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庐剧艺术档案工作的现状与展望

2022-05-30 10:48孙亚军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展望整理现状

关键词:庐剧艺档 整理 现状 展望

庐剧作为安徽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在其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中,有许多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它不仅展现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劳动的智慧,还可以让热爱庐剧的研究者们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到庐剧发展的脉络并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料。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庐剧工作者们主动开展对于庐剧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建设,表现了一定的资料保存意识,为庐剧艺术资料整理归档工作的推进、完善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拟以合肥市庐剧院为例,对其艺术资料的整理现状进行梳理,肯定其成绩,指出存在问题和不足,以期为其他地方剧种资料整理提供参考。

一、合肥市庐剧院艺档工作的基本概况

合肥市庐剧院是1969 年由安徽省庐剧团和前合肥市庐剧团合并而成,鉴于历史原因和体制合并等因素,挖掘、整理资料存在着诸多的困难。

安徽省庐剧团(1952 年3 月—1969 年8 月)是全省建团最早的一个地方戏剧表演团体。新中国初期,基本上是新中国成立前庐剧班社的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的组合,演出的剧目多为挖掘整理和改编的优秀传统剧目以及移植兄弟剧种的优秀剧目为主,在收集整理改编的老剧目中做了不少的工作,虽然多为营业演出直接服务,但已经注意留存资料,20 世纪60 年代初,安徽省庐剧团曾举办过剧团历史展览,对于这段历史进行了很好的梳理。“文革”期间,剧团资料散失惨重。后省团下放和市团合并,很长时间处于动荡不稳定之中,当时谈不上收集资料和建立艺术档案,个别有心的同志虽然注意搜集整理一些创作资料,但比较零碎不成系统。当时,由于上级部门没有明确的要求,剧团的艺档管理没有配备专人负责,大多为兼职,没有专业的工作经验,只凭个人兴趣。加之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保管室幸存的资料大多残缺不全,珍贵的资料流失严重。

原合肥市庐剧团(1956 年9 月—1969 年8 月)新中国成立初期自负盈亏,经济来源靠营业收入,国家只给少量的补助,因此剧团演出很有成效,曾成为全省戏剧团体增收节支、勤俭办团的先进,因营业性演出人员编制紧缩,无精力、无经济、无专人从事艺术档案工作,导致建团前剧团资料基本空白。

1969 年8 月,合并后的合肥市庐剧团(2003 年更名合肥市庐剧院)( 1969 年8 月—2010 年9 月)先行稳定思想,理顺关系,组成艺术创作,逐步注意到积累、整理、规范等方面的艺术资料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推动艺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为庐剧资料保存保护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合肥市庐剧院艺术档案工作采取的措施

(一)剧团的各部门负责人和剧团领导在思想上重视并积极宣传

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合肥市庐剧团根据文化部(85)年第1084 号文件、中办(85)20 号文件、省文化厅(85)297、355 号文件、省文化厅(91)075 号文件、合文字(91)030 号文件,将艺术档案工作列入每年度工作计划,在全团大会不失时机地宣传档案法,讲述建立艺术档案的重要性。市文化局和省文化厅常派人来团指导,定期召开艺术档案工作交流会以促进工作开展。1987 年是庐剧团建团35 周年,为简朴热烈地做好团庆活动,团领导动员大家进行庐剧资料捐赠活动。领导带头将个人资料和图片无保留地捐赠给剧团。由此,全团掀起了查找资料,捐献资料的良好氛围。著名的庐剧表演艺术家丁玉兰,翻箱倒柜地将自己毕生从事艺术工作所形成的剧照、剧本、曲谱和社会活动的评论等全部资料上交给剧团,为艺术档案工作给予了宝贵的支持。

