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式的构建

2022-05-30 19:40谢爱
家长·中 2022年9期
关键词:生活数学课堂教学

谢爱

随着新课改革的深入落实与开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有效教学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教学对数学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推行有效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个性,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分析研究了有效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中的构建,希望对小学生数学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强调小学生的主体作用,并重点突出小学数学学科同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小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体验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合理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拉近学生同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真正走进数学、感知数学、领悟数学,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与成就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并实现自身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创新性能力的强化。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在新课程理念与素质教育理念的正确引领下,尊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特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点培养小学生的能力、素质、心理、思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育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待教育的观念十分陈旧,而且仍然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无疑会导致数学教育最终效果的缺失。一些教师将向学生传输知识作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课堂只是教师机械地向学生传输知识的地方。

(二)教材语言刻板,制约学生思维发展

在一些教师的课堂授课过程中,他们较习惯使用晦涩难懂的书本语言知识与学生沟通并进行知识阐释。然而,小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还处于一个比较薄弱的地位,在这过程中他們不能理解很多教师讲的很专业生硬的词语,这无疑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特别是当教师在讲解有关的名词概念时会使用到书本上的语言,学生在对这些较为抽象的概念知识进行领悟和理解时就变得很困难。

(三)数学知识抽象,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

小学数学呈现出来的知识点较为抽象,概括性强,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不成熟,思维不完整,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思考能力的障碍。课本中的数学问题简单简短,但在这其中涵盖了相当一大部分的数学知识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各种问题中的主要问题分解出来,进行数学知识点的进一步延伸与和总结,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好每一章中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并将这些问题与系统联系起来。

(四)小学数学实践性不足,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学的数学教学内容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却不足,这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思考能力。学生不仅应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还应通过积极的实践活动行动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在继续,而这种思维方式需要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学生思考实践的能力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小学数学中有效教学方式构建的策略

教学的过程符合规律性的教学,称之为有效教学,可以说是教师的付出和学生收获的比值,有效教学可以优化各种教学元素,保障教学的科学合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占据的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合作者。教师除了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之外,还要帮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数学教学是学习数学的活动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在具体的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对教材进行再创造,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和生动有趣的数学素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相关,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给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可以充分发展,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从根本上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谈谈几点看法。

(一)提倡课前自主学习——提高有效教学的前提

小学的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的基础出发,学生学习获得的知识就是已有知识,从课前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也是一种已有知识。很多教师意识不到课前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甚至选择忽略课前自主学习。他们担心出现课前预设外的现象,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后,觉得对即将学习的知识已经掌握,容易打乱教师的教学思路。但在“自学导航”推行后,很多教师才知道之前多虑了,实践无数次证明,课前自主学习对学生非常重要,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只有提前课前自主学习,才能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学生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增强自信心,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引导。

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提前写好有针对性的课前自主学习提纲,引导学生明确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只在口头说说需要课前自主学习那些知识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学习乘法分配律前,教师可以列出以下问题:之前学过哪些乘法运算律,用字母式写出来;观察情境图列式,用符号把式子连接起来;写几个相似的式子,观察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乘法分配律。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提纲,有目的性地进行高效的课前自主学习。如果仅仅是学生单方面的课前自主学习,学生就无法认识到自己预习的方法是否欠缺,很有可能成为无效的课前自主学习。那么,教师可以在课前抽查一些问题,看看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对此进行讲评,给学生提供指导和意见。课前自主学习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缩小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

(二)创设生活情境——促进有效教学的动力

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同实际生活接触机会较少,因此生活体验不十分丰富,生活能力提升不高,而合理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将学生置于多种多样的生活情境下,让学生形成一种切实深入生活的感觉,进而形成独特的生活体验,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提高生活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定不能远离生活、脱离生活,而应从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取过程中切实注重学习内容的生活化,尽量突出教学内容同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融入生动形象的生活场景于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圆锥的体积”时,笔者制作了一个课件,在课件中推导圆锥的体积时,笔者展现圆柱和圆锥容器各一个,通过重叠让学生清楚地看出它们是等底等高的两个物体,接着出现一部玩具水车往圆锥形容器里放水,同时伴有水声,水满后倒入圆柱形容器里,做3次重复的动作后圆柱形容器里的水就满了,接着每次倒入圆柱中的水变成不同的颜色,使学生清楚地看出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这样的设计,勾起学生儿时做游戏的情景,不但使他们集中精神,还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逐步地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比较”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制造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以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是动物乐园里开晚会的场景,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片说一说哪个小动物是大家最喜欢的,利用这个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点。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晚会,让学生动手数一数,哪种小动物最多,哪种小动物最少,这样一来,通过创设小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做到了把生活情景和数学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了很好的数学教学效果。通过生活情境教学,可以将五彩缤纷的生活情节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从学生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形成主动地学习数学、主动地运用数学的思维,更加深入地获得更为丰富的生活体验与感悟。

(三)数学实践活动——打造有效教学的保证

小学新课标明确地指出,自主探索、实践、交流合作是学习数学非常重要的方法,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是仅仅依靠记忆的。教师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感受并体验学习,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传统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一般以教师一人讲解为主,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师要想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创新教学方式,采取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法,变机械单一为生动具体,提高课堂的融洽度与和谐感。实践活动教学法可以较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用一些模型、玩具为学生进行直观演示。学生直接动手操作有利于增强他们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他们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摸、指、拼、拆中完成对知识的识、记、算、用,实践与知识的融合会使问题解决起来变得容易,推动课堂的顺利展开。比如,教师在讲解二年级上册“图形与变换——剪一剪”这一课时,笔者会使用到一些教具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笔者让学生准备彩纸数张、剪刀铅笔等工具,然后笔者出示一个小人的图形,沿中线对折,让小人重合为半个小人,布置动手操作的任务并提问:“要剪一个小纸人,怎样剪得又快又好看呢?”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与启发,渗透对称的教学知识点,然后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剪裁比拼,为学生的作品进行一一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实际动手操作可以增加学生对图形的敏感度,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的魅力与美。

(四)体验教学——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体验教学是一种将学生看作教学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期望通过学生的参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手段。教师采用体验教學,可以帮助学生戒掉懒惰、戒掉拖沓,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积极地融入教学,配合教师的工作,完成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在亲自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体验中,促进知识的深层理解和更好运用,通过体验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运用了“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一特点,如车轮的轮轴要装在车轮的圆心,用圆规画圆;自动喷灌的旋转喷头、风扇的转轴要装在风扇的中心点等。在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时,让学生说说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如放大镜是把图形放大,放映电影是把图形放大,照相机和录像机是把图形缩小,复印机可以把图形放大和缩小等。以上的例子体现出数学知识在体验中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生活中处处都有用到数学,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运用数学的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应用数学。教师在应用体验教学时,要有效规避以上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平衡整个课堂的教学比例,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提高学生数学应用的能力。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依据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统计参加学校运动会的人数及报名的科目,以此帮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学生统计结束后,在列表上汇总统计结果,对扇形图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尝试对扇形图进行应用,逐渐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且从中获得有效信息。这样,笔者通过体验教学,鼓励学生亲身参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大胆创新,细心实践,不断优化当代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宋行军)

猜你喜欢
生活数学课堂教学
生活感悟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错在哪里