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猛
摘 要:《共产党》月刊作为首次高举共产党大旗的刊物,对建立思想上、组织上统一的全国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发挥了重要纽带作用。月刊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强化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国际形象,使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达成建党的思想共识。月刊介绍第三国际和各国共产党情况,使各地党组织达成建设布尔什维克化党的组织认同。月刊以中共早期创始人为撰稿主体,号召深入工农群众,使各地党小组成员行动一致。以《共产党》月刊为载体,各地党组织、党员联系起来,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组织的发展,为构建组织认同、制定党的纲领路线起到重要作用,对当下党的自身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共产党》月刊;中国共产党;思想共识;组织认同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9-0054-04
报刊与无产阶级政党相伴而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蔡和森在与毛泽东同志的通信中,提出建立共产党的四大具体步骤[1]75。其中关键一步在于组织并发行出版物,使其不仅成为宣传建党思想、强化组织建设的舆论阵地,更成为党组织发展的桥梁。1920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以列宁创办报纸建党为蓝本,创办《共产党》月刊(以下简称月刊)。月刊旗帜鲜明高举共产党大旗,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壮大无产阶级力量、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喉舌。
当前报刊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学界主要主张月刊宣传、讴歌、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建设上对党的创立做出理论准备[2-3]。如果从这一角度来看,月刊与同时期其他刊物如《星期评论》《劳动界》等并无明显差别[4-5]。因此若想凸显月刊在党创立过程中的独特作用,须找准其定位,即“旗帜鲜明”[6]4。月刊作为首次高举共产党大旗的刊物需明确:月刊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强化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国际形象,使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达成建党的思想共识。月刊介绍第三国际和各国共产党情况,使各地党组织达成建设布尔什维克化党的组织认同。月刊号召各地党组织推翻旧社会、深入工农群众,使各地党小组成员行动一致。这样我们才能更准确揭示月刊在中共早期组织发展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理论宣传、思想共识:宣传马列主义建党思想,使党组织与国际接轨
五四运动前后,国内形势动荡,反动派猖獗。由于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月刊在秘密状态下出版发行并辗转各地[7]192。尽管是秘密出版,但月刊仍是“销数很广,宣传亦很有力量。”[8]806月刊出版后采用赠、寄两种方式,使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阅读学习,并将月刊介绍给工人,向工人通俗讲解政党的内容。毛泽东同志曾向进步学生散发过月刊。中共武汉临时支部书记包惠僧将月刊作为支部阅读书目[9]61-62。月刊的读者多为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员和进步知识分子,而这些人也通过月刊了解世界共产党情况,使党组织与国际接轨。
(一)创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需要
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月刊在介绍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形势及欧洲各国共产党的情况后,指出资产阶级的和平改革在西方资产阶级国家都以失败而告终,而中国无产阶级不仅受本国资产阶级经济上、政治上的掠夺压迫,同时受到欧美、日本等国际资产阶级的压榨。可以说“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国际的”[10]44。因此在中国如不主张暴力的手段、采用俄国的建设方法、走共产党的道路,那将无路可走。为此中国的无产阶级如若推翻国内国际资产阶级的压迫,求得平等和自由,需像巴黎无产阶级和俄国无产阶级那样采取猛烈有力的直接行动,建立共产党。对中国来说必须建立像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那样的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革命。
(二)为使各地党组织了解世界,月刊介绍第三国际和各国共产党情况,设置“世界消息”栏目
五四运动爆发后,共产国际派代表维经斯基到中国了解革命情况、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在维经斯基的帮助下,中国的建党步伐加快,1920年11月创办了月刊。月刊创刊后用大量篇幅介绍第三国际和各国共产党情况,有关建党思想的占30%,有关各国建党状况及动向的占40%,世界消息共刊发71则。月刊围绕第二国际的覆灭和第三国际的兴起而开展,着重介绍第三国际的缘起、主张、意义和加入条件,将“加入第三国际的成员必须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以及各种反革命势力做斗争”列入其中。月刊翻译介绍各国共产党情况,设置“世界消息”专栏,通过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比较、中国与世界的比较进一步强调共产主义、共产党的世界范围和国际属性,不仅使各地党组织更加了解世界共产主义组织的消息,也更能将中国的党组织置身于世界范围的组织系统中。“中国底情形,简直和俄国的是一样。……中国底无产阶级无自觉,无训练,无组织;与俄国的有甚么不同?情形是一样了。”[11]说明中国的情形与俄国如出一辙,表明了俄国的办法适用于中国,中国工人阶级可以走俄国人的路,进而强化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国际形象。作为月刊撰稿人的沈雁冰也是通过对各国共产党党纲等的翻译,初步知晓了共产主义,明晰了共产党的纲领和组织[12]176。
(三)为坚持正确的建党方向,月刊揭露并批判了无政府主义与改良主义
