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任务】
选择本单元所学的一首诗歌,或拓展阅读下面所列古代诗词,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鉴赏文章。可从语言、构思、意象、情感等方面选择一两个角度,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分析自己阅读欣赏获得的审美体验。在此基础上,全班合作,编一本《古典诗词鉴赏集》。可以按不同的方式编排,如体式、题材、时代、风格流派等。
①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②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③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④刘克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⑤王实甫《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
【写作引导】
本单元人文主题是“诗意的探寻”。要求我们探寻诗歌艺术特色,探寻古人哀乐悲欢,探寻传统文化精神意蕴,探寻古典诗歌的当代价值等等。当然,“诗意的探寻”的用意,不仅要求我们探寻诗歌所蕴含的这种种“诗意”,还要求我们要怀着“诗意”的情怀,用“诗意”的语言写出鉴赏诗歌的文章来。
本单元所选的七首古典诗歌在题材的选择上内容丰富,抒发情感各异:有出自春秋时期的古老民歌《氓》,抒写女子对背叛爱情的男子的决绝之怨;有选自“汉乐府”的民歌《孔雀东南飞》,抒写为爱殉情的古代青年男女之悲;有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抒写了动荡的战国时代,诗人九死不悔,坚守理想之坚;也有唐代大诗人李白浓墨渲染的“蜀道”之难,杜甫在武侯祠前发出的“蜀相”之叹;还有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东南形胜)中描绘的“三吴都会”杭州城的繁华之赞,南宋词人姜夔在《扬州慢》(淮左名都)中呈现的“名都佳处”扬州城的“黍离”之哀;等等。
在诗歌鉴赏写作的角度上,我们可以从作者和写作背景入手,知人论世,感受古人的喜怒哀乐;从诗歌内容入手,解读人物形象特征、品读景物意境、剖析事情因果联系等;从诗歌语言入手,揣摩字句,品味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抒情方式、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诗歌的表达技巧入手,欣赏诗歌无穷的艺术魅力;还可以从诗歌的思想情感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入手,深入挖掘诗意内涵,充分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剖析诗歌中蕴含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等等。
→佳作亮相→
三叹蜀道难
——赏读李白《蜀道难》有感
内蒙古赤峰实验中学 鲍文慧
品读李白的《蜀道难》,最震撼我心的就是那一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为全诗的主旨句,这句话在诗歌的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突出了蜀道之“三难”,即开辟之难、行走之难、治理之难。在内容和情感上皆呈层递之势,使人产生一叹、再叹、又叹之感。这三叹使得后世读者即便未曾去过古蜀地,也能在气势磅礴的辭藻中,得以一窥昔年愁断万人肠的蜀道是何等的奇崛!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开篇张本,奠定基调。
李白这第一叹,叹蜀地闭塞久远,叹蜀道山高路窄,更叹五丁辟道之惨。在科技文明尚不发达的古代,世人崇尚道家思想,信天圆地方,仰大罗神仙,算的是三十六天罡与七十二地煞,便是那万万人之上的帝王,也以真龙天子自居,做梦都想要去到九重天之上。而李白却叹,这蜀道,比那登天还要难上几分。难的是有翼黄鹤难飞越,善攀猿猱愁攀援。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继续造势,大肆铺排。
李白这第二叹,叹蜀山空寂苍凉之境,叹高山绝壁之危,叹飞湍转石之险。空山古木林寂,衬以悲鸟哀啼,行经此地,何人不“凋朱颜”;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风光变幻,险象丛生,行之此道,何人不生畏胆寒?若非李白,想来难再有人能以如此细腻又恢宏的笔触,如此奇特又绚丽的想象去描绘一处风景。李白的细腻,细到看到山鸟雄飞雌从,听到林中子规悲啼;李白的恢宏,宏的是飞瀑冲击峭壁之石落入深壑,其声响如惊雷;李白的想象,想的是连峰接天盈尺、枯松倒挂绝壁的奇险。李白用他放荡不羁的灵魂,将文字描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让人自然地跟着他的思想浮想联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收束全篇,余韵悠远。
