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建设指向和路径选择

2022-05-30 10:48朱少义
教育与职业(下) 2022年8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适应性职业技能

[摘要]职业教育适应性是职业教育在与其关涉要素良性互动的过程中,稳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满足大众学习诉求的能力。1+X证书制度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制度创新,在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积极性、提升院校办学水平、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力、优化技能人才匹配度等方面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解决方案。1+X证书制度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具体路径为:与时俱进开发证书类目、融会贯通设计培养方案、提质增量优化双师结构、政策牵引理顺建设流程、需求为本确保权益落地。

[关键词]1+X证书制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教育适应性;技能人才

[作者简介]朱少义(1991- ),男,河北廊坊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县级职教中心适应性提升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B21JY004,课题主持人:谢勇旗)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16-0013-06

把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大制度创新。1+X证书制度是将学历证书与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实现书证融通、育训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1”为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列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举措之一。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毕业生、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活动所需要的综合职业技术能力,与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实践性、人文性、社会性等特征一脉相承。深耕1+X证书制度建设,畅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育人通道,既是职业教育自身固本强基、行稳致远的应有之义,更是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适应并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必然之需。

一、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涵及关联内容剖析

2022年5月1日修订后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再次提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作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相吻合。

(一)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涵

适应性是一个生态学术语,是通过生物的遗传组成赋予某种生物的生存潜力,它决定此物种在自然选择压力下的性能。从生态学角度看,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既包括职业教育自身及其关涉对象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对基于现有社会环境所释放教育需求的承载能力,又包括这一系统为满足不同群体个性化教育需求而发生的调适性行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包含普遍性和相对性,普遍性是指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职业教育只有充分适应并融入符合生产力水平的教育大环境,才能得以延续生存和持久发展;相对性是指职业教育对环境的适应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个体需求差异、产业更新迭代促使职业教育建立内部纠偏机制,该机制通过外部环境对职业教育的评价反馈来开展自适应调节行为。

职业教育适应性与其作为类型教育所具有的社会性、大众性、服务性等属性特征相关联,这些特征随着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变化而变化,即职业教育适应性越强,职业教育类型办学特色就越突出;反之,就越弱。因此,理顺职业教育属性特征与自身适应性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明晰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涉范畴。

(二)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涉内容

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本质是满足个体和群体的发展需求。为适应人的全面發展,职业教育应增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为适应产业更迭,职业教育应匹配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的能力。

1.大众性要求职业教育具备适应学习需求的能力。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职业教育是满足社会大众通过技能学习以满足就业本领需求的重要教育形式。职业教育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从业人员和有就业需求的人群,以培养职业道德、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等为目标,在稳就业保民生、促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职业教育“低门槛”的入学标准使其具备成为大众化教育的先天优势。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接受职业教育的门槛较低,下岗工人、退役军人等有技能提升需求的人群,都可以接受职业教育;相较于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具有周期性短、实用性强等鲜明特征,培训目标、授课方式、教学内容等均根据职业技能标准、劳动力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要求确定。因此,职业教育适应性体现为其能够覆盖并满足教育适需人群释放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构建不受时空限制、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建设的能力。

2.服务性要求职业教育具备适应产业发展的能力。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关联的教育类型,其适应性集中体现在为服务产业升级、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大军。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新迭代,倒逼职业分类“吐故纳新”,传统职业为适应新形势不断调整、优化,催生出AI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兴产业、职业。在这一趋势下,职业教育为保持服务发展的育人有效性,就要具备敏锐捕捉产业和职业发展动向、动态调整技能人才培养内容和方式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职业院校而言,专业是其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专业框架集群内凝聚的是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发展应具有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将直接影响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招生类别、发展方向及社会声望。因此,职业教育应具备将专业链同产业链有效衔接、赋能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力。

3.社会性要求职业教育具备适应合力协作的能力。虽然学校发挥着教育主阵地作用,但作为类型教育,职业教育强调以培养学生具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实操能力为导向,高水平技能人才知识体系的构建是职业能力同产业要求互洽匹配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不应囿于学校进行知识传授或仅依托学校内部教学资源来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职业教育要秉持开放办学的理念,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产学研为纽带,实行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在引导各类社会资源入局并布局职业院校育人工作的过程中提升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教育需求侧日益多元的学习动机倒逼教育供给侧在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式上下功夫。当前在“百舸争流”教育赛道上的职业教育要乘势而上,提升满足多元教育需求的能力,力争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教育首选项。

二、1+X证书制度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应然之举

1+X证书制度是新发展格局下职业教育育人模式的重要改革与创新,在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积极性、提升院校办学水平、深化校企协同育人能力、优化技能人才匹配度等方面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解决方案。

