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视域下的闺秀楼空间形式分析与研究

2022-05-30 10:48黄静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梅村闺秀木构

摘 要:地域文化对建筑形式语言的影响深远。邹氏闺秀楼是武夷山现保存良好的地域建筑之一,是武夷山特殊的地域文化与闺秀文化融合下的产物,兼具武夷山地域建筑的共性特点与闺秀文化影响下的个性特点。基于此,从邹氏闺秀楼的空间构筑、形式语言、人文底蕴三个方面来解读其蕴含的地域文化。

关键词:地域文化;闺秀楼;空间形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终身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Z190020)阶段性成果。

武夷山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存,湿热多雨的自然气候、丹霞地貌影响下的山地景观、朱子视域影响下的理学文化等,构成了独具武夷山地区特色的地域文化。而这当中,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下梅村,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尤为引人注目。如今,穿行在下梅村当溪两旁的风雨廊边,当年的商店门楣还在,当年修建的九码头旧址还在,然而物是人非,原来整日舟楫往来繁忙的当溪,到后来只有在五天一次的赶圩日时,才会变得热闹一些。一栋栋遗留下来的古建筑静默地记录着武夷山地域文化的沉淀。在下梅村,邹氏的宅邸最负盛名,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邹氏家祠和邹氏大夫第之外,比较吸引人的就是邹氏的闺秀楼。闺秀楼原本是古代大家宅邸的附属建筑,区别于其他建筑空间,主要是大家闺秀的住所。过去大户人家都有,而今在下梅村保存相对完好的只有邹氏的闺秀楼。本文主要从空间构筑、建筑形式语言与人文底蕴三个方面来解读闺秀楼的建筑空间与蕴含的地域文化。

一、闺秀楼的空间构筑

闺秀楼位于武夷山市下梅村北街,建于清乾隆年间,闺秀楼为二厅三进建筑,宅邸北面为附属用房,以木构架为主,围以青砖空斗墙,建筑主体部分为一层,建筑东北方向为两层,这座两层的木构小楼是闺秀楼的主体部分,主要供族中小姐居住。

闺秀楼入口处为三开间的门房,作为进入建筑主要空间的缓冲地带,其主要材料为水杉,门房的外立面处理上,上方为镂空窗格,下方为水杉木板,采用上虚下实的处理手法,安全性和采光通风兼具。门口邹氏后人悬挂的指示牌上书写着“敬田得谷 孝亲得福”,延续着武夷山群众朴素的生活哲学。风火墙底部以卵石为基地(图1),卵石上方为方砖眠砌,再上方为斗砌,在砌筑工艺上充分考虑了武夷山当地潮湿多雨的自然气候特点,以及木构建筑防火防盗的实际需要。

穿过门房,一方天井院映入眼帘,青石板砌筑的天井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古雅素朴。厅堂采用挑梁减柱的做法,扩大了厅堂内部空间。厅堂和左右两边的厢房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的手法,使厅堂空间显得更加庄严肃穆。一重天井一重厅(图2),重重天井增强了空间的序列感,丰富了空间的层次。最后一进的厅堂现在已经被邹氏后人改造为“木印手工坊”。

闺秀楼整体以木结构为主,建筑一字排开,一层的东西两侧为厢房,主要是家中侍女的住所。一楼地面铺装材料以方砖为主,立面材料以当地盛产的杉木为主。无论是厅堂、梁枋还是吊顶、窗格、雀替,于画龙点睛之处饰以精美的雕刻,是晋商万里茶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在下梅村建筑上的直观映射。小姐所在的闺房地面铺装更是别出心裁,二楼地板的方砖下铺以沙子,充分考虑了建筑构造时的地面平整性,同时利用古代朴素的自然材料进行局部降温,除此之外也考虑到了木构建筑的防火需要,极具营建智慧。

