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国欣
關键词:女性哥特 父权制 独立
一、哥特小说
哥特小说融合了历史与异域文化,被人们称为“黑色浪漫主义”。所谓的“黑”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情节上,哥特小说描绘了阴森的画面,营造了紧张的氛围,而且故事多发生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古堡里,家族的诅咒、鬼魂等也是在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让人在紧张氛围中又被吸引着继续读下去。在主题上, 哥特小说不同于浪漫主义直接表达其对理想的社会、政治和道德观念的展望,也不像现实主义一样对社会制度,对社会不公那样猛烈的抨击。哥特小说揭示了社会、政治等方面的邪恶,在这基础上,对人性的阴暗面来做进一步的探究,特别是道德方面。哥特小说大受欢迎与其深刻的心理根源不可分割,在阅读哥特故事时,读者仿佛亲身经历故事里所发生的一切,沉浸在紧张的氛围里,但又从心底知道这种危险不会出现在身边,这时,我们就能获得一种强烈的愉悦感,因此,哥特小说很受读者们的欢迎。
维多利亚时期,哥特作品大受欢迎,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下,许多作家将哥特手法用于创作中。英国小说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蓬勃发展,女性文学也在这个光辉灿烂的时代迅速崛起。
二、女性哥特
直到20世纪70年代,艾伦·摩厄斯提出了“女性哥特”这一概念。与传统哥特小说不同,女性哥特小说转移了哥特小说的关注重心。首先,它更加强调当时女性失落、恐惧的生活状态,与小说里故事发生的背景相呼应。女性哥特认为,父权制下女性对自我的迷失,才是女性哥特小说中恐怖的根源,而不是像传统哥特中的古老城堡或者先辈的诅咒,尤其是父权社会中的家庭关系和婚姻制度。女主角会经历自我意识觉醒、恢复和实现的过程。其次,女性哥特小说中常常使用一种极端化的怪诞审美手法,比如家。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中,一般来说,家是寒冬中的阳光,是风雨来临时的避风港,但在女性哥特系列作品中,女性常常出现在家等一些封闭的空间,以此来表达女性在父权制控制下对生活感到压抑和自我迷失的状态。
比起传统的哥特中神秘、恐怖的事件出现的频率,女性哥特小说中借用废墟、荒野来实现惊悚效果的次数较少,加入了更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一些爱情的浪漫情怀。另外,女性哥特小说中畸形的怪异恶魔形象消失了,更多的是借助烘托阴郁的社会氛围或者刻画压抑的情节,来展现女性在当时社会的压迫下的畸形心理状态。而这种畸形心理状态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比传统的哥特元素更加深刻。一方面是出自于对女性的同情,另一方面源于对当时的生活背景和社会制度的惊叹。女性哥特小说不仅着重于体现女性被压抑的心理状态,也映射出女性群体对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制度的反抗。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大多温柔善良同时又固执叛逆,在这类小说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心理状态、恋爱婚姻等都被着重讨论,但女性哥特文学的主题也包括女性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女性哥特小说中体现了女性的两种心理过程,在她们试图与父权制社会找到和解的办法的同时,她们又讽刺男性占主导地位的文化观念。
三、作品中的女性哥特元素