理论与实际的匹配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实际需求的程度,理论只有与现实相统一才能推动历史发展。然而20世纪初期各种革命性尝试均以失败告终。欲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必先找到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理论,使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形成互嵌。在这样的现实需要下,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工人运动的开展,中共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流派公开宣战,月刊成为宣扬正确政治导向的中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接触以社会主义新思潮的面目出现的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因形式上如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反对阶级压迫、通过革命实现社会公正等,与马克思主义具有相似性,致使20世纪之初中国思想界包括中共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不能将二者严格区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无政府主义者所阐述的社会革命和理想有最终实现之可能,而无政府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分歧并不是革命手段,而是革命目标,“无政府主义是人类努力的最后目标”[13]。蔡和森对此也有类似认知,“无政府党最后的理想我以为列宁与他无二致”[1]76。尽管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在革命目标上一致,但究其本质来说,马克思主义者更主张社会历史条件对人活动的制约性,这也成为辨别二者的主要标志。这一点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组织经济发展的方式优于无政府主义,这对于经济落后的中国至关重要。经济发展、保持生产力增长需要集权干涉,发展经济的任务需由国家完成,而“无政府主义所反对的,第一是强权”。因此,月刊发表了《我们为什么主张共产主义》《夺取政权》两篇文章,批评了无政府主义“不要国家政权法律”[14]34、否定国家和强权的立场,表明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主义倾向。然而中国虽然存在着无产阶级深受双重压迫的客观现象,但并不意味着无产阶级会自发联合起来进行斗争,此时需提供政治组织联结工、农、兵,使阶级意识变成革命的武器。陈独秀认为“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14]10,而且要求做工的人居于治人地位,不做工的人處于治于人之位。这样就将阶级组织起来,使斗争意识不断增长,而这也就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接受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反对无政府主义。为此月刊连续发表文章批判无政府主义错误观点,正面阐述了中国要“跟着俄国的共产党”的“建设方法”组织起来,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改良主义者企图通过合法的斗争以改良中国。月刊认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帮着外国资本家来掠夺中国人”[14]88,为此必须采用阶级斗争,实行真正革命的社会主义。月刊对无政府主义与改良主义组织原则的批判,表明了中国的共产主义组织从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出发,以列宁创建的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划清了“真马假马”的界限,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和进行中国革命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二、示范先导、组织认同:使各地党小组达成建立布尔什维克党的共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五四运动后,中共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以马列主义建党思想为指导,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共产主义小组,通过创办刊物、学校、工人组织酝酿建党。李大钊主张党为“共产党”,并从團体训练与精密组织角度注重党的自身建设[15]79。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共产党》月刊中发表了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运动的相关文章,使各地党组织和党员明晰了建设什么样党的问题。
(一)月刊使各地党组织明晰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与宗旨
在这一问题上需明确各地的党组织由谁组成、代表谁的利益。月刊指出共产党的组成分子是有阶级觉悟的劳动者,它可以引导劳工阶级的革命达到胜利,“因为他有良善能干事的组织,有好的训练。并且有最可贵最有权力的东西——知识”[16],即通晓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为有组织地开展革命运动,共产党的组成分子需组建基本组织即支部,支部成立后选举政府的最高机关——办事委员或办事部,支部在办理苏维埃的事务时,须有共产党思想和宗旨精神,明晰了党组织的性质与宗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蔡和森和毛泽东同志都对建设什么样的共产党有过论述,蔡和森认为共产党在革命运动中扮演着发动者和领袖者的角色,是先锋队、作战部[1]56。毛泽东同志也指出改造中国就要建立一个组织作为基础,这一组织即“如蔡和森所主张的共产党”[17]572。月刊在《告劳兵农》一文中也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广大劳农的代表、先锋队。这为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关于党的名称问题,一大纲领开篇定名了“中国共产党”[18]1,表明了党的性质和方向。1922年《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一文再次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宗旨。
(二)月刊使各地党组织达成“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共识
