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陆游咏猫诗

2022-05-30 00:50:54黄雪梅
参花·青春文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陆游意象诗人

我国早在《诗经·大雅》就记载了“有熊有罴,有猫有虎”,①在《尔雅翼》中也有这样的记载:“然则猫虎所主者何神?曰:当属田祖。”②西汉东方朔在《答骠骑难》中写道:“天下良马也,将以捕鼠于深宫之中,曾不如跛猫”,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物尽其用的道理。到了唐代,武则天专门豢养漂亮的猫。宋代出现了以养猫为贵的社会风气,不少文人墨客养猫,创作了与猫相关的诗、词、画等作品。如宋徽宗的《耄耋图》就画了猫与蝴蝶嬉戏的情景,又如黄庭坚的《乞猫》:“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④也写了与猫有关的诗句。宋代的达官贵人非常爱猫,当猫丢失时,居然动用兵官来寻找。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就记载了“兵官访猫”的故事,“爱一狮猫,忽亡之,立限令临安府访求。及期,猫不获,府为捕系邻居民家,且欲劾兵官。兵官惶恐,步行求猫,凡狮猫悉捕致,而皆非也。乃赂入宅老卒,询其状,图百本,于茶肆张之。府尹因嬖人祈恳乃已”。⑤

一、陆游咏猫诗饱含爱国主题

陆游的诗歌题材广泛,其中有很多描写日常生活的诗,如描写山川、草木虫鱼、猫、饮食、读书、耕种、疾病等,具有丰富的研究價值。宋代有不少诗人为“猫”写诗,但是创作数量最多的,则首推陆游。据《剑南诗稿校注》统计,在陆游的诗中,直接以“猫”为题的诗有五首,以“狸奴”为题的诗有一首。虽然陆游的咏猫诗占诗歌总量的比例不大,但也算得上流传最广的了。陆游创作的咏猫诗,展示了其晚年生活的闲适和内心的慨叹,表达了对猫的喜爱。

《尚书·虞书·舜典》记载:“诗言志,歌永言。”⑥诗歌是用来抒发思想情感的,那么任何可以用来表达情感的事物,都可以是诗人取材的对象。对中国古代诗人而言,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形形色色的事物,这些事物则成为他们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他们想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伟大志向时,这些事物便成为必不可少的题材。与其他种类的诗歌相比,这一题材的范围较小,表现的内容也比较单调,诗人的生活本来就很平淡,这些都不利于诗人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然而,猫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动物,题材范围就更加狭窄,即使到了宋代,猫也并不常作为诗材出现。在苏轼和黄庭坚的诗中,有少量描写猫的诗句,如“走送烦公助汤饼,猫儿突兀鼠穿篱”⑦“养得狸奴立战功,将军细柳有家风”。⑧因此,在陆游的诗中,大量出现以“猫”为题的诗,可以说是一个创举。

陆游出生在两宋之交,从小跟随家人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写下了“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⑨等诗句。父亲陆宰有很强的爱国思想,陆游受其影响,走上了仕途。陆游的生平经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四十五岁以前任职且被罢免、四十五岁到六十五岁入蜀任职、六十五岁以后闲居山阴。其咏猫诗主要创作于晚年,此时的陆游已经对仕途有了清晰的认识。

陆游的一生经历了科举失利、仕途坎坷,空有一腔爱国热血而不得施展。他的人生抱负在社会中难以实现,便在平凡的生活中追寻闲适恬淡的人生境界。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⑩《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两首诗创作于陆游六十八岁罢官的那年冬天,他闲居山阴农村,在风雨大作的晚上,触景生情,写下了这两首同题诗,但抒发的情感却完全不一样,其一鲜为人知,其二却人尽皆知。陆游以实情写诗情,其题目交代了时间、天气。其一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势大、雷声响,这种波涛汹涌之势与诗人内心渴望报国之心相呼应,然后写诗人的处境,把主观感受与猫相结合,表达了处境的悲凉孤苦,同时,也暗含了自己年老,自己的伟大抱负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如抱着猫坐在毛毡上烤火,过闲适舒服的生活。这里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显示出了陆游的无奈之情。其二先写诗人年老多病、孤独贫穷的生活现状,但仍旧为国担忧;后两句写因忧国而不能眠,更真切地感知风吹雨打声,这又使他联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最终幻化出“铁马冰河”的梦境。诗人一生立志报国,却总是被罢免,一腔热血只能在梦境中实现。哪怕到了晚年,他的爱国意志依旧未变,放不下家国之事、山河之失。由此可见,陆游咏猫诗中的情感并没有因为写猫而影响其抒发爱国之情。

