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化归思想

2022-05-30 10:48:04李红红
关键词:化归思想初中数学策略

李红红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化归思想,适合性更高,应用价值更好。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对化归思想方法做创新设计,抓住渗透契机,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变陌生为熟悉,使学生能够抓住数学的本质,理清数学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促进学生提高自主探究的品质与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化归思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20/23-0055-02

所谓化归,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思维的策略,就是将研究的问题进行变换,化生疏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化归思想,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辅助,让学生在探究中思考观察,在整合、分析、归结、内化中完成数学认知的构建。数学学科有太多可以化归的因素,教师利用适合的数学思想展开教学辅助,可以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更深层次,提升应用能力。

一、引入化归思想,变抽象为具体

数学教学设计环节,教师积极渗透化归思想。数学自身带有抽象性、逻辑性等特点,教师适时引入化归思想方法,对数学关系做梳理,能够将一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到深度学习环节,在思维梳理过程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学生对化归学术名词比较陌生,教师不妨结合教学问题做具体引导,让学生顺利进入化归操作环节。

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教师在解读“有理数”概念时,不是投放概念信息,而是引导学生做数的分类:数有自己的特征,根据其特征不同,可以将数做具体分类,你发现了哪些特征?做出了怎样的分类?学生接受数学问题后,开始深度思考,并纷纷给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进一步分析与划分,教师一边与学生互动,一边进行评价,继续提出问题:自然数是整数吗?0是正数吗?小数和分数是什么关系?学生进入深度思考,课堂互动交流气氛渐成。教师引导学生对数的分类做梳理和归结,推出“有理数”概念,学生从数的分类角度理解,自然掌握了有理数概念内涵。“有理数”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教师难以用准确的语言加以解读,而从数的分类角度展开思考和操作,为学生带来旧知的梳理和应用,让学生建立数的认知体系,“有理数”概念自然建立,这说明教师教学设计是比较睿智的。化归思想方法应用非常广泛,教师借助数学思想展开教学指导,顺利进入到问题核心,在关系对接中建立系统认知。

二、优化化归思想,化敏为简

数学带有抽象性和复杂性,如何让学生感觉这些数学问题是简单而直观的呢?这里需要用到化归思想方法。化归可以将一些复杂的信息做整合分类处理,推进数形结合,利用更多直观信息解读数学内涵,学生获得的信息更为直观,对数学问题的感知也会简单化。数学学习呈现系统性、渐进性,如果教师能够将数学问题进行“化整为零”式设计,让学生从一些小角度展开思考,势必能够降低学习难度。

教师借助化归思想进行教学引导,将一些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单化处理,这对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成长有积极帮助。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还不是很熟悉,对相关解法更为陌生,教师先推出课例:有一部分图书,让一个班级的学生来阅读,如果每人读3本,还要余下20本,如果让每人读4本,还要缺25本,这个班级到底有多少人呢?学生对这个课例的等量关系做梳理,教师适时做出引导,让学生先设未知数x代表班级人数,这样就得出了方程等式:3x+20=4x-25.解这个方程时,教师让学生先做移项,然后是合并同类项,最后求出未知数x等于45,也就是班级人数为45。在集体讨论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做解题方法介绍,学生有操作经历,都能够主动做梳理。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先指导学生做未知数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相关等量关系做梳理,找到等式组成规律,在方程解析时,教师对操作程序做引导,学生借助旧知进行对应操作,很快就得出结果。在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发现数学逻辑关系,学生有操作经历,适时做回顾和总结,其学习效果显著。化归思想有广泛用途,教师适时做出渗透设计,组织学生展开主动探索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化归思想。

三、应用化归思想,变陌生为熟悉

化归思想方法应用有更多切点,教师引导学生从一些生活积累方面展开深入思考,借助学习旧知接触新知,这样可以顺利进入到学习核心。教师要对数学问题做深度分析,适时做出一些处理,将一些陌生的要素转化为学生熟悉的内容,学生接受起来会更为容易。学生直观思维比较敏感,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注重形象性、直观性,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对数学问题做科学处理,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系数。

学习数学新知时,教师借助学生的经验及积累展开引导,或者是利用生活经验进行推介,都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确保学习进程顺利展开。如教学“几何图形”这部分内容,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形信息,要求学生看图形做判断,区分平面图和立体图,对“三视图”概念做解析。学生对平面图比较熟悉,教师拿出圆柱、椎体放在桌面上,要求学生做观察,并做具体引导:从不同角度看这些物体,其形态是不同的,用铅笔画出你观看到的图形,准备参与交流讨论。学生开始观察图形,教师适时引入三视图画法内容,让学生逐渐找到观察取点和构图方法。学生结合旧知进行观察和体验,能很快掌握三视图的特点,并利用绘图经历,内化立体图的相关认知。

数学教学引入化归思想方法,学生接受起来更加顺利,助學效果更为突出。教师对化归思想方法应用做整合设计,结合数学问题进行实践探索,将正面与反面进行转化、将常量和变量进行转化、将数字和图形进行转化、将相等和不等进行转化,可以给学生诸多启示,让学生学会通过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数学特点进行分析,将化归思想融入教学过程当中,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化归思想初中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浅议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机渗透
浅议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化归思想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