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冠生
脂肪酸是最简单的脂类物质,是构成甘油三酯、磷脂的重要成分。由于构成膳食脂肪的脂肪酸种类不同,其生理功能和健康效应也不同。
脂肪酸按照饱和程度,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效应具体表现为:
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是导致血胆固醇升高的主要脂肪酸,其中以豆蔻酸作用最强,其次为棕榈酸和月硅酸。饱和脂肪酸可以通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受体活性、提高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日常膳食中应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饱和脂肪酸多来源于动物性食品中,如牛油、奶油、猪油等。
单不饱和脂肪酸
日常饮食,以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代替富含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可以降低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并且不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主要包括橄榄油、茶油、核桃油、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等。
多不饱和脂肪酸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n-3、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例如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麻酸,可以提高低密度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显著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但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并非越多越好,因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含有较多双键,易发生氧化反应,摄入过多会导致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升高,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反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葵花籽油、棉籽油、玉米油等。
此外,食物中还存在一种对健康不利的不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具有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能够明显增加冠心病患病风险。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于人造奶油、油炸食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