二、陆游咏猫诗流露出对猫的夸赞

唐诗与宋诗在主题上有很大差异,即后者出现的意象较前者更多。意象包括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自然意象富有生机,变化多姿,而人文意象就比较单调,所以描写人文意象的诗比较枯燥。在宋代,诗人喜欢写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事物,尤其是创作有人文意象的诗。这在苏轼、黄庭坚的诗中可以找到大量例子。猫作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人文意象,与诗人的生活紧密相关,为此,陆游为猫创作了不少诗歌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陆游的咏猫诗会出现单调、缺乏生机的缺点吗?笔者认为,陆游的咏猫诗从生活出发,或写自己孤苦的贫困生活,或写与猫相处的细节,或夸赞猫的功劳,当然写得生动活泼。

起初,陆游养猫只是为了保护书籍和粮食。陆游喜欢藏书,在《书巢记》中写道:“吾室之内……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在《鼠败书》中指出老鼠损害书籍,“检校案上书,狼藉鼠啮迹”,?所以“向能畜一猫,狡穴讵弗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防止老鼠糟蹋粮食,如其在《赠粉鼻》中写道:“连夕狸奴磔鼠频,怒髯噀血护残囷。问渠何似朱里门,日饱鱼餐睡锦茵?”?“粉鼻”也是陆游给猫取的名字,它很勇猛,为了保护家里的粮食,曾经连夜与老鼠奋战。《习嬾自咎》有云:“猧子巡篱落,狸奴护简编”,?这一句夸赞了小狗护院,小猫护书的本领;同时,还有一首夸赞小狗迎客和小猫护书信的诗,“猧子解迎门外客,狸奴知护案间书”。?在《赠猫三首·其一》中这样写:“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时时醉薄荷……唤作小於菟。”?“盐裹”是古代的一种习俗,即向邻居或商贩讨要猫时,往往要用相对贵重的盐和小鱼交换,以表示对它们的重视。诗人用盐换了一只小猫,还给它起名叫“小於菟”(即小老虎)。诗人生动地描写了猫“醉薄荷”的憨态,夸赞它扫荡鼠穴的机智能干,表现出对猫的喜爱。在《赠猫三首·其二》中写道:“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写猫尽心尽力地保护书籍,但是因家贫,对猫的奖励很少,猫既没有温暖的居住环境,也没有丰富的饮食条件。诗人极力赞扬猫老实本分、知足淡泊的性格。整首诗表面写猫,其实也在写他自己。诗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於菟”和“猫奴”抓老鼠的趣事,还写出了养猫的仪式——聘猫,同时,也可以看出,当时文人喜爱养猫,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文明程度有所提高。又在《鼠屡败吾书偶得狸奴捕杀无虚日群鼠几空为赋》中这样写道:“服役无人自炷香,狸奴乃肯伴禅房。书眠共藉床敷暖,夜坐同闻漏鼓长。贾勇遂能空鼠穴,策勋何止履胡肠。鱼餮虽薄真无媿,不向花间捕蝶忙。”?只看题目,就可以想象到诗人对猫捕鼠的赞扬之情。并运用拟人手法,将猫拟人化,写猫像朋友一样“伴禅房”等。这首诗不仅写出了猫捕鼠的本能,还写出了猫对诗人的重要性。从中可以看出,陆游咏猫诗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他擅长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细节,所以诗作显得生动活泼、变化多姿。他把这种平凡的题材创作成富有生机的诗,体现了他的灵心慧性,正如“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

三、陸游咏猫诗饱含对闲适生活的喜爱

也许在与猫的相处中,陆游逐渐习惯了猫的陪伴。《赠猫三首·其三》写道:“执鼠无功元不劾,一箪鱼饭以时来。看君终日常安卧,何事纷纷去又回?”?在他看来,猫即使捉不到老鼠也没关系,只要能够陪伴自己就行,表现出他对猫的依赖之情。在《北窗》中也写道:“垂老乞骸骨,飘然辞圣朝。竹头那足用,桐尾不禁焦。短褐缝綀布,晨餐采药苗。风霜征雁路,灯火衲僧寮。陇客询安否,狸奴伴寂寥。北窗鸣落叶,愁绝夜迢迢。”?诗人年老多病回乡,贫困的生活并未打败他,而漫漫长夜却使他无法入睡,还好有猫陪着他。在《冬日斋中即事》中安慰自己有狸奴的陪伴就不感到孤独了,“我老苦寂寥,谁与娱晨暮?狸奴共茵席,鹿麑随杖屦。”?