(二)做好艺术档案工作的相关配备,鼓励管理员外出学习交流

1984 年剧团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重新组建资料室,并决定归属艺术办公室领导。在剧团住房、办公用房紧缺的情况下,挤出三间约40 多平方米的房子作为艺术档案资料室,其中工作室一间11 平方米,库房两间30 余平方米。安排了两位老同志和两位中专毕业生共四人为资料管理员,专职进行管理,一改以前较为松散的状况。1986 年,又派出两名资料员赴上海参观学习,汲取先进单位的经验,先后走访了上海越剧团、上海沪剧团、上海歌舞剧团、上海青年话剧团等单位学习经验,回肥后集中时间和人力对剧团资料进行具体的再清理,分类和装订建档。1991年,华东区第四次艺术档案协会交流会议决定在合肥召开,市文化局领导高度重视,预先召开了系统艺术档案工作会议,并立即组织了一个学习参观团赴浙江上海等地取经,该团委派副团长和艺术档案员两人再次赴外地剧团学习,后根据文化部《关于艺术档案整理规则》和外地的成功经验,制定了本团的《艺术档案管理规则》和《艺术档案工作守则》。

(三)利用大型纪念日促进资料收集、整理

剧团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工作。既要抓重大演出活动的公共资料,又要抓演员个人专题系列的相关资料。对有影响的个人资料如庐剧表演艺术家丁玉兰、孙邦栋等同志的资料,剧团管理人员主动上门,请求他们配合,逐步完善成卷。艺术档案工作不仅是对历史资料竭盡全力地去挖掘、去补充、去完善,对新形成的资料不准欠账,而且一定要按照艺术档案整理规范去收集整理入档。特别是遇到重大的纪念日,剧团更是抓住时机,进行宣传,以活动促进艺术档案工作的推进。1987年是合肥市庐剧团建团35 周年,该团决定举办团史展览,共设置了约50 平方米的展带展览,文字图片实物共四千余件,分历史大事记、近期活动、上演剧目、创作成果、获奖情况、历届领导七个部分展出,展览受到业内外人士、专家和领导的热烈赞誉。剧团在展示前动员全团各方面力量,包括已经改行或调出的重要人员,逐户上门动员,请他们支持,竭尽全力地挖掘庐剧资料,去补充,去完善;对新形成的资料第一时间收录,而且一定要按照艺术档案整理规划去收集整理入档。

(四)利用文艺团体评定职称的机会,广泛征集演员资料

自1987 年庐剧院职称评定工作开展以来,广泛征集每一个演员的艺术小传和个人简历,并将他们的从艺经历、艺术生涯和艺术成就整理成册,分类存档,同时还征集了大量一直保存在诸多名演员个人手中的珍贵剧照,通过这些方面的收集工作,大大地增强了馆藏艺术档案材料的数量,在大规模的抢救艺档资料的工作中,共获得黑白照片1945 张,彩色照片832 张,其中包括周恩来、贺龙同志接见演员的照片和《借罗衣》《讨学钱》等早期剧照。

三、合肥市庐剧院艺术档案工作的成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合肥市庐剧团在艺术档案整理、归档方面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一)庐剧艺档工作初见成效,特别是剧本涉及范围广

结合庐剧资料本身特点加之外出学习的经验,团内确定了一种既简单实用又细致全面的分类法,也就是将整个文化艺术文件材料分为二十二大类,以一个英文字母代表一大类,辅以阿拉伯数字脚码区分同类中的不同项,再以某类中某种材料开头汉字的笔画作为列目先后的次序。按照新的规定要求对于现有资料重新做了一次分类整理,现已装订成册255 卷其中艺术档案材料A 大类30 卷,B 大类的剧目153 卷,B 小类音乐总谱及其分谱67 卷(剧目),舞美设计5卷,盒式音带110 盒,像带13 盒,报刊剪贴462 张,C 大类即个人类80 卷。其中剧本整理的内容最为丰富。代表性的剧目大都在册,其中整理本占有数量较多,近百本。代表的有《休丁香》《 双锁柜》《 秦雪梅》《小辞店》《 花绒记》 《 双丝带》《 采桑》 《 打灶》《 点大麦》《借罗衣》《 打面缸》《讨学钱》《 打芦花》《 花园扎枪》等;移植本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玉簪记》《柳毅传书》《 五姑娘》《 双珠凤》《 半把剪刀》《江姐》《金沙江畔》《秦香莲》《 哑女告状》《状元与乞丐》等,创作本有《牛郎织女笑开颜》《 战斗的青春》《 枫树岭》《村长娘子》《李清照》《孔雀东南飞》《 奇摘情缘》《好人王科长》《 万年桥》《 包公赶驴》《 魂断赤栏桥》《 三嫂告状》《得失之间》《张大娘的心事》等。

