰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工具。因此,把思维导图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将会使语文教学发生变化。那么,如何让师生熟练地运用思维导图?如何巧妙地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语文教学中,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找准思维导图在各个教学环节的契合点,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让思维导图真正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让教更有实效,让学更得法。在探索和实践中,笔者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研究报告、论文、典型课例,并把学生的思维导图作业集结成册,在全校进行展览、推广。

如在三年级下册《火烧云》第二课时的教学中,采用“三图”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前布置学生完成思维导图作业,积累好词,明晰文章写作顺序。课中两次进行思维导图的运用。第一次是巧用思维导图,导学火烧云的变化特点,进而感受火烧云的奇妙,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第二次是借助思维导图提取关键语句,梳理形状变化的写作秘籍,为后面的练笔提供学习支架。课后作业布置结合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思维框架,从而有助于学生背诵课文,降低学习难度。

二、编制学生语文思维导图作品集

根据学段的不同、学生的差异、学习环节的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学习目的的不同,采用适切的思维导图运用策略。低年级思维导图主要运用于字词句的学习,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组词,总结造句的一些规律;中年级重在段的学习,帮助学生丰富构段的方式,提高阅读与写作的水平;高年级重在篇章的掌握,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的结构及作者的行文思路,帮助学生在习作之前选材,确定文章的结构,提高习作效率。另外,课前的预习思维导图,课中的阅读思维导图,课后的复习思维导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天地。

思维导图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思维导图提高了学生整合、积累、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次,思维导图发展了学生获取信息、解读文本的能力;再次,思维导图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最后,思维导图推动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学校语文课题组也精选了优秀的学生思维导图作品,形成了学生作品集。这些作品主要包括文本导图、习作导图、读书笔记导图、复习归纳导图,内容丰富,有对教材知识的梳理整合,有对传统节日的思考领悟,有对课文的独特理解,有对作文的种类梳理,有对课外名著的品读见解,有对古诗词的收集积累,有对生字词的歸纳总结……这一幅幅作品的背后,是学生自己独有理解方式的完美呈现,体现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显著提升。合理运用思维导图来优化作业设计,丰富作业形式,可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思维发展服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提高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水平

教师通过阅读有关思维导图的理论书籍及其他资料,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为研究有关思维导图运用策略的课题奠定了基础。教师大胆创新,结合各自的教学工作,不断探索思维导图的运用领域。首先,在教材解读、教案编写及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教师主动运用思维导图,很好地掌握了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其次,在课堂内外,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地运用思维导图,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1.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能力。

在识字、学词、读段、品文、表达、记忆等语文学习过程中,巧妙运用思维导图,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等。另外,思维导图在低、中、高段的语文主题学习推广中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课前预学,培养自学能力;课中导学,提高学习效率;课中梳理,培养思维能力;课后拓展,巩固学习成果。

2. 运用思维导图,增强趣味性。

如在教学小学第一学段的汉字、词语时,可以从汉字读音、汉字构造、书写结构、词性结构四个方面设计字词类思维导图作业。将思维导图这种思维训练方式引入字词教学,可以将思维导图的优势细化、深入到字词教学的每个方面,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还可以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以思维导图的绘制为手段,将教师绘制、师生合作绘制、学生独立绘制相结合,让不同年级的学生逐步掌握“主题—次主题—细节要点—整理完善”的构图方法,经历“了解—模仿—运用—熟练”四个阶段,逐步达到灵活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习,激发智慧的境界。

3. 加强教学反思,创新教学模式。

在运用思维导图时,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利用了思维导图来培养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哪些做法不妥的要及时调整,哪些做法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的要及时撰写教学反思。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杂志、看相关专著和名师教学视频,了解关于教学的新思路、新举措,思考为什么这么设计,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策略。在评价方面,可以通过学生的思维导图,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教师不仅要关注形成性评价,还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给出恰当的改进建议或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总之,应该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学习思维导图、喜爱思维导图、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常用方法,主动在各种语言实践及生活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找准思维导图与识字教学、句子教学、段的教学、篇章教学以及口语交际教学、作文教学的结合点,让思维导图起到牵线搭桥、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表达能力、评价鉴赏能力和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第六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猜你喜欢
导图思维能力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烃思维导图
高中数理化(2022年2期)2022-02-22 02:17:00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培养思维能力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19期)2018-10-31 21: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