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玉被古人作为宗教神灵的象征,认为它是山石之精,具有灵性,不仅能沟通人与神、祭祀天地山川、祖先神灵,而且具备祛疫辟邪、攘除灾祸的功能。古人相信灵魂不灭,信奉“事死如事生”,认为“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周礼·春官宗伯·典瑞》载“大丧,共饭玉、含玉、赠玉”,故在人死后要用玉石保存其身体,以保证精气不散,尸身不腐,故为保存尸体而制作的殓葬玉器被称之为“殓玉”。
虢国,西周时期的一个重要姬姓国,在周王朝的发展中举足轻重。历经20世纪50年代和 90年代两次大规模发掘,考古学者在三门峡市上村岭北部发掘了一处等级齐全、排列有序的两周时期大型邦国公墓——虢国墓。其中90年代发掘清理了包括M2001(虢季)、M2009(虢仲)、M2011(虢太子)等身份各不相同的贵族墓葬,出土玉石类器近3000件(套)。墓葬中出土的用于殓葬的玉器有缀玉瞑目、玉琀、玉握、脚踏玉、夹趾玉等,种类齐全,基本上反映了虢国墓地贵族墓较为普遍的殓葬方式。这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殓葬玉器,介绍如下:
缀 玉
西周。缀玉瞑目(图1)1组,26件。出土于墓主人的头部。由12件似男人面部器官形状的玉饰与14件三叉形薄玉片组合连缀成人的面部形象。象征人面器官的玉饰摆放在中部,除眼、口是专门为死者制作外,余皆用其他玉饰代替,其外侧环绕一周三叉形薄玉片。均选上好青玉或青白玉精制而成,玉质细腻,透明度高。
缀玉瞑目俗称“缀玉面罩”,是在死者面部覆盖的缀有玉石片的丝帛面巾,为古代贵族墓葬中常见的殓玉。最早出现于中原地区,至西周晚期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基本的定式。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为数不多的西周时期结构完整、形制规范、工艺考究的缀玉瞑目之一,为研究周代丧葬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玉 琀
玉琀也叫口含玉。新石器时代人们通常会在死者口中放置石块、贝壳、蚌壳等,这一传统演变为口中琀物丧葬习俗。
贝及珠组合串饰玉琀(图2)
西周。周长27厘米。青玉。冰青色,受沁有黄白色或白色斑。质地细腻,半透明。正面略鼓,背面平,中部有一个圆形穿孔。直径1.5厘米,高0.7厘米。
管状玉琀(图3)
西周。自左至右有:圆形玉管,高2.1厘米,直径1.2厘米,孔径0.1厘米;圆形玉管,高1.2厘米,直径1.3厘米,孔径0.8厘米;扁圆形玉管,高1.9厘米,直径1.2厘米;扁方形玉管,高1.7厘米,宽1.3厘米。
《谷梁传》曰:“贝玉曰含。”只有当死者口中含物是玉制的,才称为“口琀”。《说文解字》曰“琀,送死口中玉也”,是入殓时放在死者口中的玉。玉琀可追溯到距今约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玉琀历代形制不一,商周时期的玉琀主要是玉蝉、玉蚕、玉鱼、玉管等;春秋战国时期为玉猪、玉狗、玉牛等;两汉及魏晋时期,玉琀的形制逐渐定型,多以“汉八刀”雕刻技法雕琢而成的扁平形无孔玉蝉。
玉 握
一般为两端平齐,中部略内束,且一端稍粗的管状,入殓时分置于死者左、右手中,并以带状物贯穿玉管而缚在手上。
蝉纹玉握(图4)
商。长11厘米,宽2.3厘米,厚2厘米,孔径0.9厘米。左手握玉。出土时器身有数道裂纹。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有黄褐色斑纹或斑点。玉质细腻,微透明。呈圆角方形管状,两端大小略有不同,双向钻孔。器身饰七组凹弦纹,近两端处分别饰4只示意性蝉纹。
龙纹青玉握(图5)
西周。长12.3厘米,中部直径2.7厘米,孔径0.6—0.9厘米。右手握玉。出土时器身有两道裂纹。青玉。深豆青色,局部受沁有黄褐色斑。呈圆管状,中间较粗,两端稍细,双向钻孔。周身饰八条相同的旋转龙纹,龙口微张,角贴背,臣字目,眼角带钩,身饰重环纹。
玉握亦叫手握玉,是死者握在手中的玉器。新石器时代,死者握在手中的多是兽牙或贝;至商周,贝成为财富的象征,死者手中多握数枚贝币;到了汉代,则采用“汉八刀”雕法,在长条圆柱上加琢单线条,将其雕成玉猪,即“玉豚”。选用猪为随葬握玉,是因为《礼记》载“羔豚而祭,百官皆足”,作为供奉祭祀的主要牲畜,人们用玉豚来表达希望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富足的美好祈愿。
夹 玉
西周。脚趾(图6)其中最大的长8.2厘米,宽2.1厘米,厚0.25厘米;最小的長3.4厘米,宽1.1厘米,厚0.2厘米。2组,8件。每组4件,分别出土于墓主人左、右脚部,入葬时应分别夹在墓主人脚趾缝间。皆为形状和大小不同的鱼形佩,且均为片雕,正背面纹样相同,头端均有一个穿孔。
踏 玉
西周。踏玉(图7)通长11.5厘米,宽3厘米,厚0.5厘米。2件。出土于墓主人脚下。玉质、玉色、形制和大小相同。皆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呈黄褐斑或有黄白斑。玉质晶莹鲜润,半透明。均作扁薄长条形,两端平齐,且宽度相等,首端一角有缺口,其稍厚一侧被磨出弧形刃。
关于踏玉,文献无记载。据虢国墓地考古发掘情况,认为踏玉是一种只适用于高级贵族及以上身份者墓葬中的葬俗。踏玉均成对出土,分置于死者左、右脚,多作片状条形,或作圭形。
殓玉,是中国玉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出现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普遍将玉器雕刻为通天行为的理想象征物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故有《周礼》载:“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璧、琮以敛尸。”在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齐家文化等遗址中,都有随葬玉器出土。商周时期,随着琢玉技术的进步及各地文化交流的加强,玉器礼制化逐渐完备,西周虢国墓地缀玉面罩的出土可以说是殓玉初具形态的象征。至汉代,稳定的政治和繁荣的经济为制玉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玉器的琢制技艺日益精湛,功能更加固定,且赋予美和德双重属性,殓玉繁荣发展并成为定制。玉衣是汉代皇帝、诸侯王和高级贵族死后的殓服,是由先秦时期的“缀玉面饰”演变而来的。据汉代文献记载,汉代皇帝死后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公主等使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衣,这套制度是东汉时才严格建立起来的。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殓玉开始消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社会政治动荡、军阀割据,社会经济凋敝萧条,琢玉工业受阻碍;二是玄学和佛学思想冲击传统儒家礼制思想;三是厚葬风气日衰,墓葬规模大大缩小,随葬玉器趋于简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