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教学减负增效的实践探究

2022-05-30 10:50李坚
广西教育·A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文言文游戏语文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文言文数量增加、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实际,提出“游戏激趣,点燃文言文学习内驱力”“任务驱动,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方法总结,掌握文言文学习技巧”等教学建议,以期提升小学文言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文言文 减负增效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2-0085-0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减负增效”对一线教师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文言文阅读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旧版语文教材在小学低、中年级没有安排文言文,五年级下册才出现了第一篇,整个小学阶段总共4篇;而语文统编教材第一篇文言文则安排在三年级上册,而且“比例飙升”,增加至11篇(16则)。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打好文言文学习的基础,那么到了初中,面对数量增加、篇幅变长、难度加深的语文教材,文言文阅读就会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痛点”。

通过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笔者发现小学阶段教学目标从低年段“感受语言的优美”、中年段“领悟诗文大意”到高年段“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呈现螺旋上升的特点,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重在诵读积累和想象感悟。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让小学生扎实积累文言文知识,突破文言文学习的难点?笔者对此进行了实践探究。

一、游戏激趣,增强文言文学习内驱力

游戏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在古希腊语中游戏(paidia)和教育(paideia)这两个词有着相同的词根,都指称儿童活动。高尔基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可见,教师运用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和国家提出“要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追求真正适合学生的教育”的理念一致。

(一)以游戏导入文言文学习内容

在小学阶段,教师以游戏化的方式开展文言文教学,能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特别是在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师利用游戏的方式导入文言文学习内容,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

例如,教学统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时,教师可对学生说:“大家想玩拼图游戏吗?”在学生跃跃欲试之际引入主题:“老师准备了一个非常好玩的拼图游戏——以拼图的形式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拼完整。”然后,用图画的方式再现文言文描绘的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几个部分,让学生带着玩拼图游戏的探索心理去解读图画和课文内容,完成拼图游戏。通过玩拼图游戏,学生大致了解了《司马光》一课的内容。

(二)以游戏活动减轻学习疲惫心理

北京大学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委会理事长尚俊杰老师认为:“好的游戏本身就是学习,快乐的游戏就是对学习最好的奖励。”在课中安排一些与学习目标相结合的小游戏,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疲劳,还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以统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一课的教学为例,当教师发现学生存在学习疲惫心理时,可创设如下情境:出版社征稿《自相矛盾》的插图,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画插图,生生自评、互评,师生交流,选出最符合文言文《自相矛盾》内涵的绘画作品。这样的趣味性游戏活动,既无痕地检测了学生是否理解故事内容,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疲惫心理,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有效提高了文言文教学质量。

(三)以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积累文言文知识

在课堂将近结束时,学生经过一节课的学习,难免会有松懈的心理,这时教师利用游戏活动结束教学,既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注意力,又可以促进学生积累、巩固所学的文言文知识。在文言文教学的结束环节,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古今异义字,积累文言实词,以此激发学生积累文言文知识的兴趣。

仍以《自相矛盾》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结合语文园地六“词句段运用”中列出的古今字义,让学生对比古今字义的差别。如“吾盾之坚”和“坚固”中“坚”的不同意思,在课堂将要结束之际组织学生玩猜字义的游戏,提出:“请大家在课后找一找其他文言文,看看还有哪些古今异义字。”这样,通过游戏活动巧妙地引导学生在课后主动收集古今异义字。课后,有学生谈了其在查阅许慎《说文解字》后的惊奇发现,说“洗澡”和“沐浴”虽然是一个意思,但在三国时代“洗”指的是洗脚,“澡”指的是洗手,而“沐浴”中的“沐”指洗头发,“浴”才是洗身体。事实证明,在课堂结束环节设置游戏活动,既能激励学生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又能促使学生习得抓住关键字词理解古文的方法。

二、任务驱动,提升文言文閱读能力

《语文课标》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考虑到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一)确定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从体裁上看,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所编排的11篇(16则)文言文中,《少年中国说》和《古人谈读书》属于议论文体,其他则多是一些古代名人小故事或成语典故,如《守株待兔》《精卫填海》《囊萤夜读》《铁杵成针》《自相矛盾》《司马光》《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等。统编教材围绕人物主题编排的特点显而易见,以短小精练的语言,表现古代人物的风雅和智慧。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和学生年段认知规律,设计相关主题的语文学习任务群,通过开展丰富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例如,教学《自相矛盾》时,教师可让学生将《自相矛盾》与学过的《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进行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发现:同样是叙述成语故事,既可以像《囊萤夜读》一样完整清楚地叙述故事,又可以像《自相矛盾》一样先叙述故事,再论述故事中蕴含的道理。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一议题展开思辨性的学习讨论:你更喜欢哪一种表达方式?为什么?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开展以经典成语故事为主题的阅读分享活动,要求学生分组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言文经典成语故事,可以从理解内容、表达方式、表达效果等方面自由选择探究内容,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交流,实现深度阅读,培养思辨能力。

(二)分层设计,统整学习任务群

《语文课标》提出了“语文學习任务群”的总体设计: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因此,教师在设计文言文教学内容时既要注意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内在关联,又要注意学生年段、认知水平的差异性。

以统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一课为例,教师可设计以下学习任务群:

