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乡村振兴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成效分析

2022-05-30 06:38韩灵梅熊鑫鹏闫轩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乡村振兴指标体系

韩灵梅 熊鑫鹏 闫轩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亟需构建客观指标体系,全面、系统、科学地评价乡村振兴实践成效。基于乡村振兴“20字方针”,从5个维度选取18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比较测算了河南省18个地市乡村振兴实践成效。结果表明,河南省乡村振兴实施总体成效显著,但区域差异明显。具体到河南省18个地市乡村振兴实施成效测算综合得分情况,各有优劣。基于此,未来河南省在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上需要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策略,激发乡村本身的内在活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法;成效评估

乡村振兴是一个国家城市化和工業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川。从2017年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至今,乡村经济和村容村貌变化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基于此,将研究聚焦于河南省,其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基于地域位置处于中部地区、乡村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等客观现实,城乡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结合河南省情,充分考虑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构建了乡村振兴实施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河南省18地市乡村发展水平,并进行差异化分析,为河南省各地区“拉长板,补短板”,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经验依据与理论基础。

一、指标构建与研究方法

(一)指标构建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20字方针,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参考国内已有研究成果[2],基于综合性、科学性、特殊性、可比性以及可操作性原则,根据国家政策导向与河南省实际情况,结合研究目的,分别从外延和内涵角度构建指标体系(见表1)。

(二)研究方法

因子分析主要是采用降维的方法,把较多原始数据提取成少量公因子,不仅减少工作量,还能将数据原有的信息真实度保留。因子分析建模步骤如下。

二、实践成效之实证分析

(一)提取公因子

文中运用SPSS25.0软件,首先,对数据进行效度检验,KMO值为0.72且Bartlett检验的P值为0.000,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然后,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依据数据组合提取主因子(见表2)。

按照累计贡献率不低于80%与特征值大于1的基本原则,文中选择了6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1.94%,因此可以认为,公因子反映了原变量的大多数信息。为进一步明晰这些公因子的构成及逻辑意义,对其进行正交化旋转处理(见表3)。可以看出:公因子1与千人刑事案件立案数B14有较高的相关程度,可称之为农村居民安全感因子;公因子2与劳动生产率B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占比B15有较高的相关程度,可称之为农业劳动效率因子;公因子3与乡村人均消费品零售额B18相关程度较大,可称之为乡村消费能力因子;公因子4与广播电视覆盖率B11相关度较高,可称之为乡村文化建设因子;公因子5与乡村第一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B3相关度较高,可称之为乡村产业兴旺因子;公因子6与农村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及卫生厕所普及率B8相关度较高,可称之为生态环境宜居因子。

(二)计算各公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

根据公因子得分函数式,计算出河南省18个地市的6个因子得分,以这6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当作权数,计算出河南18个省辖市的乡村振兴实践综合得分(见表4),综合得分公式为:

(三)实证结果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层级,各层级又包含了若干个小的方面,因此对其实践推进成效的分析须综合考量、正确评判。基于河南省18个地市乡村发展基期水平不同,采用评价指标的选取角度不同(见表4),其推进成效的表现程度差异较大,按综合得分区间高低大体划分为三类(见表5)。

2017年河南省城乡收入人均倍差为2.32,到2020年这一数值变化为2.16,表明河南省在发展新型工业化、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同时,乡村振兴工作有序推进,农村居民生活富裕度明显上升。近5年来,河南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总体成效显著,但区域差异明显。产业振兴、人居环境和乡村基层治理成效三个方面的地区差异是导致河南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地区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各公因子所占权重相近,说明乡村振兴战略很难依靠“单点突破”来形成带动溢出效应。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证结果仅是总体性的量化评价,只能某种程度上反映过去几年间河南省18个地市乡村振兴工作推进实践成效。对于其未来发展趋势的研判,通过深入分析各地市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其历年的相关数据资料,具体分析如下。

1、三门峡、济源、信阳的综合评分远远超过其他地市,表明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和地区经济情况出现了不强相关的情况。综合考虑三市乡村振兴工作发展实际情况,其在基层治理、农业生产效率、农村居民消费上得分较高,表明这些因素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南阳、周口公因子2得分较高,表明两市的农业劳动效率和第一产业产值对当地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值较高。鹤壁、新乡在公因子3上得分较高,表明农村居民消费能力较好。鹤壁在公因子5上得分较高,说明农村产业发展多元化、产业兴旺度良好。

3、安阳、许昌、平顶山、郑州等地市综合得分较低,共同特点是公因子2、3、4得分不高,表明这些地区由于经济较为发达,二三产业占比较高,第一产业产值占比较低、粮食单产没有优势,因此农业劳动效率呈现较低发展态势。同时,受经济发达程度影响,其乡村振兴的基础水平较高,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外溢至城市地区或者网络消费,但此类地区的公因子6,即乡村宜居生态因子得分较高。

结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河南诸多农村地区居民安全感、生态环境宜居度以及乡村文化生活便利度、丰富度都得到了极大提升,但基于农村经济发展基础水平不同,区位优势和自身资源禀赋条件等不同,河南省18个地市在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以及农业劳动效率等方面差异较大,还需重点突破。未来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中,除了发挥周边城市二三产业辐射拉动效应以及经济水平良好农村居民家庭文教、体育人均消费支出和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的优势拉动乡村振兴外,还应提升偏远的经济欠发达农业区居民的生活消费质量。

参考文献:

[1]姜长云,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要义和规划精髓[J].东岳论丛,2018,39(10):25-33+191.

[2]王建英,乡村振兴评价体系构建及实施成效分析——基于河南省市域面板数据的验证[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03):16-22.

基金项目:2020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生态系统构建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0BJJ032,

作者简介:韩灵梅(1978-),女,甘肃会宁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李赫蛮)

猜你喜欢
主成分分析法乡村振兴指标体系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