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宗祠建筑装饰艺术的生态美学构成

2022-05-30 10:48席智慧靳晓彤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生态美学装饰艺术

席智慧 靳晓彤

摘 要:湖南宗祠建筑装饰在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风格,同时赋予了建筑一定的象征意义。湖南宗祠建筑装饰是湘西人民美好愿景的寄托,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湖南宗祠的发展、湖南宗祠建筑的主要装饰、湖南宗祠建筑装饰艺术的生态美学构成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对人们增进关于湘西传统宗祠文化知识的认识、了解当地宗祠建筑装饰艺术的美学构成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宗祠建筑;装饰艺术;生态美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生态美学视角下湖南宗祠建筑装饰艺术研究”(17YBX009)、湖南省科技计划(含软科学计划)重点项目“湖南古宗祠建筑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和开发研究”(2015GK3021)研究成果。

湖南宗祠建筑是我国比较典型的建筑类别之一,融合了南方和北方文化的精髓,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派系。诗意的建筑格局、具有特色的建筑造型、栩栩如生的雕刻,全都展示着湘西文化之美。对于湖南宗祠建筑装饰艺术生态美学构成的研究,是在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生态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挖湘西文化的生态价值,对于提高现代人的生态美学鉴赏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湖南宗祠的发展

在湘西这一地广物博而又神秘的土地上诞生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湖南的宗祠也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其与我国其他地区的祠堂相比更具地域民族特色。最初在明朝的时候,湘西的苗疆地区开始进行开垦,于是大量的商人和农民迁移到川湘地带,使得该地区的人口迅速增长,于雍正时期达到顶峰,并带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加持下,本土的乡绅豪族开始兴建宗祠,所以宗祠文化逐渐扎根于这片土地。

湖南宗祠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一千多年之前,而开始形成比较完备的体系则是在宋朝时期,明嘉靖年间迅速普及,清代达到极盛和顶峰。一般来说,一个地方的宗祠往往是地域性的生活和文化特点的缩影,是地方百姓十分尊崇的存在,而且宗祠的选址十分注重风水,且多采用最优质的建筑材料和最精湛的建筑工艺,同时还会带有比较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宗祠中,其装饰往往是地域特色艺术的高度凝练,是当地文化的典型代表。不管是宗祠建筑本身,还是宗祠外观的门面、梁柱、窗户、地面,都采用了丰富的装饰,且技艺精湛,绘制内容题材多样,呈现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呈现出一种华丽的艺术风采,传达的是当地人对于宗祠及宗祠所承载的文化的高度尊崇和重视。

宗祠和寻常的民居建筑不同,其在湘西的本土建筑群当中具有十分特别的地位,记录着一个个家族的血脉延续。在湘西地区,本土民居建筑大多修建在山边或者河流旁边,且多是干栏式建筑和以石头为材料搭建的石屋,这两种类型建筑的形成主要是受当地独特地形地貌和特定历史背景的影响。干栏式建筑的形式与湘西地区的地形特点有密切联系,当地山地比较多而平原比较少,平坦的地区大多用来进行日常的生产劳作,所以居住的房屋就多修建在山坡旁或是水边。石屋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当地山多石多,所以就地取材形成了这种建筑形式;另一方面,则是出于战争和防御的需要,用石头修建房屋可以很好地抵御外敌入侵,起到防护作用。虽然湘西的宗祠建筑大多受到了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但还是有别于百姓所居住的房屋的风格,下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湖南宗祠建筑的主要装饰

(一)木结构装饰

宗祠中的立柱、梁枋(图1)、柁墩、撑拱、雀替(图2)等大都使用的是木材。立柱是房屋当中重要的承重结构,承担着房屋顶部结构的大部分重量,所以一般都保持原木初始的样子,并未加以过多的修饰,仅是在柱身作涂刷红漆的处理。梁枋的装饰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对梁枋的整体造型进行设计,“月梁”便是典型的代表之一;另一种是在梁枋上进行雕刻,但是不更改整体的造型。柁墩,就是位于上下两层梁枋之间,能将梁承受的重量迅速传到下梁的木墩或方形木块。撑拱最早只是檐柱与屋顶出檐部分之间的一根斜撑着的短木棍,完全是为了支撑挑檐。挑檐、檐柱、斜撑三者构成一个三角形。在湖南的宗祠当中,撑拱上雕刻的多是植物主题的纹样。雀替是建筑中的上檐柱与横梁之间的撑木,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固定梁柱。

(二)房顶、墙体装饰

湘西地区宗祠房顶(图3)的装饰并不是单一用作观赏,而是蕴含着湘西人民的文化观念和地方特色风俗,展现了当地传统建筑的特色。湘西地区降雨比较多,所以屋顶多是“人”字的造型,便于雨水顺檐而下,以减少房屋漏雨的风险。就宗祠而言,其屋顶装饰的美丑会直接影响外人对于宗祠的整体印象,因此宗祠屋顶一般是整个建筑中装饰最华丽的地方。

山墙指的是宗祠建筑两边的横向外墙,该处的主要装饰在于屋顶相交的地方和山墙正面最突出的部分,即墀头(图4)。江南地区比较具有特色的马头墙在湘西的宗祠中也是十分常见的。在宗祠当中采用马头墙的主要原因是,宗祠建筑一般都是群状集中分布的,由于建筑之间的距离较近,所以建造马头墙,以有效预防风火灾害。基于这一原因,建筑中的瓦当上也多运用莲花状和云状的装饰图案,寓意着以水克火,祈求平安。墀头一般建在山墙朝前后两端上的,这里的装饰一般是宗祠的装饰亮点。由于宗祠建筑前后部分大都是木窗门,所以能够在外观上直接看到的就是山墙了,因此山墙处会着重进行装点。墀头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主要可以划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最上的部分叫盘头,中段部分叫上身,最下面的部分叫下碱。墀头的装饰大多采用的是花和动物样式的纹样,其中不乏狻猊这种比较独特的装饰造型。