(二)资料分类清晰,便于查阅

从已整理的艺术档案来看,包括三大类:院(团)务类、剧(曲、节)目类、个人类。

1. 院(团)务类:主要记载院(团)大事记;历史沿革(院团介绍);剧目汇编(或统计)演出场次、观众人数统计;巡回演出、对外文化交流材料;参加汇演、调演、观摩演出获奖材料;国内、外有关单位赠送的纪念品、专业人员考核评比材料。这种资料的整理汇编,较为清晰地梳理了剧团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有利于庐剧从业人员对于本剧团的历史有个清晰的认识,培养其传承庐剧艺术的意识与责任感。

2. 剧(曲、节)目类:主要分为剧本类、表导演类、舞台美术类、演出活动类、宣传评论类、音响类、乐谱类。这一部分内容丰富,包括创作、移植、整理剧本等;演出实况录音、录像、唱片、胶片负片等;演唱的总谱、分谱及配器手稿。这为后来学者研究庐剧提供了便利,此种整理成果价值较大。

3. 个人类:主要收集个人专业职称评审表、个人演出体会和角色塑造的文章;社会舆论对其人的评介文章、剪报;专题座谈会记录;出版的书报、杂志;个人获奖记录及其音像资料等。通过此项资料的整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庐剧名家在表演艺术上的特点与成就,也可以看出庐剧在鼎盛期的社会影响和价值。

艺术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对于本团制定工作计划和安排艺术生产,对于专业艺术人员评聘职称工作,对于社会媒体宣传工作,对于省市“非遗”保护和相关史料编撰工作等,都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文字、实物和声像资料。整理艺术档案材料利用率高、利用面广,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合肥市庐剧院的各类材料均被借用或调用,使我们进一步看到艺术档案在实际工作和研究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艺术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就合肥市庐剧院来说,关于庐剧艺术资料保存和整理归档方面,做得相对完善,值得兄弟剧团学习与推广。当然,也不能说已经尽善尽美,艺术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是较为明显的。

四、合肥市庐剧院艺术档案工作的不足

(一)没有把艺档整理作为庐剧传承的基础工程有计划的长期坚持

通过对于庐剧院历史的梳理,不难看出剧院对于资料的归集、整理取得显著成效的是在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字:重视。从国家部委到地方行政部门到剧团执行,每个环节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做好人员、经费、场地、设施四落实。1987 年,剧团被评为文化系统文书档案先进集体,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可在此之前和之后,艺术档案工作推进极为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令人遗憾的是,2007 年首发《安徽庐剧》内部刊物原本也能起到艺术档案保存的部分作用,但却因体制的变化和一些人为因素最终未能坚持下来。

