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2022-05-30 12:35:25赖秀芳
家长·中 2022年8期
关键词:客家人幼儿教师幼儿

赖秀芳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也是人生中发展最快、影响最深的时期,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儿童的智德体美劳全面发展及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作用。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并且不断进行改革,要求幼儿教育机构不断开发特色教育,借鉴和吸收更多、更有教育意义的思想进驻校园,形成园本文化,帮助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为思想品质、语言智力开发、文明礼仪、认知能力培养做好启蒙教育。因此,将本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中成了教育发展的新风尚。本地有着浓厚的客家文化,其丰富的内涵恰恰是幼儿教育想要达成的理想效果。

一、客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客家人遍布世界各地,影响着各个地方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客家人,就是远离家乡,迁居南方的外来移民。客家人起源于我国岭南地区,始于秦朝时期,最初客家人是秦始皇平定、治理岭南时的将士、戌卒、官吏及他们的家属。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上又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南迁,分别是南北朝时期因“五胡乱华”,中原人为避战祸而南迁;隋唐时期,北方匈奴及其他外部入侵、黄巢起义,致使大量百姓背井离乡,逃至南方;宋王朝为求生存先后进行两次搬迁,由中原迁至南方,致使许多民众为避免战乱而举家南迁。宋王朝的整体搬迁,不仅壮大了客家人的数量,由于官吏和文人的到来,中原文化也被传至南方,最终形成了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随着朝代的更替,客家民系更加壮大,岭南地区客家人爆满,为求新的生存空间,一些客家人开始迁往其他地方进行经商,尤其明清是客家外迁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我国乃至世界各个地方都有客家人的身影,客家文化也被传至世界各个角落,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客家人,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具有显著的汉族特征,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客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为了能更好地适应生存条件而进行的文化改革与创新,是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语言、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建筑、饮食等方面。这种文化的诞生,成了客家民系最具特色的识别标志,是客家民系发展所依靠的最核心的力量和支撑。换言之,没有客家民系,就没有客家文化;没有客家文化长期稳定的发展,客家民系不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更不会经过数百上千年的时间依然存在。

二、客家文化应用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幼儿教育是指针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实施的教育,包括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数学、音乐和美术等八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开设不同课程,达成教育的目的,即培养幼儿具有做人的态度,养成优良的生活、学习习惯,发展内在兴趣,获得求知的方法,训练人生的基本技能。第一,客家文化所具有的物质文化,语言、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建筑、饮食等,对幼儿都非常新奇,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可以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从而拓展幼儿教学的学习空间,为幼儿提供独特的活动机会,拓宽幼儿的眼界和思维,帮助幼儿开发智力的同时,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第二,将客家文化应用到幼儿教育中,从小受客家精神的影响,培育幼儿具有自立自强、团结奋进、懂得感恩、不忘家国的良好品质。第三,传承客家文化。客家文化被誉为古汉文化活化石,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将客家文化应用到幼儿教育中,可以有效地进行文化传承。

三、客家文化在幼儿教育中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突出客家文化特色的原则。客家文化历经千年传承至今,凝聚了数代人的智慧结晶。将其应用到幼儿教育中,要坚持做到深入了解客家文化,掌握其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拼搏、不断创新的精神,强烈的民族意识、爱国情怀,以及精诚团结、互相帮助和孝顺长辈的优良传统。启发幼儿思想的同时,不断弘扬客家文化的优秀品质,突显客家文化的特点。

第二,适合幼儿发展方向的原则。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思想和意识,在启蒙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同时,引导幼儿健康成长、积极向上。因而在将客家文化应用到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汲取适合幼儿发展的营养,为他们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健康的、乐观向上的方向发展。

第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原则。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技术型人才,而是更加注重个人和团队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朝夕之间无法达成,需要长久的培养和积累。因而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不可为求效果取得家长的认可,而给幼儿设置过量的课程,增加幼儿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另一方面,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依据不同幼儿的个性发展及兴趣爱好,设置课程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促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第四,强化游戏性原则。在设置教学课程時,要尊重幼儿的天性,以游戏性课程为主。通过设置不同的游戏课程,让幼儿在游戏中亲身体会,从而刺激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在玩乐中思考,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四、客家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一)创设具有客家文化气息的幼儿园文化氛围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 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幼儿对周边环境更富好奇心和探索欲。基于此,幼儿园要立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创设富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教育环境。

第一,在布置校园文化时,除富有时代气息的宣传标语之外,还可将客家文化富含的建筑、工艺、民俗方面的内容作为校园景观、文化墙的部分内容,加深幼儿对客家文化的印象。例如,幼儿园在进行墙体彩绘时,选绘制色彩鲜艳的花朵、可爱的小动物吸引幼儿的眼球,虽然内容不同,但是方向相同,没有为幼儿营造相应的文化宣传氛围,对幼儿的综合发展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幼儿园可将三分之二的墙体彩绘用作文化宣传,如可将代表客家建筑的土楼,用卡通动漫的形式进行墙体彩绘,也可使用独有的客家壁画进行墙体彩绘;在教室可悬挂客家独有的版画、摆设蛋画、瓷画等工艺品,还可使用客家的剪纸工艺,裁剪精美的艺术品,黏贴在窗户上等,还可以让幼儿观看关于客家文化的电视剧、动画片等,为幼儿营造浓郁的客家文化氛围的同时,让幼儿从小耳濡目染,了解客家文化,宣传客家文化。