(一)1+X证书制度调动多方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1+X证书制度是一项由多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的系统性工程,证书的设计、开发、实施、考评工作,由政府统筹引导、培训评价组织集成开发、校企双方承接考培。首先,职业教育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应在政府提供的良好制度环境内统筹开发并接受监督指导,教育等部门应将职业教育摆在更加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遴选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培训评价组织,开发建设高质量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其次,1+X证书制度应深化校企合作、书证融通,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载体,实现学习内容与就业需求紧密对接。提升1+X证书制度育人“含金量”,于职业院校而言,就是坚持开放办学,突出类型办学特色,引行业标准进校园、入课堂,提升职业院校办学吸引力。最后,科学合理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遴选机制能激发各培训评价组织的竞争意识,避免出现证书同质化。高质量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应体现行业最新用人标准,这就要求培训评价组织必须加强证书开发环节的调研论证工作,将企业用人需求、行业技艺规范、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纳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编写范畴,让学生在学习和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过程中实现学有所得,证有所用。

(二)1+X证书制度明晰教学改革工作的支撑点

“三教”改革是提高职业院校教学和培训质量的重要抓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代表行业最新用人标准,是深化院校“三教”改革,激发育人活力的催化剂。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现了应用型学习项目开发,有利于促进教师、教材、教法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的行业最新用人标准深度融合,实现职业教育对行业人才需求的区别化培养与精准化供应。具体来讲,在教师培养方面,随着1+X证书制度的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从优先适配热门就业领域、人才紧缺行业逐渐向全口径、全覆盖发展,大规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急需在数量上同学生规模相匹配,在质量上具备高水平授课能力的师资队伍。在这一趋势下,1+X证书制度有利于丰富职业院校教师“双师”内涵,引导教师通过参与各类师资培训项目,有效弥补教师技能短板,实现由授课教师向技能大师的转变。在教材建设方面,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行业所需人才技能要求的准确把握,有助于职业院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区域产业发展特色,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教材,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育更多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在教法设计方面,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等级越高对技能水平要求也越严格,考取难度也就越大,这就让仅依托课本开展单项技能传授的授课模式显得力有不逮。1+X证书制度有利于推动职业院校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引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邀请企业一线技工入校施教,构建“厂房就是教室,车间就是考场”的真实教练场景,让学生在实操过程中实现自身能力体系建设的“新陈代谢”。

(三)1+X证书制度提升校企合作育人的协同力

1+X证书制度对校企合作用人标准进行规范化、体系化设计,并以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的形式呈现,从而有效规避校企双方因責任或权益划分不清而出现学校“圈养”、企业“放养”的育人权重失衡现象,保障校企双主体育人同向发力,确保技能人才既稳根基,更长身体。企业与学校二者有效协同是培养具备一线生产实践经验,服务企业技术升级的高水平技能人才的现实基础。从企业用人需求来讲,人才是实现企业生产创收的原始要素,逐利属性让企业处在既有吸纳高水平人才入企的迫切需求,又面临最大限度压缩用人成本以满足其他生产需要的两难状态,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恰是提升产业与人才匹配度,满足企业精准化用人需求的信用凭证。人才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企业服务教育的公益属性,深度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制定、师生培训、技能考核等工作,是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增加紧缺领域专业人才供给,创造关键领域技术攻关人才优势,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高技能人才对产业的强大驱动作用,1+X证书制度维持了院校人才输出和企业人才输入的动态平衡,有利于畅通校企合作渠道,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实现教育所育与产业所需精准对接。

(四)1+X证书制度增强人才服务发展的适配度

学历证书是学生在既定学制内,按时保质完成人才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学习项目后所取得的学习凭证,是毕业谋生的先决条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包含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满足学习者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适业就业本领的技术凭证。如果将“1”所代表的学历证书作为毕业生走入社会的“敲门砖”,那么起到完善和补充作用的“X”就是提升学习者就业创业本领,提升个人职业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的“垫脚石”,二者共同塑造了兼具职业基本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催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人才“蓄水池”需要深挖,1+X证书制度让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结合技能人才的具体要求“查漏补缺”,在权衡专业与职业发展相关度的基础上,通过锚定职业能力标准,打通职业发展线,接续职业成长线,延长职业生命线,为个人职业发展增值,为加速产业提质升级赋能。同时,证书规模的扩大使其所覆盖的受训对象范围扩大,部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鼓励并支持社会人员参培,依托“学分银行”平台实现学习成果的积累与转化。这一趋势能够进一步释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社会价值,调动社会各领域技术人员技能再提升的积极性,补齐技能人才缺失、人才技能不高的短板,增加技能人才储备,打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才引擎”。

三、高质量推进1+X证书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1+X证书制度的建设要以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导向,从三个维度持续发力:一是发布体现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证书项目;二是高水平建设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师队伍;三是高效度构建覆盖证书建设工作全流程的支撑服务保障体系。

(一)与时俱进,开发体现行业最新用人需求的证书门类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有力凭证,对于学习者而言,接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的过程是根据职业目标提升谋业、从业能力的过程。为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瞄准就业靶向的有效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主体要以受训者获取高质量就业机会为第一目标,与时俱进开发符合行业用人需求的证书门类。一方面,培训评价组织要根据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要求,动态调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目录,优先开发人才紧缺领域、社会热门领域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项目。另一方面,各学校需要根据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学生需求,主动承接一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项目。培训评价组织要做好“售后服务”,紧跟行业发展动向,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职业能力要求标准的更新速度,确保学习者技能的掌握符合行业企业对职工工作能力的要求,既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含金量,也增加社会对1+X证书制度的认可度。

