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明
教学要从“以教为中心”的旧范式向“以学为中心”的新范式过渡。这可能已经成为所有当代教育人的共识,起码是口头上的共识,但真要过渡起来,却何其难哉!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旧范式有着极其强大的惯性。这种惯性不仅表现在教育人的思想、情感、习惯、方法等“非物质性”的方面,还表现在已经“物化”了的成功经验、典型课例、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和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方面。一名教师,只要不能在思想、情感、习惯、方法等方面与这一大惯性做痛苦的决裂,只要还在使用旧的设计、资源,旧范式就会保持其惯性,迫使教学沿着旧的轨道前进。
所以,课改难,不难在栽桃李,而难在除荆棘。
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教郑珉中弹琴,要求他三个月不再演奏,把原来所学所能全部忘掉,就是这个道理。当我们抱着旧思想、旧观念、旧情感,用着旧方法、旧设计、旧资源的时候,连我们这个人也成了旧范式的一部分,成了旧胎旧骨的一个旧人。因此,非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不可。但让一个人“脱毛换肤”都少有人肯,更何况是脱胎换骨呢?
旧范式之所以有这样强大的惯性,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不敢,也不能让它停下来,改造重构,焕然一新,然后再上路。要重构改造,必须“带电作业”,在运行中完成。这就又给变革增加了另一道看似无法逾越的天堑。
那么,这道道天堑真的是不可逾越的吗?
我们不能绝对地说:答案是否定的,但我们有让这艘巨舰改变航道的可能性。可以說,只要满足两个条件,我们就能克服旧范式的大惯性,最终实现教育教学范式的彻底改变。
哪两个条件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例子。随着神舟十四号的成功发射,最近又有一个新的高科技概念火了,那就是霍尔推进器。霍尔推进器是类似于火箭发动机的航天推进装置。不同于火箭发动机,霍尔推进器利用喷射出的高速等离子体射流推动航天器,改变其速度和方向。一个等离子推进器只有几十毫牛的推力,在地球上,大概只能推动一张纸大小的重量。它又是如何推动巨大的宇宙飞船的呢?那就是因为在没有空气阻力的真空环境中,只要这几十毫牛的推力,就足以推动巨大的宇宙飞船。
这个毫不相干的例子其实对改变旧的教育范式有着巨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类似于霍尔推进器的工作原理,促使旧范式改变的两个条件:一是阻力的不断减少,二是推力的持续增加。这阻力其实更多地来自于教育人根深蒂固的旧思想、旧观念。如果我们不断改变以“教”为中心的旧理念,教育改革的阻力就会不断减少,就会为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供良好的环境。
那么如何持续增加“推力”呢?旧范式中的教育人都是在以教为中心的旧范式中成长起来的,接受的教育是以教为中心的教育,我们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只会教,而不会学。或者说不会自主地、主动地、专业地、创造性地学习。所以,要改变以教为中心的旧范式,就需要我们自己首先从“教者”向“学者(学习者)”的身份转变。面对教育问题,面对教学任务,不是只想怎样教,也不是先想怎样教,而是首先变身学习者,从学习者的角度想一想,这个内容应该“怎样学”,怎样为学服务,为学习者服务,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教着方便,教得精彩。
同时,不要指望有一招制敌的绝世武功,可以让教育一夜之间改天换地。实践证明,仅仅依靠改变教与学的顺序,或者“几段几步”的模式,是无法实现教育教学方法的根本性变革的。要想克服旧范式的大惯性,就要像霍尔推进器一样,从具体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入手,一点一滴做起,一步一步地修正这艘巨舰的航向,几毫牛几毫牛地推进,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把中国教育推向以学为中心的星辰大海!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