波伏娃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要求,而肯定“我”是这些内在需求的必要的一个。女性哥特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过程与对来自父权社会的压迫的抗争过程紧紧交织。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描写的是一个南方贵族的小姐艾米丽与传统社会做斗争的故事,最终的悲剧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和社会制度是不可分割的。缪春旗认为这部作品除了被视作美国南方哥特式小说的一大杰作,注重乡土人情观念上或者说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来探讨艾米丽的性欲压抑及变态心理,更深层次的说法是,它是美国南方社会的缩影,是唱给南方的挽歌。长时间处于父权社会的压迫下,艾米丽的扭曲心理暴露在读者面前。艾米丽自幼一直处在阶级制度森严的美国南方父权社会中,顺从、高贵、完美,这些品质都是男权社会对当时女性教育的理想标准。艾米丽的父亲的形象完美地诠释了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Towner 认为,艾米丽巨大的命运转折与其父强烈的父权倾向是有关系的。作为女性,艾米丽在社会中没有任何与父亲平等对话的机会,甚至婚姻也是要接受父亲的安排,艾米丽的身心沦为男权社会的附属品。
(一)父亲之死
父亲去世后,艾米丽并没有迅速挣脱父亲的禁锢,拥抱这个没有束缚的世界,而是表现出对父亲的无限留恋,父亲的存在是她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生存的唯一希望。她告诉大家,她的父亲没有死。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天,甚至牧师和医生们也都来劝她把尸体处理掉。正当他们要诉诸法律和武力的时候,她倒下了,他们很快地埋葬了她的父亲。在这之前,艾米丽并不打算把父亲埋葬,甚至在他死后仍然依赖他,她认为父亲的存在对她来说是一种支撑力。因此,女权和父权并非简单地对立,其中也有依赖的存在。父亲对艾米丽的压迫与控制,已经深深地刻在了骨子里,即使父亲已经去世,这种影响并没有消失。传统的哥特小说中鬼魂这种哥特元素会被反复提及,在这部作品里父亲的影响也像鬼魂一样笼罩着这部作品,这部作品主要围绕房子里的故事展开,这种封闭的空间既象征着禁锢女性自我的父权社会,又是父权文化压抑下的女性个人情感体验的载体。从阴暗的房间到古老的家具,无不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因此,以艾米丽的经历为代表充分地展现了父权制下备受压迫的女性的困难境地。所以,家是女性生活的中心,也是女性悲剧上演的地方。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们对于爱情的观念愈发的保守,认为婚姻是女性最终的归宿。也就是说,她们的幸福来源于她们的婚姻。女性必须做各种能够取悦男性的事情,这样她们才能够让有权势的丈夫提供给她们相当富裕的生活,即使她们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意选择自己心爱的人作为自己的丈夫,那么还有一个人,就是她的父亲,也会成为她的婚姻路上的障碍,成为生活中的主导力量。女主人公艾米丽从一个对父亲的安排百依百顺的乖乖女变成一个为了留住爱人而不惜毒死他的魔鬼。这个过程不是自发的,而是南方女性在男权社会压迫下的扭曲的催化下导致的悲剧。婚前会有父亲的威严控制,婚后会有丈夫的管制,女性的话语权微乎其微。
(二)伴侣之死
艾米丽自始至终拒绝时代的变革,她在坚守着贵族的最后的传统,她在别人面前都会把头抬得高高的。但唯有爱情让她低下了头,她坚定地以为自己遇上了真正的爱情,但这份爱情并不长久,不能够满足艾米丽对爱情的期待。婚姻的问题在女性哥特小说中仍然保持着活力,艾米丽代表着南方贵族传统的延续,是一座精神丰碑,是全镇共同的财产,但她没有表达自我的权利。她对爱情的渴望也被社会这个大环境给浇灭,人们用一种落伍的观念关注着艾米丽,甚至费尽心思地阻挠她的婚姻,因为人们希望看见的是一位高贵的南方女性。大家对艾米丽的态度是矛盾的,随着平等意识的觉醒,人们想要去掉她的贵族特权,同时人们又有着对过去的贵族和传统的尊崇,不仅把她看作是贵族的女性,而且是对过去的纪念碑。虽然在父亲去世后她勇敢去追求了一个北方男人,一个大家都不会想到的人,但传统的伦理道德像一张蜘蛛网将艾米丽缠住,以愚昧之姿扼杀了艾米丽追求幸福的权利,因为大家都认为艾米丽的贵族背景会选择一位南方的人。但这个北方男人生性自由不喜欢被束缚,所以他和艾米丽的爱情自然不会长久。因此,艾米丽对这个社会的看法因绝望而扭曲,从而上演了这场悲剧。
