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尧
亲爱的同学,你有没有仔细想过一个问题:課本是什么?课本与写作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如果我们循着课文单元,慢慢读,细细梳理,不难理出一条线。从必修上册到必修下册,从必修到选择性必修,单元课文和单元写作主题、任务之间,呈现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的特点。比如,必修上、下册以“青春”“身边熟悉的劳动者”“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发现事理和理解常识”等为主线,鼓励同学们发现并关注自身及周围人、事、景、物的变迁。而选择性必修上、中、下册,则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深化理性思考”“历史人物纵横谈”“文化走出去”等为写作主题,凸显对同学们观、感、悟、议、行动等能力的训练。
从文体要求来看,高中阶段文体训练涵盖诗歌、通讯、文学短评、志、调查报告、议论文、小小说、散文剧评、事例说明文、文献综述等多种文体。而从必修到选择性必修来看,文体要求更高阶,比如,“驳论文”“申论”等文体,其实是议论文体的变式;“小小说”其实是“虚构”的再深化。
总结来说,由必修到选择性必修,基于单元课文学习,共26个单元的写作任务,全方位训练我们的“三力”:认知力、学习力、思辨力。每一个单元写作任务的完成,都会逐步展现我们的认知、学习和思辨力之变化。
优秀的同步作文长什么样?首先,它们一定体现这“三力”迸发之形态,之内容,之美感。同时,优秀的同步作文一定是经过课文证明的。我们在同步作文写作中遇到困惑,答案一定能在课本寻得——单元课文里,不仅包蕴着人物精神,展现着标准文体范式,语言、结构等更值得细细揣摩。可以说,要想高质量完成单元写作任务,同学们必然需要多研习单元课文,同步作文与单元课文互为表里,互相印证,共同完成一部高中生成长史、阅读史、认识史的合集。
有鉴于此,我们将高中阶段的单元优秀同步作文编辑成册,供同学们互为参照,互相学习提升。而专辑收录的部分“教师同步下水”文,同学们可以当作这部合集的番外篇来品读,辅之以他者视角,会令这部合集更加充实和耀眼。
种荷兼得藕,高考作文这篇毕业大考文,也不过是26个单元写作任务中的一个而已。“盲盒”揭开,你不会意外,因为优秀的同步作文里,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