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提出利用小组学习共同体开展初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教学活动。实施小组学习的重要前提就是科学分组,合理搭配小组成员,这是运用好学习共同体模式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本文重点介绍了小组学习共同体下英语读后活动的设计策略以及笔者经过教学探索与实践总结的两种可行有效的做法:互动式讨论表达模式和共同体概要写作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学习成绩,还能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读后教学活动;小组学习;共同体
作者简介:罗宁(1970-),女,广东韶关人,韶关市田家炳中学,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法。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提出,学生要“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互助”“学会自我管理,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乐学善学”。《课标》建议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建构和内化新知,发展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内化环节的作用,利用个人自述、同伴互述和小组分享等活动形式巩固学生的结构化新知”。
《课标》中多次提到“合作”一词,可见,在英语教学中,指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互助、同伴分享等活动是非常重要之举。从各校的教学实践成效来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扩大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容量、提升学生词汇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学生对各国文化、语境、习惯进行体验和开展英语运用多元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扩大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等有着重要作用,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另外,从广东中考英语试卷各部分所占比例来看,英语阅读占25%,大多数题目涉及深度阅读及相关的推理、比较、判断、评价及通过文化差异来理解语言背后的真实意义。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足够的语篇深度阅读训练,才能形成“深入探究文本主题意义”的能力。所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很多教师更关注的是进行读前和读中的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完文章,能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即可,或者简单布置一些练习作为读后的巩固,而缺乏对文本主题意义的深入挖掘。教师应要求学生进一步去探究,或者布置一些拓展性任务去开拓学生思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笔者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提出并尝试利用小组学习共同体开展初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教学活动。
二、理论依据
学习共同体包含两个关键词: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就是以协作为基础的组织形式,强调人人之间合作密切关系。共同体中人人平等、团结互助,大家为同一目标而努力。“学习”既是共同体产生的途径,也是其为之奋斗的目标。共同体中人人须有持续的学习意愿,成员间能够在合作、共享基础上相互学习,在倾听他人观点过程中,挑战自己原有想法和认知,从而产生新认识,在团队学习中获得激励和提升。
学习共同体是以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维果茨基指出,人所特有的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它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交往之中。学习共同体源于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所提出的“雏形的社会”。杜威认为,学校并非仅是专门学习知识或技能的一个场所,而是一个社会组织,学校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交往互动的社会活动。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佐藤学教授将“学习共同体”构想引入其教改实践中。他推崇的学习共同体强调组内平等,组内每个成员既是学习者也是助学者。小组有共同的明确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发挥每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合作获得更加丰富或深刻的答案,从而获得知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三、探索与实践
(一)小组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学习共同体就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每组6-8人,小组成员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分工,共同完成各阶段和单元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成绩和奖励作为每一成员成绩。与传统教学相比,小组成员因荣辱与共,因此其能紧密合作,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还能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相互配合的能力,从而达到好帮差、好促好的作用。学习共同体与临时形成的小组相比,它是相对稳定的,并且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归属感和认同感 ,小组成员可以根据小组的特点给本小组命名。
构建小组学习共同体的重要前提就是根據成绩、性别、兴趣、特长、秉性搭配小组成员,这是构建小组学习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突出组内成员的特异性,同时各小组成员又要成绩、水平大致相当,合理搭配,以形成相互竞争,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如小组长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可以由班干部担任。而发言者作为小组的代言人,需要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一定的朗读技巧,可以选成绩优异的学生担任。监督者作为小组内部的小老师,要办事冷静、做事果断、思维清晰,可以选平时稳重的学生担任。
(二)小组学习共同体下英语读后活动的设计策略
英语读后活动是在理解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开展的。一般而言,读后活动是为读完整个文本后的教学而设计的。在认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阅读材料进行研究讨论,并开展读后活动,整个过程包括教师课前导入、学生阅读讨论并撰写读后感、总结评价组成。在新的语境中超越所学内容,依托已有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进行新的思考,提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根据布卢姆提出的认知的六个层次,即“记忆(remember)、理解(understand)、应用(apply)、分析(analyze)、评价(evaluate)、创造 (create)”,教师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设计读后活动 。
