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怎样当好“一线总指挥”

2022-05-30 10:48杨华
党员生活·中 2022年8期
关键词:实施者副县长乡镇

杨华

在中国的治理体系中,县委书记是“一线总指挥”和发展的开路人,在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夯实党组织根基和国家政权根基中,发挥着统揽全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一个地方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位优秀的县委书记,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反之,则对地方发展造成明显伤害,可见县委书记手中的权力在县域治理中的重要性。

常言道,“官大一级压死人”,这里凸显的是权力的刚性和绝对性。但是在基层治理一线,权力的行使具有柔性和相对性,权力关系相对缓和、不紧张。

那么,在基层治理一线,权力是怎么落地的?在基层治理中,权力掌握者与权力实施者之间,又是一种怎样的交互关系?

“二号首长”与新任副县长的故事

在中西部一县域调查时,县里的干部给我讲了“二号首长”的故事。

省委主要领导的秘书到该县挂职副书记。干部们对他毕恭毕敬,毕竟人家头顶“二号首长”光环,位高权重。

但是到县里后,好光景不长,在一次全县干部大会上,“二号首长”上台作报告。可能他之前没在这么多人的场合作报告,到台上之后一紧张,讲话就结结巴巴,满头大汗。

参加全县干部大会的有县级领导、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属单位、条管单位主要负责人,规模在二百人左右。这是他第一次在全县干部面前露脸,给演砸了,没有得到基层干部认可,他后面开展工作,基层干部配合不高。没待半年,“二号首长”就返回省里了。

在北方某县调研时,了解到一则相反的案例,也很典型。

新任副县长是从基层一线上来的,干过一个乡镇的党委副书记和一个乡镇的乡镇长,两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后晋升为副县长,分管几个重要的委办局。

这几个委办局的“一把手”也在下面干过党委书记,都少不了几把刷子。据说前一任分管副县长是从市团委下来的,很是斯文,头一次召集开会时对这些委办局长们说,初来乍到,又是新手,请大家多支持工作。委办局长们当时就听不下去了,有的打声招呼先走了。后来该副县长再召集他们开会时,他们干脆就叫副职参加。

新任副县长也召集委办局长们开会,来的头一句是,所谓分管,就是党委政府把我分配过来管你们,你们工作做得好,全是我的功劳,你们工作没做好,都你们自己扛着。几句话就把下面的委办局长们给镇住了,此后工作开展异常顺利。

上述故事讲述的道理是,体制赋予的权力很重要,但是在基层治理一线,权力并不是按照科层设置那样有板有眼地运行。在基层,直接面对治理一线,权力要与社会对接。在体制内运行,权力通过压力型体制可以畅通无阻,而触及到了社会,权力的运行是否有效就与权力掌握者和权力实施者的关系有关。

因此,到了治理一线,掌握权力并不意味着天然地拥有权威,而要看权力掌握者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解决治理一线的问题,获得权力实施者的拥护。

基层治理所面对的特殊情境

在第一则故事中,“二号首长”可能很会写材料、服务领导,但基层干部认为他镇不住场面,对他不“服气”。因此他手中的权力在基层一线就落不了地。

而在第二则故事中,新任副县长拥有丰富的基层一线治理经验,可谓底气十足,他在委办局长面前没有胆怯心,气势上可以力压他们。他说重话狠话,委办局长们听起来也很受用。

之所以如此,与基层治理所面对的特殊情境有关系:

责权利不匹配,人的资源是最大的资源。村一级是自治组织,没有任何执法的权限,也没有做事的资源。乡镇把一些事情压到了村一级,跟村里签订责任状。乡村两级在法定配备的权力和资源不充足的前提下,还要完成大量治理事务,乡镇就得想办法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和资源,集中资源解决问题。

在乡村两级,最大的资源是人的资源。乡镇可以调动乡村两级干部及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和合理配置乡镇干部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主要做人的工作,要充分发挥乡村干部的能动性。做群众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一个是要做细,要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掌握群众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现实困难、历史恩怨等,这样才能有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另一个是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如生产形式、文化形式、自组织形式将农民组织起来,这样就可以在共同利益、共同情感、共同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做好群众工作。组织起来的农民更有公心、觉悟和奉献精神,更容易将他们的思想观念转移到党委政府的精神上来。

要做到这两点,就需要发挥乡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要真正扎根在群众中,了解群众,服务群众,总结不同群众工作的不同经验,找到不同群众之间利益的结合点。另一方面还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新时代条件下群众工作的新形式和新方式。

一线政治的状况决定了基层治理的绩效

治理事务细小琐碎,干部的主动性十分重要。从实际情况来看,作为治理主体的乡村兩级,在缺少其他可替代和补充的资源的情况下,人的因素最为关键。但是另一个事实是,激励基层干部的措施少之又少,经济激励?没钱。政治激励?没位置。荣誉激励?名额有限。

没有体制性的激励,还要让人去干活,就只能调整权力掌握者与权力实施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整这对关系,让权力掌握者能够充分调动权力实施者的人力资源,让权力实施者可以充分释放潜能和积极性。如何调整,就是一线政治。一线政治的状况决定了基层治理的绩效。

反之,如果权力掌握者有足够的资源和手段来调动干活的人去干活,那么权力掌握者就可以按照体制设置的权限和规则行使权力,“不换思想就换人”。这样,权力的行使就是自上而下一贯的,也就不存在所谓“一线政治了”。

猜你喜欢
实施者副县长乡镇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最关键”的施工力量——决策者、执行者与实施者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手机
大学毕业后娶了副县长的女儿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咋这样火爆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失灵探析
被情妇“打”翻的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