第二,开设浓郁的客家文化课程。在课程预设时,可将客家文化融入课程,让幼儿充分感受客家文化的精妙所在,提高幼儿对客家文化的认知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客家文化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力,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比如,在进行角色游戏时,选取具有客家特色的美食街,制作牛肉丸、肉粄、芋子包、芋子粄等进行售卖;服装店,设计客家头饰、服装,成品拿到照相馆装扮,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剧场表演客家童谣、客家舞蹈等,培养幼儿的口语能力、表现力。童趣无限,其乐无穷,同时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二)不斷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自我素养

随着教育机制的改革,幼儿教师的聘用逐渐规范化,教师的专业能力相较于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学无止境,幼儿教师也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培养祖国的花朵。

第一,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个人修养。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由此可知,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个人修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幼儿正处于懵懂期,是智力开发、人格健全的关键时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知欲,不懂得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温柔而又充满耐心、包容的幼儿教师可以呵护幼儿探索世界的欲望,同时充满智慧的幼儿教师又可以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采取正确的方法、保持持之以恒不怕失败的心态,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求知。基于此,幼儿园要严格设立幼儿教师的选拔机制和考核制度,监督教师的言行举止,不可为管理学生而使用非常手段,给幼儿造成心理阴影和身体伤害,对不合格的教师要及时清退。幼儿园还要为教师提供学习提升的机会和平台,让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学习,学习方向包括幼儿教育专业能力的提升和成为“四有”教师的个人道德品质修养,力求每一个幼儿教师都能真成为真正的“先生”,能用爱心、耐心来教育培育每一个幼儿。

第二,提高幼儿教师对客家文化的掌握程度。是幼儿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使其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除此之外,要让幼儿对客家文化产生学习兴趣和爱好,就必须让幼儿产生好奇心,而这就取决幼儿教师对客家文化的掌握程度。如果幼儿教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面对“十万个为什么”的幼儿时,将难以正确回答、引导幼儿的问题和思维,难以将客家文化融合幼儿教学中,客家文化的内涵更加难以正确、直观、深刻地展示在幼儿的面前,也难以对幼儿产生正能量的影响和教育。要想给予幼儿一滴水,不仅要拥有一桶水,更要成为源源不断的河流。基于此,要将客家文化应用到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要先进行客家文化的系统学习,全面、和深刻地了解、掌握客家文化。从客家人的起源与发展开始学习,了解客家文化的形成过程、发展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客家文化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在开展课程时要根据幼儿的特质创设不同的教学活动,如开展语言、美术、音乐、舞蹈、体育等活动。因此,教师要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融入客家文化,让幼儿在玩乐中,接受客家文化的教育和影响。

第一,室内活动。在设计课程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设计幼儿易于学习、接受的内容。如小班的幼儿,年龄以3~4岁之间,无法长时间保持安静和坐姿,在进行室内活动时,教师要将儿歌和视频观看、做小游戏等作为主要课程内容。选择简单、短小,易于记忆的儿歌曲目,才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如《月光光》《排排坐》《先生教我人之初》这些颇具客家文化气息的童谣,易学易懂,且具有客家语言的特征,有利于幼儿对客家语言的启蒙。除此之外,也富有教育意义,《伯劳》这首儿歌,教导幼儿不可只看到同伴身上的缺点,也要注意观察自己身上的缺点;在和小伙伴发生矛盾时,要学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对大班的幼儿,幼儿教师在进行美术课程设计时,可以分为手工和绘画两部分,让幼儿先通过视频了解客家文化的相关内容,如有土楼、工艺品展示制作、农耕、美食等方面的视频,教师再引导、讲解,让幼儿对客家文化有初步的了解,再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绘画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绘自己心中的土楼、美食、美景等,加深对客家文化的认知。在手工制作时,教师可拿来事先准备好的剪纸、竹篮等让幼儿观察,再亲自动手创作,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模仿能力,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探索、创新能力。

第二,户外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团结互助意识和自我保护、约束能力,提高幼儿的规则意识和道德意识。比如,带领幼儿参观客家博物馆,开阔幼儿的眼界,让幼儿全面了解客家文化的发展历程。带领幼儿参观客家土楼,切身感受客家文化气息,了解客家土楼建筑的魅力所在。端午节带领幼儿进行艾叶采摘、包粽子的比赛,教师先给幼儿普及端午知识,结合客家文化讲解客家人过端午的习俗。之后教师让幼儿进行自由组合,锻炼幼儿的组织能力。分组后,宣布比赛规则,教师和参与的家长只作为保护人员和引导人员,让幼儿动手完成比赛。比赛的过程可以锻炼幼儿的规则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再如,将客家民俗融入节日活动,每年元宵节的走古事活动是本地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新年运动会的入场仪式结合走古事的民俗,教师与幼儿共同装扮轿子,由幼儿扮演古代的皇帝、状元、五虎将、才子等人物,还有由幼儿组成舞龙、舞狮队,浩浩荡荡的入场仪式让幼儿深切感受了客家文化的魅力。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是人生教育中最重要的阶段,要为幼儿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教育要以培养幼儿个性化发展为前提,通过创设不同类型的课程和游戏环节,将客家文化融入其中,帮助幼儿从小了解客家文化,体会客家精神,传承客家文化,从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

(宋行军)

猜你喜欢
客家人幼儿教师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客家人
宝藏(2021年7期)2021-08-28 08:17:34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20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
行酒
神州民俗(2016年5期)2016-06-13 10:18:44
宁化石壁:客家人的第一中转站
福建人(2015年11期)2015-02-27 10: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