(二)人员配置时断时续,且专业储备不足,工作没有持续性

艺术档案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既要知晓艺术生产的全过程又要掌握档案管理的方法及手段。工作中的耐心、细心和信心也必不可少。为了提高藝术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合肥市文化局在1986年3 月专门举办艺术档案培训班,还组织人员去省外一些艺术团队学习,定期召开会议,组织互检和业务竞赛,据不完全统计,当年仅经验交流会就有十二次。对于剧团来说,也开始配备了专职资料管理员。在庐剧资料整理归档中,当时剧团负责资料的几位工作人员,带着极大的工作责任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将大量留存霉变的底片和照片清洗、晾晒、扩印,几百卷的资料全是手工截裁装订成册。在经济不宽裕的条件下,自己动手制作粘贴报本、相册,将原有的向右翻阅的老式装订本细心地拆除重装。对于残缺不全的资料修补……通过几年的努力,资料室已见成效。在他们的精心工作中,我们也看到了个人的价值和对于庐剧艺术的贡献。但令人遗憾的是,21世纪以来,团内再也没有配备专职的资料员将未完成的工作继续下去。

(三)缺少稳定的工作场地,数次搬迁,造成庐剧资料遗失

上文我们曾经提及四个落实中的场地问题,一个稳定的存档地点无疑对于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是有着莫大的好处的。合肥市庐剧院在1996 年前,场地较为稳定,位于合肥市四牌楼百货大楼附近,也就是当时安徽省庐剧团所在地,建筑面积2260 ㎡,功能划分整齐有序:一栋办公楼(含档案室),一个排练厅,一个小戏院。后因开发拆迁,1996 年搬迁至合肥市四十五中附近,仅为300 ㎡,地点十分窄小;2000 年至2010 年又连续搬迁四次,在数次搬迁中,难免有资料破损或遗失,影响较大的是一些借出资料的凭证遗失后,难以核查和追回。

(四)庐剧老一代艺人和艺术家们相继离世,造成无法修补的回忆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因此艺术档案的形式势必也是多种多样的。譬如剧本,有一部分剧本是属于口口相传的水词本,只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甚至包括一些整理本,也有着发展变化的历史,只有及时梳理整理才能看清它的脉络。在庐剧发展历史进程中,特别是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以来,庐剧艺术领域先后出现一大批代表人物,如编剧金芝、董泗珠、赵鸿、完艺舟、陈次方、邵鹤群、王淼、徐浩等;导演田荣、靳怀刚、陈仲、华实秋、陈廷榜、龚维毅、尹建民等;作曲周儒松、沈执、张嘉明、王柏龄、何合浓、蒯建生等;舞台美术郑伊农、王淼、李之冬、乐月娟、汪文科、张良安、王茂乔等;表演艺术家王本银、丁玉兰、孙邦栋、鲍志遠、王鹏飞、李凤英、董桂兰、张海洲、董光裕、吕必胜、张月楼等;班社时期的组织者和艺术传授人王国光、郭士龙、、董宗如、丁建才、孙静如等。这些人大多终身参与庐剧创作和表演,本身就是一部活字典,但较为可惜的是,除了近几年国家和省级“非遗”保护部门为丁玉兰、孙邦栋抢救性拍摄了个人的庐剧艺术综述片、口述片、实践片和教学片,省图书馆拍摄《庐剧》资料性专题片,以及合肥市曾两次立项资助为丁玉兰出版口述专注以外,大部分庐剧艺术家个人的从艺经历和艺术成果等均没有得到整理、记录。他们多数已经作古,至今资料没有有效收集。

(五)有些庐剧资料整理质量不高

目前,在调研庐剧艺术档案过程中,明显感到整理的质量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从剧本上看,正本大戏经典剧目整理较好,但关于小戏方面仍呈现较为原始的状态,手写本和油印本较多,有些本子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加之年代久远,有的霉变、脆化,破损较为严重,整理的难度加大。随着2006 年庐剧申遗成功和庐剧研究立项活动的开展,庐剧爱好者和研究者对于庐剧整理质量的要求也渐渐提上日程,这些都需要整理者投入更大的精力,认真负责地做好学术资料的基础性整理工作。因为随着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势必会对庐剧艺术档案的整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五、合肥市庐剧院艺术档案工作的改进措施