李白这第三叹,叹蜀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叹所守非亲,譬如狼豺;叹人世险恶,若猛虎长蛇。可以说,之前两叹,感叹自然世界的蜀山蜀道之瑰丽、奇绝、险峻;而这一叹,慨叹人类世界中战祸之烈、人性之凶、人事之艰。从历史回到现实,从写景转而言志。因此,诗人一再追问的“问君西游何时还?”“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的问题,有了答案。希望友人不要久留蜀地,担忧国家政治形势生变,或许还告诫我们人生之路本多艰险等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贯穿全文,回环往复,如一曲高亢的主旋律,一唱三叹,跌宕起伏,不断拨动读者的心弦,引发读者无穷的想象。
★老师点评★
本文作者选取的鉴赏角度为诗歌语言,赏析的是贯穿诗歌开头、中间、结尾的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文章主体部分围绕这三处所描写的蜀道开辟之难、行走之难、治理之难展开,并运用了想象和联想等手法,有情景再现,也有人生感悟。由“三难”到“三叹”,体现作者构思之妙。对于许多古诗的鉴赏,前人已经言尽奇妙,但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能具体抓住一个或几个方面,重新整合、润色,实属不易。
“那人”站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赏析
内蒙古赤峰实验中学 李安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每每读起辛弃疾的这几句词,我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那人”到底是谁?是谁让人如此执着地寻了“千百”回?跟着词人的脚步,我也来一次探寻——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礼花跃向天空,随后像流星雨一般落下来。悠扬的箫声回荡,那明月如同玉壶一样散发着明亮的光芒。整个夜晚到处灯火飞舞,人人欢歌笑语。这样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不正是宋朝繁荣的写照吗?
实则不然。《青玉案·元夕》作于南宋淳熙年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可统治阶级不思进取,仍旧沉迷于歌舞和游乐。不仅如此,当爱国词人辛弃疾向朝廷提出抗金复国、收复失地的建议时却不被接受,愤怒和苦涩使他写出这首词。而所谓的繁荣不过是统治者粉饰太平的假象。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女子们将好看的饰品置在头发上,笑意盎然地走过。我焦急地把她寻找,在人群中找了千百回也不见她。突然间我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稀疏之处发现了她。难道词人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百遍千遍地寻觅,只求找到那个与众不同、偏好安静的温婉女子嗎?难道这是一首关于爱情的词吗?
带着疑惑,我查询了词人写作本词时的社会背景,进一步了解了词人的生平事迹和理想追求,并参阅了前人众多的解读评注。所以,我更倾向于“‘那人并非作者所追求的一个心仪女子,而是‘他自己”这一说法。试想,当时词人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满怀落寞,所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他只能站在灯火阑珊处,独自咀嚼孤独。
词中所讲到的“灯火阑珊处”与“夜放花千树”实属两种不同的环境,一处热闹喧嚣,一处冷落寂寥。元宵之夜,人们都向着繁华之处,可作者却更愿意待在相对安静的地方。也许,他不愿意沉溺于荣华富贵的假象,他不愿意与沉迷享乐的统治者同流合污,更不愿意放下自己“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毕生理想。
另外,根据词句字面意思,“那人”即“美人”,而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从屈原开始,“美人”常常喻指人的一种理想追求。所以,为复国大业奋斗“千百度”的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只能寂寞地“站在阑珊处”。多少失意无奈都蕴含于这短短的词句中呀!
从词人的诗境中走出,我再次品读这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觉得“那人”仿佛就站在我的眼前,是一个青衣纶巾、挥毫泼墨的儒家才子,是一个身着铠甲、手执金戈的杀敌勇士,渐渐地最终定格成一个“栏杆拍遍,无人会”的老者,“望尽天涯路”……
★老师点评★
本篇诗歌鉴赏文有几点特别之处,值得同学们学习:全文以“寻”为线,从词中寻到“那人”,又从“那人”处寻到词人,构思新颖巧妙;本文主要赏析了诗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句,而在这几句词中又重点探寻了“那人”的含义,达到以点带面、可见一斑的效果;在赏析中,作者不仅能联系词人其他词中诗句,还由“那人”想到了屈原诗中的“美人”含义,这样引联拓展,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指导老师:柏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