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消防车作战单元+小型消防站”在应急救援中的实战化应用

2022-05-30 21:41:45张涛
今日消防 2022年10期

张涛

摘要:现阶段,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站数量不足、布点不均、警力紧缺。同时,城市交通拥堵、城中村道路狭窄导致中大型消防车辆在特定时段、特定区域适用性不强。针对上述问题,指出轻型消防车在火灾扑救、应急救援、社会救助、消防安保中的车型适用优势,阐述了小型消防站的建设标准,提出了基于“轻型消防车作战单元+小型消防站”的灭早救小模式,具有政策、机制、技术、效能可行性。

关键词:轻型消防车;作战单元;小型消防站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大跨度厂房、化工装置逐年增多,火灾风险持续增加。同时,社会救助逐年增多,消防安保任务日渐繁重,人民群众对应急救援工作的需求日益增长。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灾害事故,如果初期处置不及时,极易蔓延扩大,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鉴于城市人口密集地火灾的多发性、特殊性,更多的火灾防控区域需要一种多用途、便于快速通行狭窄道路,专用于人流密集地初期火灾防范救援的车辆装备;鉴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站数量不足、布点不均、警力紧缺的实际情况,更多的城区、县城、乡镇急需用“规模小、资金少、建设快、成效好”的小型消防站填补应急救援力量空白。因此,有必要从车辆实用性和队站适用性两个角度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研究,为“灭早救小”提供方案。本文对轻型消防车的实战应用进行了研究、对小型消防站的建设发展理念进行了分析、对轻型消防车与小型消防站进行了实战融合,致力提升社会面初期火灾扑救效能,助推形成应急救援联防联控、联调联战格局。

1 轻型消防车作战单元

1.1  轻型消防车的概念

消防车按照承载质量大小可分为微型消防车、小型消防车、中型消防车、大型消防车。其中,微型消防车、小型消防车可统称为轻型消防车;轻型消防车除灭火冷却装置外,还应增设举升照明系统、牵引装置及登高装置等附加设备。

1.2  单台轻型消防车的效能

1.2.1  主要参数

长4~5m、宽1.5~2m、高2~3m;

功率:≧100kW;

最小离地间隙:不低于皮卡、城市SUV离地间隙;

消防泵:高压柱塞泵;

灭火剂装载量:水≧1000kg;添加剂≧100kg;

射程:直流20m左右;喷雾14m左右;

射高:直流12m左右;喷雾7m左右。

1.2.2  持续出水时间

单枪连续出水时长≧10min。

1.2.3  可携带的通信指挥类器材装备

卫星电话、防爆对讲机、PoC对讲、小型无人机等通信器材以及应急救援预案、移动指挥终端、指挥标识等指挥辅助器材。

1.2.4  可携带的侦检类器材装备

测温仪、测距仪、红外热像仪、可燃气体检测仪、有毒气体检测仪等侦检器材。

1.2.5  可携带的救援类器材装备

消防斧、绝缘剪断钳、铁铤、电动破拆工具组等。

1.3  轻型消防车的主要构/配件及操作简介

目前,市场上轻型消防车的类型主要为内燃机动力车型。从消防功能角度看,主要构/配件有发动机、取力器、水泵、水罐、原液罐、出水管路、尾部仪表操作台、水带(软管)、多功能水枪等。

操作车辆出灭火药剂时,一般按照“开启总电源、发动车辆、启动附加电源、挂接取力器、开启仪表电源、开启泵源、开启电子油门、连接水带(拉伸软管)、连接水枪、出灭火药剂”的操作次序进行出水作业。

1.4  轻型消防车作战单元编成

1.4.1  车辆编成

1辆轻型消防车+1辆水罐消防车。其中,以轻型消防车为主战车,水罐消防车为辅助车,可组成灭火冷却/防化洗消/搜救救助单元。

1.4.2  人员编组

9~10人,其中,轻型消防车4人(指挥员1人、驾驶员1人、战斗员2人),水罐消防车5~6人(驾驶员1人、供水员1~2人、安全员1人、战斗员2人)。

1.5  轻型消防车作战单元在灭火救援、社会救助及消防安保中的实战化应用

1.5.1  灭火救援

出动1辆轻型消防车、1辆水罐消防车形成作战单元,轻型消防车出1~2支枪喷射灭火药剂,水罐消防车供水供液,可应对处置街道门面火灾、居民楼火灾、汽车火灾、绿化带火灾、高压电箱火灾、有毒物稀释等灾害事故。

1.5.2  社会救助

轻型消防车配备简易的抢险救援器材装备,可开展打蜂、捕蛇等社会救助和简易破拆等抢险救援任务,能够让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腾出大量时间和精力,聚焦“打大仗、打恶仗”及专業队伍建设。

1.5.3  消防安保

重要时间节点的消防安保需要前置备勤,一旦遇到火警或突发灾情,需要秒级响应。轻型消防车可单独执勤,或与其他车辆形成作战单元/车辆编队联合执勤。同时,单台轻型消防车需要配备的执勤人数较少,便于多点布置、联合巡防和长期驻勤,最大限度降低灾害事故危害程度。

2 小型消防站

2.1  小型消防站的规模

建标152—2017《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1]在普通消防站类别中专门新增了“小型站”,对车位数的要求为2个,对一个班的同时执勤人数要求为15人,对建筑面积的要求为650~1000m2[2]。