1.熟悉文本类活动:根据自己的理解,描写、说明各信息点的联系及逻辑关系。
2.深化理解类活动:在独立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合理推断、联想,猜测作者的写作动机。
3.拓展运用类活动:在合理推断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拓展、延伸式联想,从而发现探讨和解决问题的方向。
4.对上述活动进行综合分析和类比,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5.评判推断类活动:联系个人的学习经历,针对文本内容提出自己认为比较理性、成熟的想法和评论。
6.建构创造类活动:用所获取的信息推导或创建新的内容和想法并进行表达。
第1、2、3类活动主要聚焦对文本所涉及语言和内容的理解、思考及延伸拓展;第3、4类活动主要聚焦主题拓展和模仿表达;第5、6类活动主要聚焦文本重构、思想借鉴、观点形成和创新表达等。
(三)小组学习共同体下初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教学活动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应用
初中英语阅读课的读后活动是利用阅读文本开展教学的一个环节,旨在促进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应用相关语言和内容。如何有效地利用小组学习共同体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优势,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后合作完成任务中更加活跃,相互激励,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其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呢?通过实践,笔者探索了如下初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教学活动模式。
1.互动式讨论表达模式。语篇的互动式讨论分为基于语篇的输出、深入语篇的输出和超越语篇的输出三个层次。该读后活动旨在促进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应用相关语言和内容去表达意义、表达思想,是读后的一个口头表达输出活动,语篇的读后输出与输入密不可分,这是一种很好的口头语言实践形式。
基于语篇的输出是最基础的,可以是基于文本内容的小组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问答、利用关键词进行复述课文,其余成员充当倾听者和评判者。深入语篇的输出可以是教师设计一些深层问题,由小组学习共同体成员一起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从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超越语篇的输出是高层次的互动式表达,它可以是借助文本话题讨论现实问题、进行创新表达等。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 10“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的教学为例。本课时的话题是餐桌礼仪,学生通过阅读获取关键信息,明确应学会尊重各国的礼仪及风俗习惯,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成為文明友善的好学生。因此本课的读后活动任务可以这样设计:Task 1:小组谈论课文中学到的餐桌礼仪,并讨论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文明用餐的好学生。Task 2:学生利用目标语言(be supposed to)讨论各国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并对他人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Task 3:借助餐桌礼仪这个话题,以访谈的形式进行小组展示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选取相关课外阅读材料,作为课堂教学文本的延伸,在了解这些差异并且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地内化所学知识以后,教师可以布置更多超越语篇的互动表达。
2.共同体概要写作模式。读后输出是以把握语篇的整体内容为前提。开阅读后写作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因而笔者提出建构共同体概要写作模式。概要写作的步骤包含语篇分析、析出要点,依据要点、转换表达、检查校对、审视逻辑与语词等,其流程为小组学习共同体讨论分析语篇要点-组员独立完成概要写作-小组成员检查互评。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6为例。该单元的阅读文章提到新的一年的计划,教师可以利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扩充阅读素材,特别是学生熟悉的教师和本小组的同学,学生对自己身边人的事情是特别感兴趣的,而且由于个体特异性,小组同学的新年计划肯定各有不同,只要教师提前准备好阅读素材,学生的阅读兴趣会被充分激发。在阅读后布置小组学习共同体完成关于新年计划的写作任务,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
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有了小组成员的讨论,学生能够充分发散思维,交流各自的计划,互相启发。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复习词汇,建立词组模块,从而使表达更丰富多彩。例如,学生通过讨论,归纳了以look开 头的词块组,有look for / look at/ look over/ look through / look forward to / look up / look up to / look down upon / look into等,这样可方便学生在写作时运用。
四、效果与反思
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小组学习共同体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沟通,从而提升英语学习兴趣、能力,找到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刚开始学生集中思考、积极阅读、认真发言、写作总结,效果非常好,但一段时间后易出现等靠现象,只有少数积极的学生在努力完成任务,大多数成员则不再积极,收获较少。对此,小组长、教师应监督小组成员独立完成读后感和多提问题,使其适度紧张,以免出现积极分子大包大揽的情况。因此,打分时不仅要看小组的表现,也要看个人的表现。
2.应避免学习共同体成员。任务不明确、实效性差的问题,对此,老师应心中有数,难度渐进,对基础差的同学个别辅导、认真拓展,小组成员人人帮教。
五、结语
将小组学习共同体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个性、学习状态及学校的软硬件环境。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和其他教学方式的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努力提升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2]李慧珍,赵平.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6):58-60.
[3]伍新春.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4]陈静静.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