区别于古代大家府邸砖雕门楼精雕细琢的繁复华美,闺秀楼相对更为简雅清秀。穿过回廊进入闺房,三格亮轩的室内空间通透明朗。中轩内置桌椅,是研习女红、小憩休闲之处,也是深闺小姐的休闲娱乐场所。内轩是闺房,原有的床榻、橱、桌、椅、春凳今已不复存在,房间面积并不大,符合古人聚地气的居住风水思想,东北面最小一间为小姐洗漱之用。整个闺秀楼四壁均雕有精美的花窗,供楼上采光通风,凭窗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北面映入眼帘的是牧野浅山,南面一方小天井,倚门俯首,独锁深闺的小姐可以透过花窗窥视外面的世界,倒也少了许多独锁深闺愁更愁的幽怨。

二、闺秀楼的建筑形式语言

閩北是福建的重要林区,盛产木材,因此民居的所有柱、梁、板及建筑构件均以木料为主要材料。闺秀楼的整体用材也是如此,小姐居住的阁楼屋架、柱子、椽条均为杉木原木,隔墙、屋面也是用杉木板与雕花窗格相配比,洗尽铅华雕饰的水杉在岁月的沉淀中,愈显清雅、古朴。

学者唐孝祥认为:“从人的生存和生命情感需要的角度分析,建筑的审美属性就在于建筑的适应性,……包括建筑的自然适应性、建筑的社会适应性、建筑的人文适应性三个层面。”[1]这些特质,在闺秀楼的空间营建上尤为明显。在自然适应性上,闺秀楼整体构造如同武夷山地区其他民居建筑一样,材料上以砖木混合为主,适应当地潮湿多雨的自然气候,空间营建上采用一重天井一重厅的天井院形式,木料取法自然,多用当地盛产的水杉,地面亦是方砖铺陈。这些都是闺秀楼适应闽北地域环境特征的表现形式。

邹氏家族作为下梅村的名门望族,因茶叶而兴,晋商万里茶路为邹氏景隆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邹氏家族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然而,纵观下梅村邹氏其他建筑,不难发现,邹氏家祠砖雕门楼宏伟壮观,大夫第有精致开阔的“小樊川”,西水别业有别出心裁芭蕉叶形门。并且,这些建筑大都在当溪两岸的主要街道上,然而闺秀楼宛若身处深闺,在十分僻静的地方。在建筑的装饰上,相比之下,闺秀楼更为简单朴素,整体没有特别繁复精美的雕饰,但也清雅拙朴,自有一番韵味。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闺秀楼的建筑在空间装饰语言上化繁为简的处理形式是其社会适应性的物化表现,兼顾了建筑的物质空间属性和社会适应性。

整个闺秀楼中,装饰最为别出心裁的地方要数其木作吊顶。一楼吊顶木雕纹案简雅大方,以线条装饰为主,吊顶等分为九个方块,中心图案为四个如意对称变换构成的圆形图案,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给人以和谐圆融之感。吊顶四角处的方格子内均用“卍”字符串联(图3)。“卍”字本源于佛教,意为吉祥万德之所集也。二楼吊顶画面装饰相对更为丰富多变,雕刻手法也更为细腻,以花草纹案为主,尤其是宝相花、芭蕉叶。中心图案以四片芭蕉叶为主要装饰,四片芭蕉叶的十字交叉部位,立体雕刻着一朵宝相花,造型精致饱满。从花形上看,除了莲花还有牡丹花的特征,花瓣多层次排列,使图案具有雍容华贵的美感[2]。闺秀楼两层吊顶上的装饰纹案如“卍”字符、宝相花都映射出武夷山民间祈求吉庆如意的朴素的民俗心理,吊顶方圆结合的处理方式,也暗合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

三、闺秀楼的人文底蕴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未婚女子的住所称作“闺房”,是未出阁的少女们坐卧起居、练习女红、研习诗书的所在。传统的闺房,多属于有女儿的家庭,是家居中的一个特别的空间。在封建礼教的束缚和清规戒律的限制下,未出阁的女子是不能抛头露面的,因此她们大部分的活动也都在闺房里。闺房是旁人不可随便进出的,因此也为闺秀楼增加了许多神秘色彩。

