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娟
完形填空是高考英语试卷中一种测试学生语言水平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综合性题型。其主要考查学生的两种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句子内部结构和意义的理解、对句子之间(上下文)关系的理解、对文章整体的理解等;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语法知识、习惯用语、词汇的使用和辨析等。完形填空是学生感到最棘手的题型之一,所以该题型的得分率较低。
究其原因,一是该题型难度大,对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要求较高。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完形填空以记叙文和夹叙夹议的体裁较多。记叙文完形填空可分为记事和记人两种形式,记叙时间、人物、地点和事件等。文章长度约300词左右,阅读用时约需15分钟左右。近几年,记叙文文体完形填空的选文突出了叙述上的灵活性、事件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再加上生词量增大及复合句的增多,考生在此题上的失分仍然很严重。二是教师讲解这类型的题目时,更侧重讲题,去讲为什么这空选这个答案,有时往往忽略篇章结构的分析。学生在不理解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情况下,去听我们讲答案来源,就会觉得很难懂。所以就会造成这种局面,有时我们老师讲得头头是道,满头大汗,可是效果甚微,回头问学生,学生还是很多不懂。三是我们的学生尤其是我们这些二类校、三类校的学生,词汇量少,阅读量少,篇章理解能力和思维品质都不够。对难度稍大一点的篇章,文章讲什么根本就看不懂,也就是所谓的凭感觉做题。以至于出现几道题错题,或就对几道题。这就是学生口中的运气题。甚至有的学生看到完形填空这题头就疼,就想放弃。
那么,该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帮助学生提高该题的得分率呢?笔者认为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解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完形填空的得分率。《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中多次提到思维导图:英语学习活动观中提到,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工具和手段,如思维导图或信息结构图,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信息的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内化与运用,教会学生在零散的信息和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关联,归纳和提炼基于主题的新知识结构;学习策略的认知策略中提到,利用笔记、图表、思维导图等收集、整理信息。由此可见,借助思维导图对高中英語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理顺复杂的篇章结构,建构知识体系等。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借助思维导图进行高三英语完型复习。
运用思维导图,把握文章大意
对文章整体的理解与把握是完形填空题要考查的一种重要能力,也是做好完形填空的前提条件,因此要想做好完形填空题,提高学生该题得分率,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梳理篇章结构,迅速把握文章大意。为此,在复习完形填空这专题时,笔者就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文章篇章结构的分析。如:在分析2018天津卷完形填空这篇文章时,笔者就先指导学生找出段落中心句(通常在段首),然后通过画思维导图,理顺事件线索,把握文章大意。笔者先展示我所画的思维导图。
通过这思维导图,学生通过what-how-why把握语篇的主题是人与自我、体裁是记叙文、内容是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作者想告诉读者,没有人生来就是赢家,任何事情都是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这篇文章还带有育人道理。主暗线明确,学生厘清这两条线,接下来再开始解题,学生就感觉做起来容易多了。
在示范后,在完成其他完型练习时,笔者就引导学生画思维导图来把握文章大意。如2019年全国卷Ⅰ这篇完形填空,这篇与2018全国Ⅰ卷相比,词数少了10个,词数一少,可提供的信息量就变少了,而且话题又比较陌生,所以,学生刚读这篇文章时,觉得难,意思没看懂,不知如何解题。笔者就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来理清文章结构。因为考虑到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就采用4人一组合作的方式来共同完成。先引导学生查找段落主题句,再通过导图画出段与段之间的意思关联,最终获取文章的大意。
学生针对自己所画的思维导图,对文章意思已经有了一些了解,理解文章是写:虽然乞力马扎罗山环境受到污染,但在当地机构的有效治理之下,环境得到改观。但是对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还是有些没弄懂。然后,笔者再引导学生对他们画的与我画的思维导图进行比较。很多学生就发现我画的思维导图更容易理解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大意和掌握文章的写作特点。学生通过笔者所展示的思维导图,间接教会学生如何画思维导图更好。同时再引导学生利用所画的思维导图来介绍文章的结构,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人与自然”,是一篇夹叙夹议的记叙文。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是想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乞力马扎罗山从之前环境受到污染到后来的改观,作者认为它实至名归。这样对文章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之后,再引导学生继续以小组形式围绕文章主线进行解题,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后再让各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讨论的结果。其他组进行补充。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讨论的气氛热烈。
运用思维导图,理解句间联系
在分析完型语篇如何通过一定的衔接手段,将句与句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语义整体:句子内部的语法结构、词语搭配、指代关系等衔接关系、句子的信息展开方式等。我们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理解。如在讲解2018全国Ⅱ卷完型这篇文章时,学生对第二段中有几空觉得不大理解。不过,笔者发现这段句子中的动词是核心词,如果能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动词,通过画思维导图再对学生加以引导,就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几空的正确答案。笔者就在PPT上先展示出试题。
然后,笔者就通过一个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去理解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学生抓住这些句子的动词,很容易明白这些都是跟救人有关的场景词,从而也就能准确地对这几个选项做出判断。之后,当学生做完型时遇到段落当中一些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好把握时,也尝试着借助思维导图。如在完成2019全国Ⅰ卷完型篇章第三段时,学生发现这几空不大好理解。这时,笔者就让学生尝试画思维导图,通过已知到未知去分析答案。通过思维导图,同学们就很容易理解句与句之间的意思相连。
运用思维导图,复述文章内容
达·芬奇说过:“要有适当的大脑训练。”运用图像把记忆力提高到近乎完美,让创造性思考的效率提高十倍,增强问题解决能力和交流能力,诸如此类,过一段时间以后,它还能提高个体的知觉能力和技巧。而当学完一篇文章后,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对文章的复述。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口语能力以及对文章更深入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完成2019全国Ⅰ卷的完形填空后,笔者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复述第四段的内容。
通过思维导图所展示出来的地点线索,学生就很容易理清文章脉络,就能对段落进行复述。而经常训练学生对文章或段落进行复述,一来可以培养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二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三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四来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所以笔者在讲完完形填空后,经常都会选择几篇文章让学生在做完题后进行对文章的复述。例如在讲解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完形時,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先引导学生厘清文章体裁、篇章结构,通过文章第一段的读,就可以了解这是一篇记叙文。而记叙文的文章一般都有明线和暗线两条主线,且理解文章大意是接下来解题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笔者就引导学生一起完成思维导图,就如下图:
当学生完成这张思维导图后,对文章的脉络就非常清晰。很清楚地把握文章的主线是作者通过在寒假打工——在烘焙厂制作小兔子蛋糕,暗线是作者通过亲身经历才明白制作小兔子蛋糕并不像听起来那么容易。并体会到工作能让你珍惜自己赚到的钱,从而尊重那些付出努力的人。而且思维导图又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复述文章内容。引导学生结合what-why-how-feeling这条主线,再结合一些关键词对文章进行复述。当学生复述完后,再对学生复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并提出一些注意事项。再引导更多的学生尝试对文章的复述。最后,有个别学生能够做到不看思维导图就能对文章进行复述。在这些学生的带动下,学生积极性就越来越高,就有更多的学生加入课堂活动。当第二天呈现这张思维导图时,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内容还是印象深刻。
通过思维导图来复习完形填空的尝试,在高三一年的复习当中取得挺好的效果。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篇章结构的分析,从而把握文章大意。运用思维导图来理解段内句间的联系。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理顺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大意,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内容进行复述。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总之,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是非常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