蔡和森曾指出“创造共产主义的社会”是党的目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主张“唯物史观——阶级战争——无产阶级专政”[1]78。在第一号《短言》中强调尽管资本主义在中国刚刚发达,然而它的罪恶性质也照例扮演出来了,中国急需改变社会面貌,“一切政治上的权力,都要归无产阶级”[19]。月刊在翻译介绍《美国共产党党纲》中,明确说明了美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发展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20],为中国共产党建设提供了借鉴。“工人要靠自己实力运动,他人只能够用学理来帮忙。共产党的全体不是他的领袖,个人都是领袖。所以个人都有同等的责任。”[21]这也表明了这是实现每个人的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的方向。中共一大纲领提及“消灭资本家私有制”[18]1,就是要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向共产主义迈进。党的二大通过的《宣言》分析了中国社会和革命的性质,提出基本任务是从争取和平到推翻压迫再到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制定的纲领继承了月刊关于革命纲领的论述。
(三)月刊使各地党组织明确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的纯洁性
建立组织必须要遵守一定的原则。蔡和森指出党需有集权性的组织和铁的纪律,这样才能培养具有组织纪律的人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事业。月刊关于《加入第三国际大会的条件》的介绍中,突出了“集中”“严密的组织纪律”,当出现混乱情况时“万国共产党必须比较第二国际更为中央集权”[22]。月刊在翻译《共产党未来的责任》一文指明了党的选举实行民主选举、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产党的选举是这般正大,意见虽然不能划一。但既经多数取决,少数也应该服从”[23]。党的一大纲领初步规定了党的各级组织机构的形式、职权、相互关系,确定了地方党委要接受中央监督和指导的原则,继承了月刊提及的集中制原则。党的二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了下级与上级“服从”“执行命令”的组织原则[18]167。二大党章对党的组织制度、各级组织机构及其关系,党的纪律和党员条件等,做出了比月刊中提及的、一大纲领更为细致严密的规定。为了保持组织的纯洁性,必须严格地物色确实的党员,加入组织的条件要求具有阶级觉悟、有组织性的人员。在关于“入党资格”的问题上,沈雁冰翻译的《美国共产党党纲》强调了尽管只要拥护共产党的原理和方法均可加入共产党,但“先须脱离与其他一切政治团体的关系”[20],说明要建立集中统一、有严格组织纪律的无产阶级政党。关于如何保持纯洁性这一问题,党的一大纲领通过提出加入党组织前需与反对党纲的其他党派断绝联系来保证党组织的纯洁[18]1-2。党的二大通过的党章沿袭此观点,并专门用一章说明党的纪律。三大通过的《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明确规定加入国民党后仍需保持党的独立性。月刊在《俄罗斯的新问题》《共产党同它的组织》等文章中,对组织的原则、纪律、纯洁性等做了说明,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制定纲领和决议做了一定的准备。
三、政治动员、行动一致:推翻旧社会,号召深入工农群众
(一)创建党的目的在于破旧立新,组织新社会
月刊从分析中国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现状出发,以能否改造中国为标准衡量中国各党派的行为。它指出资产阶级破产,人民的希望落空,“改造中国”的“使命”就落到“我们共产党”肩上。当前整个国民都处在彷徨之中,到底谁可以担当改造国家的责任呢?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的使命。这个政治使命就是夺取政权,完成政治使命的同时,共产党还肩负着经济使命。为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我们要在中国进行政治和经济两大革命,以政治革命为基础,通过政治革命改变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显然,月刊的这些论述实质上已经做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推翻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中国的论断。月刊宣传、介绍、提出了在中国应建立什么样的党的相关理论。中共一大通过的纲领参考月刊中提出的理论,明晰中国共产党来自劳动民众,代表广大民众的利益,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二)月刊强调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必须到工人群众中去,与工人群众相结合
中国的无产阶级还不成熟,“大半都是无自觉,无训练,无组织的人”,因此“要想使他们有自觉、有训练、有组织,就非我们投身工场,与他们亲近不可,我们站在圈子外面来讲劳动运动,是不成功的”[23],首先要到劳动者中去发挥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表率作用。其次是组织一个能与资产阶级相抗衡的团体,“工会还是要从速组织积极进行的”[10]50。陈独秀在《我们要怎样干社会革命?》中指出了工会的两大作用,即一是与资产阶级斗争,二是将劳动者訓练为可以经营管理的人才。通过工会组织一方面可以直接行动,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工会组织普遍宣传,激起无产阶级对于有产阶级的敌忾心。工会组织作为宣传、领导的桥梁,在党的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中也强调“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18]1。一大决议的第一部分就指明党的基本任务就是成立产业工会,并对如何组织工会做了说明。对于如何开展工作,一大决议指出党还应派党员到工会组织开展工作,并提及成立工会组织研究机构的重要性,“使他们在实践中去实现共产党的思想”[18]5,这为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的引领作用奠定了基础。
(三)月刊关注农民问题,号召农民结合起来,认清敌人,进行革命