(三)细部装饰

在一个建筑当中,门是连接房屋内外的重要通道,是进出房屋的必经之处。一座建筑的大门就如同人的脸,能展现整个建筑的文化内核以及气质特征。宗祠亦是如此,在家族举行大型的祝祷或祭祀活动时,人们往往一定要经过宗祠的堂门(图5)。在门上,首先映入人眼帘的必为其上的装饰构件,这些装饰的形式和风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整個家族的声望和地位。湘西地区宗祠的正门样式一般是牌楼门,内部的门则以隔扇门为主。

由于宗祠建筑能凸显家族的地位,所以人们一般会在大门上部的位置进行重点装饰,然后往下和两边延伸,如此大门的上方和两侧都得到了装点。同时,大门的装饰越来越精细,龙、凤、雄狮、牡丹或是各式各样的神灵仙兽都会在宗祠大门装饰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宗祠内部的隔扇门包括上下两块裙板,中间的连接部分是一块绦环板。隔扇门的装饰虽然不能够和大门相比,但是也独具特色,其上雕刻的花纹往往代表和传达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这里的装饰大多用的是几何镂空的雕刻,这种样式可以使室内拥有很好的采光,有些还会在这些几何纹样的中间加上小的方形木雕。

三、湖南宗祠建筑装饰艺术的生态美学构成

人们建造建筑的本意是打造一个可以服务于生产生活的场所,设计的宗旨应当是充分展现其实用价值,所以建筑一般都不是随意建造的,而是需要以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求为核心,还要考虑到人对建筑的理解和切身体验。建筑美学源自设计者对于建筑本质的理解,以及美学理论的发展。建筑、环境、人三者相互成就、相互依存,完美展现了生态美学的三个部分。建筑装饰艺术因其独特的风格和流派,能够直接融入自然景观当中,甚至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直接传达出生态文明理念。湖南宗祠是我国古代建筑体系当中的优秀代表之一,是生态建筑的杰出之作,它十分尊重客观的生态发展规律,依照建筑艺术的基本准则,科学合理地开展设计,契合实际建筑的工艺和结构,所呈现的样式与生态美学能完美结合。

(一)优美古典的建筑布局

中国人喜欢讲风水,而宗祠在中国人的心中又是十分重要的场所,因此在宗祠的选址和布局当中有着一套比较成熟的风水理论体系。就选址而言,一般会选择环境比较封闭的场所,讲究的是汇聚灵气,所以多选在群山环绕之处。祠堂北面一般选择有山脉的地方,南面多有较低的小山丘,以与北面的山脉形成呼应。东西面最好也有群山形成环绕的地势,这样有守护祠堂的寓意。湖南宗祠多是连片建造的,当地人善于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并且严格按照风水布局原则因地制宜地挑选适合建造宗祠的位置,以使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宗祠建筑巧妙地融合。湖南宗祠在遵守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宗祠建筑的实际需求,是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代表性建筑。

(二)清新淡雅的建筑风格

湖南宗祠建筑主要采用的是黑、白、灰等色彩,呈现的是简洁清雅的宗祠建筑风格,这主要是受到了徽派建筑粉墙黛瓦风格的影响。湖南宗祠以黑、白、灰为主基调,加以少量的彩色装饰,以作局部的点缀,这种自然朴素的风格是当地人民对于质朴、淡雅的追求,是纯粹的审美艺术。正如宗白华先生说的,“要自然、朴素的白贲的美才是最高的境界”,这种素雅的基调代表的是人们心中对质朴的生态之美的追求。我国水墨画中有留白的手法,画家虽然对整体画作的大背景进行了虚化,但是却能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宗祠当中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的墙体也是这样,是自然的留白,自然实物的光影和色彩在日光和月光的映照之下不仅呈现了美景,还传达了一种放空的境界,自然之美流淌在这一片淡雅的韵律之中。黑、白、灰的墙体虽然单调,但是其质朴素雅却抵过著名文人的题注,它蕴含的艺术之美不在那一片单一的色彩中,而在融合了建筑、自然和空灵三者之美的生态美学意境中。

湖南宗祠装饰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展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建筑布局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地理环境,致力于构建完整的自然生态循环群落。在形式上,其以清新淡雅格调为主,展现建筑、自然融合的生态意境之美,同时,遵循祖宗礼法秩序,使得宗族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生态美学在今天得以延续。湖南其他艺术和宗祠建筑艺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湖南宗祠艺术也在湘西这片文化沃土上开出了引人瞩目的鲜花,推动了湖南文化艺术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昆林,陈敬良.安徽宏村古民居的建筑美学[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108-109.

[2]段汝霖,谢华.楚南苗志:湘西土司辑略[M].伍新福,校.长沙:岳麓书社,2008.

[3]林华.设计艺术形态学[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席智慧,博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与文化技术产业发展。

靳晓彤,硕士,湖南第一师范學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文化与产品体验设计。

猜你喜欢
生态美学装饰艺术
长袍后面的辉煌
建构人本生态美学的开创性努力
曾永成美学研究之路述评
怀特海有机哲学审美经验观的生态学审视
浅谈建筑材料的装饰艺术及运用
和谐之美
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汉画像石的彩绘艺术探渊
“装饰艺术”运动中建筑设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