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新
Q 我家孩子有点玻璃心,经常因为上课答错问题而沮丧,有一次跟我说起这件事还大哭了起来。下棋输了,跑步没得第一名,他都会生气。我该如何正确引导?
A 这位家长您好,看了您的问题,我想起了朋友家的孩子。
朋友的女儿菲菲读幼儿园小班,今年4岁,聪慧好学。朋友给菲菲报了一个英语兴趣班,菲菲非常喜欢外教老师,特別愿意去上。可是有一次,菲菲高兴地到了教室门口,却突然不肯进教室。妈妈以为孩子情绪低,也就不勉强,把她带离了课外班。第二次上课之前,妈妈对菲菲进行了各种问询和疏导,可是一到了教室门口,菲菲又无论如何不肯进去。妈妈和老师都看得出她想上课,但又像是有什么原因阻碍了她进去。
朋友找我咨询,我建议朋友回忆孩子上次正常上课时,有没有发生过与平时不一样的事情。朋友说,完全没有啊,上课的教室是玻璃的,自己就坐在外面,全程都看到的。但我认为一定有比较特殊的事情发生过。
朋友想了想,终于想起一个细节。那几天菲菲拉肚子,妈妈事先叮嘱过菲菲,如果上课中途觉得肚子不舒服就跟老师说。那天孩子上课中途出来上过一次厕所。
我还了解到,菲菲是个争强好胜的孩子,无论是和小朋友玩游戏,还是参加幼儿园活动,总喜欢争第一名;在家里,爷爷奶奶跟菲菲玩游戏时,从来都是让着她,所以菲菲一直认为自己是第一名,一直都应该赢。
因此我推测,菲菲是一个“一直赢”的孩子,凡事都争第一,不允许自己犯错。她上课时出来上厕所,而且是在喜欢的外教老师的课堂上,她觉得这是一个过错。所以她再次来上课时,在特定的环境下,想起了这个过错,觉得有压力而不肯面对外教老师。
我建议朋友,在家里多跟孩子进行一些竞赛性的活动,让孩子多输几次。比赛过程中,一开始你多输一些,向孩子分享你的心情:“妈妈输了,但是没关系,下次我表现好一点就行了。没有人会一直赢的。”慢慢地,故意让孩子输,增加她输了的体验,让她明白“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
朋友接受了我的建议。在家里与孩子一起玩各种比赛类游戏,让孩子多输几次。孩子慢慢接受“比赛总有输赢”“输了也没关系”的体验,并开始接受“我不一定要做第一名”的自我定义,减少因为“我输了”“我失误了”而产生的焦虑。朋友暂停了孩子的外教课,让孩子淡忘不愉快的记忆,几周后再去上外教课,孩子高高兴兴走进班级了。
您家孩子也许正如菲菲一样,并不是玻璃心,只是有些争强好胜,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挫折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好课堂,父母不妨让孩子多输几次,让孩子明白:咱们赢得了,也输得起。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