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服务“一带一路”国家背景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述评

2022-05-30 10:47:36莫骏超
客联 2022年8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一带一路高职院校

莫骏超

摘 要:为了搜集国内外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论、项目与实践,进一步理清国际化人才的内涵,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路径,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差距,补充高职教育中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本文尝试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近5年服务“一带一路”国家背景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进行分析,发现了近五年相关研究的趋势、热点及问题,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人才培养;俄语人才;高职院校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了国际化人才所需基本素质,要求相关人才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等素养,“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又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具化的内涵。近年来,有学者对服务“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进行了综述性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研究内容上,已有文献主要围绕非通用语种人才、工程人才、航运人才、外语人才、服装设计人才等展开研究,探讨服务“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的背景、路径、方法等,缺少研究回顾与分析服务“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热点与动态演化趋势。

基于此,本文主要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方法,对近5年(2018-2022)CNKI数据库中“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才培养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系统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以期为后续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依据和启示。

二、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研究的方法,运用陈超美教授开发的 CiteSpace(6.1 R2)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通过该软件可以实现“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才培养研究的演进历程,并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出来,结合CNKI的可视化分析功能,对近5年“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才培养研究中的相关问题、分布情况、研究趋势与热点进行分析。

三、数据分析与图谱解读

对近5年中国知网CSSCI检索中的论文,以“一带一路”和“人才培养”进行主题词检索发现相关论文270篇,2018年是研究爆发年,发文数量达到91篇,随后的研究进入平稳期,4年发文数量稳定在50篇上下。

作者共现分析能够识别出某个领域核心作者、作者间的合作关系及合作强度。节点大小表示发文的数量,节点面积越大说明该作者在该领域的发文数量越多。可视化图中两个节点之间若有关联,则说明相关作者间有过创作合作,而线条粗细则进一步反应了合作深度,越粗说明合作次数越多。

运用Cite Space对近5年中国知网CSSCI检索收录的服务“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有关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共出现134位作者,连线36条,网络密度为0.004。显示阈值设定为2次,得到图1,所有节点中可明显看出有12个较大节点,从大到小分别是刘宝存、李宝贵、辛越优、刘进、阚阅、周作宇、王睿、石伟平、吴坚和张法连。

依据普莱斯定律,上述10位作者近5年发文量不少于2篇,是我國服务“一带一路”人才培养领域核心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刘保存教授主要站在学科改革的高度上,从比较教育的视角,分析了国际上人才培养的相关模式,探索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李宝贵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开展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语言学与教育学的交叉研究,认为中文也应纳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中,分析了提升汉语国际传播能力的内涵、要素和提升策略,也探索了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现实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整个团队都致力于扩大中文国际话语权的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刘进教授与清华大学吕文晶教授合作,发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才陷阱”,通过对俄罗斯、印度和以色列等国的研究,剖析了三类特定国家的人才流失现状、趋势和原因,认为中国要发挥主导作用,协助沿线国家构建新的秩序,以帮助相关国家形成人才服务祖国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共现分析能够识别出某领域研究主题的分布与热点。关键词出现次数以节点的大小形式呈现,作者间合作密疏的情况以连线的粗细形式呈现,发文时间的早晚以颜色的深浅形式呈现。图2中,共出现关键词173个,连线198条,网络密度为0.0133。

通过分析发现,“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才培养研究宏观上主要围绕人才国际化、人才国际交流、高等教育教育合作等主题展开,微观上则从工程教育、非通用语教育、会计教育、体育产业和出版业等具体的方向展开研究。同时通过关键词突现分析可知,教育合作、小语种、多语种教育、人才发展路径、全球化是近几年的热点研究主题。其中人才发展路径和全球化是最新的研究方向,具有可拓展的价值,而小语种或多语种教育主要从普适角度展开研究,缺少对单一具体语种人才培养的研究,相关的内容有待探索。

四、结论

通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才培养核心期刊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本研究发现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宏观的主题展开,微观上亦从相对宏观的学科出发进行研究和探讨,针对单一具体语种人才的培养研究不足。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国情有所区别,普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未必能满足具体国家的需要,因此对单一语种的人才培养研究还有待加强。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一带一路高职院校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1:29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环球时报(2014-12-10)2014-12-10 08: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