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杨子
作为一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时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学医。实际上,几句话难以完整地回答。课堂上,当老师抛出这个问题,同学们有的谈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有的声情并茂地讲起自己与医学结缘的故事;课下聊天中,同学们也会坦言自己很小时就立下的从医理想和誓言。
实话说,作为一个比较晚熟的“做题家”,我对人生理想思考得较晚。从初中起,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埋头于学习和考试,很少抬头思考未来。我对许多学科都保持好奇心,没有想过将来钻研哪一门学科、从事哪一个行业。也许,我与医学的缘分起源于初中第一次翻开生物书,那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开学第一课”,让我第一次看清了理想的模样。
在生物课堂上,我第一次认识了人体器官、生理系统,感慨生命的精妙、自然的神奇;学习循环系统时,生物老师给每个人发了猪心脏,让我们用剪刀剪开,观察心脏内部的肌肉构造,当红彤彤的心脏握在手心时,算是和解剖学的第一次粗略的邂逅;在高中的实验室,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学习PCR技术……这些经历让我接近生命科学,这是我学医的基础,也是我理想启程的基石。
初中畢业典礼,我作为优秀毕业生之一,需要准备5~10分钟的发言,主题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什么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认为,一是能够靠本领养活自己,独立自强,立足于社会;二是愿意且有能力帮助别人;三是有崇高的理想、关怀他人的爱心,又有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仔细一想,医生就是这样的职业。在学医的漫长实践中,我们学习基础医学知识,积累临床经验和技能,这些将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本领;在行医的过程中,我们用知识和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帮助身边人,帮助千千万万的陌生人。这是我对人生理想与职业的第一次深入、严肃的思考。我开始了对理想的追求。
理想需要敬畏,我对医学的敬畏是在疫情时期加深的。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我看到许多医务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判断出病毒的独特,预测疫情走向;他们白衣为甲,第一时间支援疫区,成为“最美逆行者”;许多医学科学家更是为核酸、疫苗的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疫情中,很多医务工作者的事迹令人感动落泪,他们不畏牺牲、乐于奉献。他们精神的伟大让我感受到我的渺小,也许我一生无法成为一个伟人,但在他们道德高标的指引下,我是否也能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呢?可以说,这些榜样激发了我的社会责任感,让我认识到知识与技能在关键时刻发挥的重大作用。如果我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我就有机会帮助更多的人;如果我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我就有机会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医学的神圣、医生的重任让我敬畏,但也吸引着我,激励着我不断努力,迎接挑战。我想,这就是理想的力量吧。
2021年秋我进入北大,成为基础医学院的一名新生。入学后,我发现身边的同学都很优秀:他们学习能力很强,对于知识充满兴趣;他们也有着远大的理想。和他们相比,我产生过一丝自我怀疑和顾虑,我怕因为学业不精,辜负了这门严肃而神圣的学科。在同伴的激励下,我不甘落后,弥补不足,希望和他们一样成为优秀的医生或科学家。我努力学习每一门学科,这些课程让我对于医学和临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第一学年结束,我收获良多,尽管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也更加坚定了我的医学梦。
关于理想,我最大的感受是:追求理想的过程就是看见自己的不足、弥补自己不足的过程,可能会有失落彷徨,但因为有理想的支撑,我们一定可以穿越迷惘,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追梦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开学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勇敢追梦,不辜负似水年华。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