(二)融会贯通,设计对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施教内容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体现技能人才培养的详细过程。为确保高质量开展职业教育育人工作,就要系统研琢、精心布局、科学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X证书制度所秉持的“书证融通”“育训结合”理念,决定了职业院校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课程是所有教学理念的承载者和体现者,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整个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一方面,要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课程为“媒介”精准入校。职业院校要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的最新技术标准及时转变为教学标准,将岗位需求融入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做到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与职业技能要求的深度融合,整体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另一方面,要根据课程建设搭建校企协同育人桥梁。在发挥职业院校施教主体作用的同时,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规定的从业能力标准,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实践课程项目开发,建立基于增强学生从业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持续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质量。

(三)修身立教,培育具备“双师”综合素质的从教队伍

1+X证书制度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具备知识融合、项目开发、洞察发展、评价考核、角色转变等多种能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要注重增量、提质和维稳,让“双师型”教师名副其实。一是扩大教师补充渠道。目前,随着1+X证书制度由试点走向推广,这一趋势使职业院校必须增加教师数量来满足学习者日益增长的技能培训需求。一方面,要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坚持以老带新,鼓励青年教师参与集体备课、课程观摩、评价反思等教学活动,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梯队。另一方面,要支持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建议有关部门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鼓励职业院校实施技能大师、企业专家、大国工匠进校园的项目。二是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将1+X证书培训模块纳入国培、省培等培训计划,鼓励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项目与1+X证书培训项目内容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在课程开发、教学设计、考核评价等环节的带头作用。三是外引内培,校企共育。要推进建立校企人员双向协作交流机制,聘请企业一线技工入校参与教学,定期组织专任教师开展入企交流活动,补齐教师能力短板。四是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推动出台省级乃至国家层面“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以教师能力评定流程的标准化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规范化。避免一次认定终身有效的评定方式,通过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明确“双师型”教师资格再认定办法,促进教师专业化可持续发展。

(四)政策牵引,做到证书开发到维护各环节工作有章可循

政策在推动1+X证书制度培养高水平技能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改革创新之举,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模式、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具有积极影响。当前,为探索1+X证书制度工作向纵深发展的进路,就要进一步提升政策精准投放能力,确保各环节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保障1+X证书制度稳定运行。一是“因势利导”,加强质量监管。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高标准遴选具有良好社会信用、无违法行为的证书开发主体。完善考核成本、支出标准核定办法,对培训评价组织提出的考核费用标准,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组织第三方机构予以核定。完善动态调整机制,突出绩效导向,按照“优胜劣汰、动态调整”的原则,撤销承接能力不足的院校证书培训与考评资格。二是“未雨绸缪”,优化建设方式。鉴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社会化属性,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推动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由学校认定向社会化认定转变,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探索“牵头院校”制度,支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作为1+X证书制度推进工作的牵头院校,在研究制订试点推进工作方案、协商证书考核费用标准、布局证书考核站点、参与修订证书考核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搭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等领域发挥领航作用。

(五)因需制宜,确保证书培训到应用各群体权益落地见效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个人能力评价、考核、聘用和从业的重要凭证。为提升1+X证书的社会关注度、认可度和接受度,就要站在参与者的角度,坚持需求导向,营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社会环境。在学习成果转化方面,依托“学分银行”,鼓励学习者对所获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行认定并抵消相应课程学时,从而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在考证动机方面,通过企业赞助、学校奖励、财政补偿等多种途径减免学生的考证费用,减少经济压力,激发学生的考证动力。在丰富就业渠道方面,搭建企業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为优先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在职业能力提升方面,扩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项目受众面,开发培训周期短、成果见效快的普适性证书类目,提升劳动力技能。在建设力量维系方面。教科研部门可以将1+X证书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纳入专项课题规划,给予立项团队资金支持,维持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同时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优化1+X证书制度建设路径。

[参考文献]

[1]陈建华,潘建华,王世民.职业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构建初探[J].职教论坛,2010(1):20-22.

[2]陈衍.职业院校要合理设置新专业[J].当代职业教育,2011(2):1.

[3]黄德桥,杜文静.高职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0(18):45-50.

[4]吕良燕.国家标准框架下北京市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诊断与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20(2):52-57.

[5]柴美娟.职业教育1+X制度下建筑信息模型(BIM)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9(10):17-21.

[6]李晓东.基于岗位能力视角的高职“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及培养路径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9(8):76-81.

[7]李寿冰,高艳芳,杨兴芳.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试点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20(20):20-24.

[8]钱娴.“新旧”制度并存背景下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情况的实证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0(3):47-50.

[9]朱少义,郭凤.1+X证书制度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22(6):30-34.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适应性职业技能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