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周彝 兴趣广泛,尤好美食烹调,工余下厨近40 年,每有一得,即码字成文,经常发表于杂志,终成集腋成裘之作《上海型男的做饭智慧》。
物产富饶的江南,百姓生活一向比较小康。江南人的餐饮中,大鱼大肉吃得较少,菜肴多以河鲜、海鲜、各种菜蔬、以及精烹的鸡、鸭、肉、蛋组成,尤其好一口时鲜。一年四季,大地回春,何时品尝哪些产地、哪种时令菜蔬瓜果,以及如何搭配相应食材、如何精准烹调,在过去都有严格的讲究。
初夏,籽虾、刀鱼、塘鳢鱼上市了。主妇们专挑青黑色活河虾中的母虾,肚子上挂满虾子, 鱼摊老板也颇懂主妇们的偏好,大盆里活蹦乱跳的清一色都是籽虾,当然价格不菲,500 克要近百元。这种籽虾洗净后需剪去虾须、虾脚,倒少量白酒拌一下,锅中加清水、盐、姜片煮几分钟,一碗艳红的籽虾就可以上桌了。这种籽虾, 头部的红色虾黄口感直逼蟹黄,加上鲜嫩的虾肉和满肚子虾子,口感是基围虾、小龙虾不能望其项背的。苏式面馆适时推出的“三虾面”,我认为是面中极品。
初夏的塘鳢鱼也是江南人的最爱,这种野生河鱼体长仅几厘米,身材犹如泥鳅,颜色黝黑, 洗净后去鳞、内脏、鱼鳃,放锅里略煎,下雪菜, 倒入适量水煮几分钟,江南特色雪菜塘鳢鱼就上桌了。塘鳢鱼雪白的鱼肉呈百合瓣状,异常鲜美的口感很难用文字描述。
经常在菜场看到的“上海青”的老祖宗是产于上海市郊的“矮脚菜”。矮脚菜的特点是整棵青菜的外形像矮胖子,菜帮肥厚雪白,菜叶碧绿生青,通常在深秋霜降节气菜地里打霜后再上市, 热锅快炒,口感软糯鲜甜,是绿叶菜中的极品。上海农科院专家以矮脚菜为母本,经过多年培育, 诞生了新品种青菜,起名“上海青”,内地许多蔬菜产区都纷纷引种,再拿到上海卖。不过,这种上海青明显比矮脚菜个头高,菜帮也变得瘦长, 口感又硬又老,与矮脚菜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當年插队,我把上海塌窠菜的种子带到江西山区栽种,结果种出来的塌窠菜根本不是贴地而生,叶片又瘦又长,笔直矗立,味道苦涩,难以下口,正应了一句古话:“生而淮南为橘,生而淮北为枳。”
老上海的家庭餐桌上鲜见燕鲍翅、白灼、烧烤,取而代之的是丰富的时令菜,现在看来,这种讲究是传承数百年的江南美食经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