2.2  小型消防站的设置规定

城市建成区内因土地资源紧缺设置二级站确有困难,经论证可设小型站,但小型站的辖区至少应与一个一级站、二级站或特勤站辖区相邻。

2.3  小型消防站必建的业务用房、业务附属用房及辅助用房

必建业务用房:消防车库、通信室、体能训练室、执勤器材库、灭火救援研讨室。

必建业务附属用房:干部备勤室、消防员备勤室。

必建辅助用房:餐厅、厨房、浴室、晾衣室(场)、储藏室、盥洗室、设备用房。

2.4  建设发展小型消防站的主要原因

前文已指出,受编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现有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站数量不足、布点不均、警力紧缺,“用警效率低、到场时间长、次生损失大”成为常态。加之疫情影响,地方财政困难,无法高效保障二级、一级、特勤消防站的较大建设资金。

城区、县城、乡镇、旅游景区等区域急需加快建设“投资小,站点密,所配车辆实用性、适用性强”的小型消防站,尽快消除消防站建设的空白点和盲区死角,进一步加大消防站布點密度,规避交通拥堵,缩短出警路途时间,有效解决二级、一级、特勤消防站建设资金大、占地多、建设周期长等难题。

3 “轻型消防车作战单元+小型消防站”在应急救援中的优势和特点

3.1  出动到场快

轻型消防车整体体积小、机动性高,便于在城区拥堵狭窄路段和乡村简易道路通行,可第一时间到达灾害现场最前沿,与小型消防站在车装配型方面、战斗编成方面极为匹配。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该市近年来小型消防站年均接警出动1000余次,其中,扑救火灾近300次,应急救援近200次,社会救助500余次。对该市主城区灭火救援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后,小型消防站单站处置近400起,联合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站处置170余起,小型消防站平均到场时间较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站早到6min左右。

3.2  战斗展开快

轻型消防车具有小型化、轻量化整车设计特点,随车器材和泵浦按键操作简单,出水软管拖拽相对省力,便于快速展开施救。一般情况下,轻型消防车达到火灾现场后,从车辆启动到灭火出水仅需20s左右。同时,单泵系统只需2人,双泵系统只需3人即可完成火灾的扑救工作。

3.3  “灭早救小”效能高

一般情况下,轻型消防车采用底盘发动机作为系统动力,能够满足灭火救援“高压力、大流量”射流要求。同时,一般配备水系灭火剂和多功能喷雾水枪,雾化力度小,水雾覆盖面积大,比表面积吸热率高,能够极大缩短灭火救援时间,快速提升灭火救援效能。

笔者曾参与检验过轻型消防车(高压喷雾消防车型)射流系统的实际灭火能力,测试项目分别为灭室内木垛火(砖混结构房屋:长8.0m×宽7.5m×高3.0m;经过火灾荷载统计计算,对客厅、卧室、书房分别采用10A、15A、6A当量标准木垛进行火灾模拟,木垛用汽油引燃,预燃时间为6min)、灭室外木垛火(采用火灾载荷为20A当量的木垛火进行模拟,木垛用汽油引燃,预燃时间为4min)、灭室外油盘火(采用火灾载荷为144B的汽油油盘火进行模拟,油盘预燃1min),相关测试数据如表1~表3所示。

4 “轻型消防车作战单元+小型消防站”对应急救援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4.1  快速填补消防救援力量空白

以“3min路途时间”为核心指标[3],环绕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站,插空补白,优先在城市消防力量空白点、人员密集老旧城区规划布点小型消防站,在地方财力有限的重点镇和景区先行布点作为过渡消防力量的乡镇小型消防站;同时,明确将小型消防站选址定点纳入城市规划范畴,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将轻型消防车作为小型消防站的必配车型。

4.2  构筑防消一体的全民消防模式

建立小型消防站与派出所、消防所、微型消防站的联勤联防模式,微型站人员每日上传消防自查信息,小型消防站队员详细梳理并开展巡查,将发现的火灾隐患及时向辖区消防救援大队反映,大队负责督促单位整改落实,有效提高隐患整治的精确性。同时,可充分发挥小型消防站常态前置、接近群众的优势,在节假日和重要敏感时间节点,在社会面上组织开展消防宣传工作,建立实体化运行的全民消防互动模式。

4.3  融入联勤联动联调联战机制

积极推行“1+3+5+X”四级应急救援体系(“1”是指微型消防站在1min内到场,“3”是指小型消防站在3min内到场,“5”是指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站在5min内到场,“X”是指其他多种形式应急救援力量到场),不断明确各级应急救援力量作战职责和协作方式。同时,将小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和其他联动力量统一纳入消防救援队伍指挥中心调度平台,运用“两智一图”(智能接处警系统、智能指挥系统、全国消防一张图)平台,按照“一点着火、多点调派、协同作战”的原则,实行“微型消防站就近调派、小型消防站多站联动、辖区消防救援站遂行出动、其他多种形式应急救援力量协同配合”的一体化指挥调度模式,不断提升多种形式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化作战效能。

参考文献:

[1]建标 152—2017.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S].

[2]王昆仑,王龙鑫.浅析城市消防站优化布局[C]//2019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2019:265-267.

[3]张希瑜,张根选,武可奇.“灭早灭小灭初期”火灾的实践与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7,36(5):696-698+703.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light fire truck

combat unit + small fire station" in emergency rescue

Zhang Tao

(Fire and Rescue Department of Shaanxi Province, Shaanxi Xi 'an 710018)

Abstract:At present,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fire and rescue station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sufficient number, uneven distribution and police shortage. At the same time,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and narrow roads in urban villages lead to the poor applicability of medium and large fire trucks at specific times and in specific areas. Aimed at these problem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advantage of light fire trucks in fire fighting, emergency rescue, social assistance and fire security. The construction standard of small fire station is elaborated, and the model of extinguishing early based on "light fire truck combat unit + small fire station" is proposed, which has the feasibility of policy, mechanism, technology and effectiveness.

Keywords:light fire truck; combat unit; small fire s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