(一)进一步挖掘民间散落的庐剧资料,力求艺术档案整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民间传统文化遗产和著名艺术流派传人、艺人的代表作包括身段、唱腔等都应积极抢救。利用科研立项,获取政府层面的资金支持,推动艺术档案整理出版工作向纵深方面发展。自21 世纪以来,2006 年庐剧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由合肥市庐剧院等演出团体改制后的合肥演艺股份有限公司先后申报了2016 年文化部项目“国家级非遗扶持资金”获批;2018 年和2019 年两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小型剧目资助项目”和文化部“传统剧目复排”扶持 ;2021 年获文化部扶持项目“《秦雪梅》剧本再整理及复排”;庐剧院先后获得国家级等资金支持近300 万元。在项目申报、结项的过程中,庐剧院朱彦东副院长(现已退休)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和心血,对于资料再整理和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庐剧院退休专家李之冬二十多年专心从事庐剧历史、剧目和剧院管理方面研究,撰写首批国家级“申遗”报告和省图《庐剧》脚本,撰写《庐剧综合情况介绍》和相关论文,鉴定早期剧目留存资料的来龙去脉,对于庐剧资料丰富和完善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发挥地域优势,重视和利用部分体制外人员

在庐剧艺术档案整理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人员断档现象,严重妨碍了工作的持久性、延续性和完整性。因为合肥是省会城市,也是安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高校相对较多,有着较好的地域优势。同时,也是庐剧东、中、西路三个流派传承中心之一,庐剧资料保存相对较为完整。

合肥独特的地理位置,也给庐剧研究者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有些研究者具有体制内工作者不具备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庐剧的研究内容和价值等不足之处,值得相关部门在资料收集、整理以及校录和创作上给予一定的重视并加以利用。如安徽大学王夔教授担任了2019 年演艺公司宣传部资助项目《丁腔孙韵》的编写工作,对庐剧两位艺术家丁玉兰老师和孙邦栋老师的生平经历进行梳理;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戏剧学院杨莉芳副教授担任了庐剧《秦雪梅》剧本的整理加工和丁玉兰、孙邦栋“非遗”专题片脚本撰写;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孙亚军副教授先后发表了近十篇论文,对庐剧经典剧目《讨学钱》《借罗衣》《小辞店》《休丁香》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继原合肥市文联主席完颜海瑞先生在20 世纪90 年代出版专著《丁玉兰》之后,安徽省社科院段金萍老师根据丁玉兰口述整理出版了《我的庐剧人生——丁玉兰口述史》,对丁老师相关资料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体制外人员的介入,在庐剧艺术家生平经历、艺术表演,剧种历史渊源,剧目研究等方面,弥补了艺术档案的欠缺,丰富和增添了艺术档案的内容。

(三)改进整理方式,尽快建立数字档案

艺术档案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开发利用。艺术档案的资料齐全无论是对剧种的保护还是传播意义都是极为重要的。就目前庐剧现有的艺术档案来说,还有一批尚处在原始状态,未能科学整理和保存。对于一些小戏剧本来说,有些纸张由于年代久远而变得字迹模糊、破损不堪,如再不整理保存极有可能消失殆尽。可先行采用扫描或拍图的形式加以初期保存,在编辑处理手写本和油印本时,一定注意核查扫描照片的清晰度和完整性,防止有所缺失或模糊不清。后期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前期整理成果数据化,建设具有搜索、原图、录文切换等功能的数据库;既具有传统纸质图书的形式也可以拓展庐剧资料的使用功能,以便研究使用;对于庐剧资料中的图片、录音、录像、唱片等资料,应配备有文字说明加以介绍,以便查阅者更好地了解一些背景知识。

庐剧艺术档案具有较为鲜明的地域色彩,是研究一个地方民俗风尚、文化、经济等重要的参考资料,也是中国民间文学一个重要的分支,在研究地域文化中发挥着独特的史学功能。伴随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庐剧艺术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会越发显得突出,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提高和参与人数的增加,庐剧艺术档案工作定会更加完善。

猜你喜欢
展望整理现状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展望” ——阿伦德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