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
摘要:为了探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接受微课与P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文章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选取了90名护士生进行研究,参考随机分组原则将所有护士生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各45名。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观察组接受微课与PBL教学法,对比教学后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理论成绩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操作成绩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相当显著,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和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相当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为基础护理学教学中运用微课与PBL教学法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且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明显提高,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微课;PBL教学法;基础护理学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护士生一共90名。参考随机分组原则将所有护士生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各45名。其中,对照组女性43名,男性2名;年龄最小17岁,年龄最大23岁,平均数(19.95±1.15)岁。观察组女性44名,男性1名;年龄最小18岁,年龄最大24岁,平均数(19.79±1.63)岁。两组护士生的基本资料差别不明显,具有对比价值。
(二)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教师教学,由教师准备教学大纲并按照要求给学生讲解知识。观察组接受微课与PBL相结合的教学。
1.PBL教学法
第一,课前预习。上课之前,教师将护理程序作为主题,结合健康教育、人文知识与临床医学知识等制定教学大纲,并给学生发放覆盖学习中心内容且启发性、灵活性较强的问题。第二,文献查阅。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搜索文献资料学习,不断提高学生识别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集中讲授。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利用几分钟时间给学生介绍基本的概念,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主动投入课堂。第四,分组讨论。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讨论,将学生分成综合能力相当的若干个学习小组,给学生一定的提示,让学生按照护理程序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帮助学生解答预习中的疑问。第五,自主发言。教师要从多角度启发学生思维,强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让学生高效解决问题。教师还应创造优良的讨论氛围,让学生代表小组发言,重点解释说明基础护理学护理方法的掌握与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由组内成员补充或纠正。第六,归纳总结。教师可以在听取学生汇报发言后及时点评各个小组,补充学生讨论的共性问题,回顾、总结课程内容,最后补充课程内容。
2.微课教学法
首先,准备教学内容。基础护理学的教学重点为评估生命体征、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排泄护理、静脉输液与输血等。笔者以上述重点和难点内容为基础,如导尿管之间留置需要注意的问题、男性导尿管插管方法、不同灌肠方法的相同点与异同点等,以护理学最新的研究进展为基础,合理利用护理操作视频,并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后制订针对性较强的微视频,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控制微视频的时间在5至10分钟。其次,建立微课学习平台。教师在微信群给学生上传制作的微视频,学生可以结合实际需要随时观看视频学习,也可以将微课下载到智能手機上,随时随地学习。另外,每周五下午教师可在微信群及时给学生在线答疑解惑。
(三)观察指标
检测两组考核成绩可从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出发,每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学生考核效果越好。
由两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每项满分为100分,具体从创新性、基础知识的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学习兴趣、学习内容、理论与临床结合、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教学能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每项分数越高表明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越满意,反之,分数越低表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越不满意。
(四)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3.0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表达计数资料的形式为率(%),组间比较给予X2检验;表达计量资料的形式为(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给予t检验。若两组比较结果差异相当明显且可以构成统计学意义,则P<0.05。
二、结果
(一)比较两组考核成绩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结果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操作成绩对比差异较大,且可以构成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二)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评价
经对比,两组创新性、基础知识的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学习兴趣、学习内容、理论与临床结合、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教学能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师生关系等对比结果差异相当显著,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三、讨论
目前,护理教学中PBL教学法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且具有诸多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立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可见,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推理、思考与学习能力。其次,提高学生学习能力。PBL教学法的应用实际上也是改革教学模式的体现,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均发生改变,将课堂讲解与课堂讨论有效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最后,提高学生沟通技能。PBL教学法能营造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之间沟通合作并共同解决问题。
微课由信息技术发展而来,以微视频为中心,通过云端上课,适用于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基础护理学内容。首先,微课的应用有利于教师给学生呈现重点和难点知识,让学生初步认识所学知识后,通过观看实践演示视频掌握所学的知识。其次,有利于学生反思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后可以在课后观看教师的视频,反思自身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或者是细节上没有注意的问题,及时纠正自身不恰当的行为,并在对比与反思中掌握相应的护理技巧。再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应用微课教学模式时,学生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学习护理知识,为自身学习提供诸多便利。此外,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教师上传的操作视频,若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学习,弥补自身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还可以在实验课结束后反复观看视频,结合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反复操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对所学知识产生较大的积极性。最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教师应用微课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观看微视频,并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及时请教教师,增强学习自信,并自主分享自身的学习体会。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照视频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交流讨论中不断提高综合技能。
本次研究将微课与PBL教学法相结合,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三项指标和对照组对比,都更高,对比结果差异相当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两种方法结合教学效果优于常规教学法。近年来的研究中,严香凤、曾小芬、韦佩燕等人选择了80名在放疗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为观察队形,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讲授方法教学,观察组给予微课与PBL教学法相结合教学。研究显示,观察组的各项考核成绩显然比对照组更优,满意度也比对照组更优,两组对比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该研究证实了放疗科临床护理带教中使用微课与PBL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效果更为理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且满意度更高,带教质量更好。
总之,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微课与PBL教学法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且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更高,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士玲,刘岷,党辉,等.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3).
[2]钱耀荣,邝美华,徐丽莉,等.基于PBL+CBL+TBL整合教学法的基础护理技术考核模式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7(2).
[3]马景双,孙茜,王艳杰,等.微课联合标准化病人用于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8(15).
[4]严香凤,曾小芬,韦佩燕,等.微课与PBL教学法相结合在放疗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24).
[5]赵佳馨,祝苗苗,绳杰清.微课联合TBL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32).
(作者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