任务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懂文言文的意思,并和你的小伙伴交流如何画出停顿,读好文言文。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开课通常是让学生反复读,并画出句读停顿。其实,对处在现代汉语语言环境中的学生而言,文言文学习相当于学习一门“外语”,学生如果没有理解文意就盲目地读,不但不利于理解文意,甚至会消磨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设计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懂文言文的意思”的学习任务,并提供了借助注释、查阅工具书、借助多媒体资料库、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课外知识等方式供学生选择。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与小伙伴交流讨论,在弄懂文言文意思的基础上给文言文画出句读,读好文言文。这是学生基于自己的探索发现理解文言文的方法,这一设计指向两个层次——“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在自主探究和互助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摸索适合自己理解文意的方法,既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又提高了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而教师也能通过了解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检测学生是否准确按照意思画出句读。

任务二:阅读《世说新语》,给印象深刻的名人轶事绘制视觉笔记。任何学习力的提升,离不开思维模式的构建。有研究显示,人类大脑对直观画面信息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比单纯的文字要高得多。而视觉笔记是帮助学生构建思维模式的便利工具。视觉笔记是笔记的一种新形式,具体化的图像笔记能帮助学生跨越文字理解的隔阂,帮助学生厘清思路,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符合学生直观学习的天性。语言学习的过程既是一种习得,也是一种创造。鉴于《世说新语》属于高频出现的古代著作(四年级、五年级《王戎不取道旁李》《杨氏之子》和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咏雪》等都出自《世说新语》),于是笔者设计了推荐学生自主阅读《世说新语》的学习任务,将单篇阅读拓展到整本书阅读,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深度阅读。在构思和绘画的过程中,学生既逐渐架构了灵活思维,又锻炼了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任务三:从《世说新语》里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创编课本剧。角色表演是一种传统游戏,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深入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以课本剧的方式呈现《杨氏之子》的内容,既是对已学课文内容的积累,又是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创意表达的机会。在参与设计和展示课本剧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加深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甚至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例如,为了更逼真地再现当时的情景,部分学生还探究了后汉至南朝时期名士贵族的服饰文化,在深入了解后汉至南朝名士贵族服饰文化之余,对服饰上的纹饰所蕴含的内涵也进行了探究,审美情趣从中得到熏陶,实现了跨学科学习。

任务四:和父母聊一聊他们小时候的趣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白话文、文言文、视觉笔记等)记录下来。在与父母交流后,学生或模仿古人用文言记录生活,或通过字画表情达意,学得兴致盎然。学生通过动笔写作,切身感受到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内容的不同体验。从中,学生进一步领悟古文短小精干、言简意赅的文体特点。

三、方法总结,掌握文言文学习技巧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要实现减负增效,就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得法”。笔者认为,教师根据不同学段要求和学生年龄特点,引导学生总结适合自己的文言文阅读方法,是实现文言文教学“减负增效”的有效方法。

仍以《司马光》一课的教学为例。该文讲述的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教师可让学生对比阅读白话文描述的司马光故事,借助形象化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理解抽象化的文言文;还可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把注释代入原文,以此理解、梳通文意。在教完该课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文言文的三个方法:一是对比阅读,二是借助注释,三是借助插图,并鼓励学生在课外尝试运用这三个方法阅读其他简短文言文。

再以统编教材语文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文言文阅读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这则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如“留、替、调、补、删”等,为学生将来的文言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夏月则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一句,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练囊”就是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再抓住关键词“盛”和“照”介绍扩词法,使学生理解它们分别表示“盛放”和“照亮”的意思。然后创设一个小情境:小明最近读了《囊萤夜读》的文言文故事,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故事讲给奶奶听,可奶奶怎么也听不懂,请你帮他想想办法。接着教师提示:我们可以尝试将关键词语的意思直接代入句子中。这样,学生通过教师的提示翻译出句子:“夏天的月夜,装着几十只萤火虫照在书上,夜以继日。”学生从中发现,这句话少了主语,“练囊”的意思被忽略,且“以夜继日焉”的意思和想表现车胤“恭勤”的内涵也被省略了。通过思考、交流、探讨,学生发现这句翻译应在“装着几十只萤火虫照在书上”的前面补上主语“车胤”,把“以夜继日焉”的意思续补完整,并根据用语习惯对原来的翻译进行位置调换,改成:“车胤夜以继日地读书,夏天的月夜,车胤拿着白色薄绢做的口袋,里面放着几十只萤火虫,在微弱的光线中勤奋读书。”就这样,教师不露痕迹地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使学生在发现和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了清晰表达文言文意思的基本思路。

“双减”减的是过重的学业负担,增的是优质的教学效果。优质的教学效果来源于高超的教学方法,而高超的教学方法来自教师的潜心钻研、大胆实践和深刻反思。教师应认真研读课标,把准方向,巧用游戏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放性强、导向性明确的语文学习任务群,以及扎实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让文言文不再成为小学生学习的“痛点”。

参考文献

[1]汪潮.关于实施“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前提性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22(15):13-16.

[2]金晓芳,张燕.游戏化教学视野下小学文言文教学应用模式的探索[J].小学教学设计,2021(25):8-11.

[3]褚凤辉.文言文翻译的“假信”与“真达”[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17):73-74.

作者简介:李坚(1972— ),广西南宁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文言文游戏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