《得猫于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从邻村得到了一只白猫,他取名为“雪儿”。这只白猫像老虎却能爬树,像马却不能拉车,但是能扫荡老鼠的洞穴,不把鱼作为食物。它时时沉醉于薄荷,晚上就在温暖的毛毡里睡觉,好像自己前世的小书童来到山村陪伴自己。“戏为作诗”暗含了作者的自我调侃,先写白猫的外形;第二联写猫捉老鼠,为人分忧,不贪图享乐;第三联写猫知足淡薄的性格,只要有薄荷、有温暖的住处就满足了;第四联把雪儿当成自己前世的书童,今生作为猫陪伴自己,表现出了诗人晚年孤苦,同时,表达了对猫的无限喜爱之情,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一种辛酸,一个饱含爱国热情的壮士,到了晚年却只有猫陪伴左右,由此可想他的内心是多么凄苦。这只活泼又知足的猫,成为陆游寂寞生活中的安慰和精神寄托。《小室》有云:“地褊焚香室,窗昏酿雪天。烂炊二龠饭,侧枕一肱眠。身似婴儿日,家如太古年。狸奴不执鼠,同我爱青毡”,?在寒冷的冬天,猫不抓老鼠,与“我”一起在毛毡上取暖。他有一首书写疾病的诗,“半饥半饱随时过,无客无书尽日闲。童子贪眠呼不省,狸奴恋暖去仍还”,?写晚年的陆游在疾病中挣扎,更加能体会到农村生活的自由与美好。

陆游还把猫为自己暖脚的小事创作成诗,可见猫对他的特殊意义,“榖贱窥篱无狗盗,夜长暖足有狸奴”。?陆游晚年与儿孙相伴,非常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如“夜阑我困儿亦归,独与狸奴分坐毯”,?与猫一起看小儿作诗。“狸奴闲占熏笼卧,燕子横穿翠径飞。我亦人间好事者,凭阑小立试单衣”,?猫自由自在地卧在熏炉中,这种闲情意趣也是作者向往的。在《题画薄荷扇二首·其一》中写道:“薄荷花开蝶翅翻,风枝露叶弄秋妍。自怜不及狸奴点,烂醉篱边不用钱。”?薄荷花引来了蝴蝶,风吹拂着叶子上的露水,自己还不如猫,喝醉在篱笆也没人管。因为爱猫,他会关心猫的一切,而自己喝醉却没人关心,表现出诗人对猫体贴入微的关心和对猫的羡慕之情。

有时,陆游也会抱怨猫不尽责,如在《二感》中写道:“狸奴睡被中,鼠横若不闻。残我架上书,祸乃及斯文。”?写猫的懒散使书被老鼠损坏。还有一首诗写猫的奸懒馋滑、脾气顽劣,“甚矣翻盆暴,嗟君睡得成!但思鱼餍足,不顾鼠纵横。欲骋衔蝉快,先怜上树轻。朐山在何许?此族最知名。”?

综上所述,陆游的诗以爱国为主,但他把眼光扩展到了日常生活中,将诗着眼于整个人生,这些诗记录了其有趣的晚年生活细节,贫困孤独的生活中饱含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从而生动地展现出陆游与猫生活的画面。

四、结语

陆游笔下的猫不掩饰情感,这与陆游的性情相通,他总是不加掩饰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从他“迎猫”、为猫取名、与猫同睡等细节描写中,足以看出其对猫的爱护。哪怕猫在夜里“空鼠穴”,白天也让它“睡锦茵”。此时的陆游是一个保护者和羡慕者,欣赏猫的知足率真,向往猫的自由自在。他关注猫的每一面,宠爱猫,甚至纵容猫的懒惰。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写道:“放翁的诗作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悲愤激昂,为国报仇雪耻,恢复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是细腻闲适,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滋味,熨帖出当前景物的曲折情状。”?陆游的咏猫诗显然属于后者,不仅描写了在日常生活中与猫相处的细节,而且具有多重主题,不仅蕴含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厚的爱国情感,还饱含其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注释:

①陈戍国,点校:《四书五经(上)》,岳麓书社,2014年(11):406。

②罗愿,撰。石云孙,点校:《尔雅翼》,黄山书社,2013年:225。

③李昉,李穆,徐铉,等:《太平御览:卷八九七》,中华书局,上海涵芬楼影印宋本,1960年2月复制重印本:3981。

④黄宝华,选注:《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黄庭坚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97 。

⑤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32。

⑥王世舜:《尚书译注》,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18。

⑦苏轼,著。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2388。

⑧孙荪意:《衔蝉小录》,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刻本,卷七:1。

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卷65》,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2455;1826。

⑩????陆游:《陆游集》,中华书局,1976年:710;2143;768;1862;1087。

陆游:《陆放翁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887;256;910;257。

钱钟书,选注:《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1-42。

参考文献:

[1]王萧依.与时异趣:唐宋宠物文学中的士人审美与情理对话[J].云南社会科学,2020(04):

159-166.

[2]纪昌兰.试论宋代社会的宠物现象[C]//.宋史研究论丛 第16辑.,2015:184-204.

[3]丁士峪.浅谈陆游咏猫诗[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09):7-9.

[4]梁中效.闲话宋代人的养猫热[J].文史杂志,1994(06):38-40.

(作者简介:黄雪梅,女,硕士研究生在读,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陆游意象诗人
抚远意象等
青年文学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39:14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中华诗词(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诗人猫
除夜雪
陆游诗中“花汞”一词考释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诗人与花
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07:40:48
“玉人”意象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