南方种植园逐渐衰落与北方工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塑造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价值观,荷马更像是一位商人,一位习惯用交换去经营自己人生的人,他是北方工业文明的代表,艾米丽却不同,她是南方古老贵族的代表,她骨子里流淌着还是传统的血液。这样两种不同的人生不会相伴太久,当艾米丽的最后一点信任被这个社会击碎时,她彻底地变了,她那份病态的爱将自己心爱的人留在了身边,仿佛死亡就成为永恒。作者先以事实的方式描述着浴室里的物品,然后人們发现了一个男人的尸体,平静的语气描述着最恐怖的场景,这种场景让人毛骨悚然,原本的婚房现在却变成了阴森的坟墓。荷马之死,让我们看到了南方不愿意向北方屈服所做的斗争,这意味着古老的南方依然存在,但荷马却成了这场战争的牺牲品。艾米丽虽然活在这个世界上,但她的灵魂却已经死亡了,在艾米丽这个角色身上,死亡从未离开,父亲的死,丈夫的死,一直到艾米丽本人的死,如果说父亲的死是旧价值观的崩溃,那么艾米丽的死亡就意味着旧传统的终结。
女性哥特作家创造了一批反对传统观念和道德标准的女性。女性哥特作家认为真正的婚姻是来自于自由的爱情而不是监禁,而不是被迫压抑源自自我的真实感情。总而言之,理想爱情应该超越社会规范和传统道德,有着感情作为基石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
四、女性哥特小说中女性的矛盾
在女性哥特小说中,文学创作上有新的突破,但在现实中,女性想要与男性主导的社会做斗争,还是困难重重的。首先,女性在当时接受的教育是传统教育,教育的模式是传统的、经典的,培养出来的女性也是温柔服从的,而这个模式是男性权力下的理想模式。因此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不仅是政治的和经济的,而且是心理的,即通过儿童的社会教化过程,使女性是下等人这一观念在心理中得到内化。另外,在社会中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男性才是生产力的主导力量,女性职员的需求是非常小的,因此,多数女性会选择做家庭教师,过几年就嫁作人妇了,薪水可怜,地位低下,这就使得女性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力量远远不及男性。
同时,女性内心的矛盾心理也需要去克服,依赖又独立,这两种心理使得女性常常在心理上受到很大的折磨。女性对男性的厌恶来自于她们所经历的对自由意志的压迫,而她们的梦想则是因为她们能在男性的保护下找到安全感。随着对自我的不断认识,自我意识的唤醒,女性寻求平等的迫切需求也就逐渐明显了。除了这些自身因素外,社会大环境需要改变的外在因素也很多,如这部作品中,南方居民因不愿放弃旧的贵族传统,插手艾米丽的生活;父亲对女儿的追求者的拒绝,荷马在爱情面前追求自由的执着;等等。所以说,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的桎梏、父权制的压迫和爱人的背叛共同导致了艾米丽的人生悲剧。
艾米丽是父权文化的受害者,她曾想要挣脱这个禁锢,在这个父权制度的迷雾中走出来,找到自我,但她还是不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成为南方传统贵族文化的牺牲品。杀死了荷马,她似乎取得了主动权,与父权制社会做抗争,但同时,艾米丽的心理也完全扭曲了,她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有着近乎固执的孤立,这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
我们无法去给艾米丽定罪,她的单纯的心被父亲禁锢了,她真诚的爱被丢弃了,最终她杀了情人,却又用余生去救赎这份变质的爱情。绝对的善与恶的判断在艾米丽身上是模糊的、相对的,是无法找到明确分割线的。在艾米丽身上我们无法用惯常的价值标准将善与恶、有罪与无罪决然分离。整个社会环境的压抑与个人的挣脱杂糅在一起,织就了艾米丽生存的另一种时间和空间,在其中她的生命盛开成一朵玫瑰,既冷艳又刺人。艾米丽尸体上覆盖着鲜花的,是对世间一种美好的留恋,但那一绺长长的铁灰色头发和干燥发臭的气味却时刻在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份变质的爱情。二者的结合充满了讽刺,美与丑在艾米丽身上纠缠,艾米丽就是美与丑的化身,我们无法明确地找到美与丑的边界。
本文通过探讨这部作品中的女性哥特元素以及艾米丽的悲剧的原因,体现了南方传统思想,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影响,从而引发大家对女性问题的认识和研究。艾米丽的离去预示着父权制终将结束,新时代终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