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士冬
亲爱的小朋友,如果你看到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家,他正手捧着一本《易经》,一会儿看看《易经》,一会儿抬头看看天,那他呀,可能是在观测天象哟!
《易经》是阐述天地万物万象变化的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哲学书籍。原本有《易经》《连山》《归藏》,后来只有《易经》留存于世。
《易经》常被用来卜卦,对未来的事态发展进行预测,但《易经》可不是简简单单只能用来卜卦。《易經》蕴藏着非常深邃的自然法则以及朴素的辩证法,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的结晶。
《易经》更是被誉为著经之首,被认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总纲领。《易经》包罗万象,涉及面非常广,包含哲学、政治、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
据考证,在远古时期,《易经》就已经问世了,它是远古文明的产物。如果你看过《易经》,那你肯定对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八卦等这些名词较为熟悉,因为这些名词便是从《易经》中衍生而来。
相传,《易经》的作者是周文王姬昌。姬昌是周朝的奠基人,是周武王的父亲,又名姬伯、西伯。姬昌勤于政事,爱惜人才,并以善德治理天下。姬昌在生活中极为俭朴,虽然是帝王,却穿普通人的衣物,还会到田间劳动。
姬昌推演出八卦为六十四卦,从而写成《易经》。《易经》分为两部分,即《经》和《传》。《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
关于《易经》,在唐朝有这样一个故事。
袁天罡、李淳风是当时著名的易经大师,二人是师兄弟,都是唐太宗的国师。一天,二人跟随唐太宗出游,在河边看见一红一黑两匹马下水。唐太宗就问:“你们说说看,应该是哪匹马先从水中起来?”袁天罡起了一卦,是离卦,离为火,火是红色,所以他断定红马先起来。李淳风却说:“不对,应该是黑马先起来。”结果是黑马先起来。唐太宗很疑惑,李淳风解释说:“火未起,烟先发,起火之前要先冒烟,烟是黑色的,所以是黑马先起来。”
其实,易经的道理就是自然事物的道理,一点儿不神秘,所谓的“易经大师”,无非就是通达了人情,熟悉了物理。
小朋友,我们也可以买来一本《易经》,送给自己的长辈读一读,看看他们是不是能根据《易经》预测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