再访闺秀楼时,适逢闺秀楼现在的女主人正在最后一进的厅堂里会客沏茶,笔者也有幸亲耳聆听她讲述关于闺秀楼的相关轶事。据悉,小姐居住的闺阁,原本的木构楼梯是在这一方小天井的南侧,因为年代久远而破损不堪,如今我们所看到的闺秀楼的木构楼梯为后来重新依据之前的形制所做。考虑到木构楼梯位于室外终会破败,所以细心的邹氏后人在重新修建木构楼梯时,特意将楼梯的位置挪到现在最后一进厅堂一层内的北侧。修缮后的木构楼梯左右宽度为97厘米,踏步高度为13厘米(图4)。

古时小姐居住的闺秀楼,其梯级数讲究“踏金踏银”,即用金、银、铜、铁、锡五个字点念,念到最后一梯落在金或银字上,即金或银阁桥,除个别因风水另有禁忌的以外,基本上没有铜、铁、锡字阁桥,那被认为不吉利。笔者一步步沿着幽窄的木板楼梯侧身缓缓而上,感受闺秀楼的人文底蕴。

最后一进的厅堂里,一张略显斑驳的黑白照片吸引了笔者的目光,询问主人,方知是邹氏第十八代闺秀的照片,早些年过世了供奉于此。仔细端详这黑白照片,虽然照片中的人物已年过花甲,但是名门闺秀的雍容姿态依旧,家族底蕴浸润出的端庄气质犹在。天井外,明媚的阳光洒落了一地的斑驳。识得主人香闺处,在这样的情感氤氲中,自然免不了再上楼细细品评一番。楼梯咿呀的震颤声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沉淀。走进阁楼,镂空的雕花窗桕中射入斑斑点点细碎的阳光,其室内装修与采光堪称一流。只是由于历史原因,闺房中的家具陈设已不复存在。流光容易把人抛,昔日繁复华美的闺秀楼而今却有些许朴素单薄,给人一种东方特有的深闺情愫。

闺秀楼是武夷山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它是当地人民审美个性与审美爱好的自然表达。无论是闺秀楼传统的建筑空间构筑,还是形式语言的深层次表达,都具有浓郁的武夷山地域特色。加之闺秀文化影响下的传统“闺范”要求,闺秀楼又有自己的个性化特征,它承载着武夷山地域建筑艺术的内在意蕴,同时也承载着武夷山乡土文化意蕴与传统“闺范”的外在表现形式。

四、结语

地域建筑承载了一方文化与历史的沉淀,地域文化存留于当地的人文生活中,对于空间构造和当地人的生活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武夷山特殊的地域文化背景对其建筑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下梅村邹氏闺秀楼为例,从平面布局和空间构筑上研究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地域建筑设计表达方式和形式語言,于微观处探寻闺秀楼的人文内涵。而今,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地域文化正在走向式微,建筑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尊重尤为重要,现代建筑设计在沿袭和传承地域历史文脉的同时,更要处理好与人文环境的关系,营造和构建符合现代化背景下多元生活需求的建筑空间和审美意象,做到和而不同,美而迥异。

参考文献:

[1]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53.

[2]商子庄.中国古典建筑吉祥图案识别图鉴[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88.

作者简介:

黄静,硕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设计学。

猜你喜欢
梅村闺秀木构
庚寅孟夏访黄梅东山问梅村
山西发现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木构的味道
《闺秀》
山西蒙元仿木构墓葬文化特征研究
黄花闺秀,蕙质兰心——茶人曹锦旺说黄花茶
清代闺秀赠妾诗词的情感诉求
梅村体
论清初士大夫文人的戏剧创作
秦汉时期世界最大木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