《共产党》月刊不仅介绍了俄国农民的情况,而且发表了与中国农民相关的文章。《告中国的农民》一文,首次提及农民问题,分析了中国农民在革命中的力量,人数众多占据优势,假若又具有阶级觉悟进行阶级斗争,那我们的革命和事业便更具可靠性。但农民的觉悟是需要培养训练的,沈雁冰在翻译《劳农俄国的教育》时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俄国对于农民教育的理念是办国民学校培养人才,识字的人为国民学校的教员教不识字的人,同时教员还需进夜校培训,“共产主义就能使你们脱出一切的痛苦”。关于具体的行动步骤与方法,月刊在《告劳兵农》一文中有所说明,革命行动的“四步走”方法首先认清敌人,即官僚、军人、资本家;其次明确革命的目的,谋求权利;再次传播革命思想,同全世界的劳农联络;最后组织军队进行战争,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这一观点在1922年《中国共产党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一文中有所体现,文章专门讨论农民问题,并认为离开农民,我们党很难成为大的群众性政党[18]198,这也为之后建立民主联合战线奠定了基础。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将“深入群众”作为党组织革命运动的关键。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从“民主联合”角度强调发展路径[20]139。根据共产国际的决议,中共制定关于建立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三大通过的《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从中国具体形势角度强调中国需要有一个强力的党。但当前中国的工人阶级尚未强大,并不能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大的群众党,为此依靠国民党与共产党发挥合力[20]259。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为迅速发展党的组织、壮大党的力量创造了一个重要的条件。
四、几点启示
《共产党》月刊1920年11月7日创刊,1921年7月7日停刊,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月刊完成其使命。《共产党》月刊既充当传达党音的“喉舌”,又成为动员人民群众的“号角”。在宣传、介绍各国的建党情况中,提出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组织建设层面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基础,成为连接各地党组织、党员的纽带,月刊所阐明的一些重要观点,大都融汇在建党初期党的纲领、决议和章程之中。总的来看,《共产党》月刊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为宣传马列的建党学说做了大量工作,在组织发展和建设上为构建组织认同和制定党的纲领路线起到重要作用,对当下党的自身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一是党的建设要坚持思想建设的基础地位,注重思想性和科学性。正确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是行动指南。建党百年来,党在领导事业发展过程中纠正党内曾出现的错误和不良风气,在批判错误思想、讨论真理标准问题、反腐败斗争中坚持真理,不断发展壮大。正确区分与辨别思想领域的对立、政治路线的分歧,是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的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
二是党的建设要紧密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明确党的建设目标。在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因各历史时期任务、定位有所不同,对建设目标进行了探索,中国共产党以“布尔什维克化”为榜样,在建党之初确立了“群众党”的建设目标,作为“布尔什维克化”的前提和基础。大革命后将“群众党”融入“布尔什维克化”目标之中,但由于党内错误思想的影响,党距离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化”目标甚远。遵义会议后,党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渐归还“布尔什维克化”的原本概念,党的七大使“布尔什维克化”的建设目标真正达成。此后中国共产党赋予“布尔什维克化”更具“中国化”“民族化”的新内涵,逐步解决了建设中的问题,确保了正确的方向,提高了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蔡和森文集:全2册(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徐志坚.中国共产党建党筹备期意识形态理论构建的特质分析——以《共产党》月刊为视角[J].学习论坛,2021(6):101-107.
[3]李伏清,王向清.论《共产党》月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10):65-71.
[4]杨宏雨.五四时期国民党人对十月革命和苏俄政权的认知——以《星期评论》为中心的研究[J].学术界,2021(4):169-183.
[5]曹典.从《劳动界》看早期共产党人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探索[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9(8):31-35.
[6]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回忆张太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蔡和森文集:全2册(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包惠僧回忆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0]汪信砚.李达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1]周佛海.俄国共产党政府成立三周年纪念[J].共产党,1920(1).
[12]茅盾.我走过的路(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3]周佛海.我们为甚么主张共产主义?[J].共产党,1921(4).
[14]陈独秀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5]李大钊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6]沈雁冰(译).共产党的出发点[J].共产党,1921(3).
[17]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18]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9]周佛海.夺取政权[J].共产党,1921(5).
[20]沈雁冰,译.美国共产党党纲[J].共产党,1920(2).
[21]袁振英,译.共产党未来的责任[J].共产党,1920(1).
[22]加入第三国际大会的条件[J].共产党,1921(3).
[23]陈独秀.我们要怎样干革命?[J].共产党,1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